首页 > 历史 > 血红雪白 > 第6章

第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细说明宫十六朝 光明古卷:流光劫 妖异人间之整容 大兴皇朝 因缘妙美人 莫可言说的爱 压六宫 恶魔的吻痕 七宝明月楼 我家的妖孽大人

10月上旬,箫华率山东军区司政供卫等部,约1千余人,到达安东(今丹东);

沙克率冀中31团,约1千5百人,到达锦州地区;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约3千5百人

,到达磐石、海龙、东丰、西丰一带;吕正操率晋西一个小团,约6百人,到达沈阳

10下旬,吴克华、彭嘉庆率山东6师和5师两个团,约8千余人,到达营口地区;

杨国夫率山东7师,约6千余人,到达山海关地区,刘其人率6千余人,到达古北口(

第二年2月到东北);刘转连、晏福生率359旅,约3千余人,到达本溪、抚顺地区;

邓克明率冀鲁豫一个团,约1千余人,到达沈阳以西地区;文年生率陕甘警1旅,约

3千余人,到达锦州地区。

11月上旬,罗荣桓率山东军区直属机关和警卫部队及几个独立营,约4千余人,

到达安东及沈阳地区;山东2师罗华生部,约7千5百人,到达沈阳以西地区。

11月中旬,山东1师梁兴初部。约7千5百人,到达锦州以西地区;山东田松支队

,约1千人,到达牡丹江地区。

11月中下旬,黄克诚率新四军3师(包括7旅、8旅、10旅、独立旅和三个特团)

,约3万2千人,到达锦州以西地区。

11月下旬,黄永胜率延安教2旅,约3千余人,到达热河。

12月初,罗

第4章 一条对角线

8月31日,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

10月12日,3星上将熊式辉,率领行营官员和9省2市①④的省主席和市长们,到

达长春,10月川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列入东北保安司令长

官部战斗序列的有13军、30军、32军、52军、92军、94军。

11月16日,杜聿明率13军和52军,闯过山海关。

从1946年2月开始,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新6军和新1军①⑤,还有71军

,滇军60军和93军,原东北军53军,陆续闯进关东。

共八个正规军,30万人左右。

全是由美国海军海运到秦皇岛登陆的。

据说,当时秦皇岛人在码头随便弯下腰去,就能拾到一只纽扣,一只金黄色的

纽扣,不是贝壳。

世界太小太狭窄,可那片黑土地太大太空旷。不然,这麽多人撒到那里怎麽很

快就不见了,3年后只回来万把人?

换个牌子

杜聿明原是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

两个总部的牌子自然挂在昆明。那可是个好地方。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还

有那麽多未来得及一饱眼福的名胜古迹。可他没有机会了。他把“云南王”龙云搞

下了台,他在云南也呆不下去了。

他知道蒋介石不会亏侍他。他只是留恋这支军队,舍不得他的5军。

从中国第一个装甲兵团团长,到200师师长,再到5军军长。5军倾注了他的心血

,是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他这位2星中将的摇篮。他已经把人生最美

好最辉煌的一段留在那里了。每个人都怀恋自己的故乡。对于一个献身军旅的将军

,那支有着朝夕与共的活生生的生者和逝者的军队,才真正是生他养他的故乡。

第5集团军司令部原班人马,走了近乎这片国士的一条对角线,把一块“东北保

安司令长官部”的牌子,挂到如今沈阳铁路局大楼的雨搭前。

闯到黑土地上的杜聿明,黄呢军装笔挺,领章上两颗三角星闪着灼人的光芒。

他是站在青天白日旗帜下的司令长官,名正言顺,文打武斗,怎麽接收怎麽有

理。

他麾下的士兵,无论对闯关东作何感想,在这一点上都这麽理直气壮,所以,

3年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自杀未成后,杜聿明拒绝谈任何问题,动辄拍桌子摔板凳。

以至于从济南押赴北京功德林时,不得不给他戴上重重的脚镣。

远征军再远征

新1军,新6军,52军,53军,71军,抗战后期,都是曾经进入缅甸,或是中缅

边境作战的远征军。

这五个军,还有前面提到的滇军两个军,其抗战历史,有的可以追溯到1933年

长城抗战,1937年淞沪抗战,有的可以追溯到名闻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惨烈的南京

保卫战,以及后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几乎所有比较大的战役。

这是一支支在8年抗战中历尽艰辛的功勋卓着的军队。这是一支支曾经表现了中

华民族坚贞不屈气概的军队。它们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精锐。他们是我们民族的

骄做。

现在,它们又要远征了。

从西南远征东北,去那里打杀曾和它们并肩抗战的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和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这七个军,都是从越南和“公鸡”尾巴下边那个地方,陆续开拔闯关东的。有

的曾在南京等地接受日军投降。有的是先空运,后海运,到达秦皇岛的。有的是一

直乘船,几乎历经中国所有海域1万多公里的航线,在秦皇岛登陆的。

启程最早的,是10月中旬分别由九龙和越南海防海运的13军和52军。

这个时间,比曾会克林的16军分区晚50多天,比启程较晚的新四军3师晚20天左

右。

却比3师提前一星期闯到山海关前。

黄达宣老人说,他们过玉田不久,国民党飞机就追上来了。一帮一帮的,都是

“大肚子运输机”。大家着急了,脚步更快了。

他们不知道,在海上,军舰一艘一艘的也都赶到前面去了。

铁脚板没走过汽车轮子,更追不上飞机和军舰的螺旋奖。

还是现代化快。

他们肯定走错了地方

不到3年后在长春起义的60军,也是从越南海防登程的。

今年65岁的胡义深老人,闯关东时是60军暂编21师1团2营4连中尉排长,起义时

是1团副官处副官。

笔老是在某招待所见到他的。老人须发斑白,儒态瘦弱,周身部件好像不堪重

负,随时可能散了架。穿件边角洗得发白的蓝布制服,黑色条绒敞口布鞋的大小脚

趾处,像脚指甲似的钉着两块亮晶晶的黑皮掌。

老人讲在越南怎样接受日军投降。讲离开海防前,曾和53军的弟兄一道,狠狠

教训了企图在海防登陆的法国殖民军。“那一仗好痛快!”9艘法军舰只,击沉1艘

,重伤3艘,俘掳2千多人。讲60军参加台儿庄大战,弟兄们怎样在禹王山浴血厮杀

。老人有些遗憾,说他参军晚了,没去上台儿庄。他们村有几位70多岁的残废老人

,都是从台儿庄下来的,他参军前就知道他们是“打日本的英雄”,一直为此自豪

,讲这些,老人眉飞色舞。

讲起闯关东和闯到关东后的情形,就有声无色了。

41年后老人再闯关东,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求为自己“落实政策

”。

启航不久,副团长王国祥来看船上最高指挥官,代理副师长的师政治部主任张

第东。

王国祥是60军老人,上层路子熟。谈话间,张第东装作不经意地问:咱们这是

去哪儿?王国祥说:我正想问你呢?

这是一艘美国登陆舰,船长和水手都是从招商局临时调雇的。借拜会船长机会

,张第东又问船长,船长说:奉国防部港口办事处和美军联络处指示,到广州侍命

茫茫大海,没有站牌。问船长到甚麽地方了,船长说在汕头和汕尾之间。这不

是过珠江口了吗?船长说:接到命令,不去广州去福州了。

在越南受降完毕,撤出理所当然。当时风传两个方向,一是赴日做占领军,二

是去台湾。福州与台湾隔侮相望,看来去台湾无疑了,一夜好睡,醒来已经进入黄

海了。

船长说:改到青岛停靠,去济南接防。

船抵青岛,距码头300米停泊。船长说船大吃水深,晚潮来了才能靠岸。晚潮汹

涌船长说天黑了,明天再上岸吧。早潮来了,船起锚了,张第东命令王国祥准备登

陆,船却向港外驶去。急询船长,船长说:港口司令部通知,接到军事委员会急电

,部队立即开赴东北。

张第东和王国祥望着船长,脸都青了。

中尉排长胡义深更是一无所知,也不问,他是军人。军人没有选择。军人没有

自由,没有自身,也没有个性。

每天除了睡,就是看海。白天大海是蓝色的,晚上是黑色的,蓝黑色的大海上

有日出,日出大海就变成了红色,变成了血。日落也是如此。日出日落一次,他就

在脚下钢板上划一道。共划了八道,到东北后,在那祖祖辈辈从未见过的冰天雪地

里,他常想起这蓝色的红色的大海。他觉得若没有这大海,他就不会到这冰天雪地

中来。从此就开始憎恨大海。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