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疑虑(下)(1 / 1)
另一个和李大智一起赶考李开明因为落榜消沉了一段日子,很就恢复了信心,每天除了家用功读书,还要帮着王媒婆干活,李柱头便每日矿上干活挣家用。王媒婆因为近来都忙着儿子亲事,也没去给别人说媒,经过李开明一段劝说后,王媒婆也想通了,儿子暂时不想订亲也就算了,只要他心里高兴,能好好读书,让她怎么都行。
而杨俊奇算得上是双喜了,这不仅进了“鸿辉书院”,现又订了门亲事。俊奇娘喜得眉眼都贴了一块。
这门亲事是对方自个儿托人找上门,对方姑娘脾性好,长得也漂亮,俊奇娘见过一次,很是喜欢,杨俊奇年龄已经可以成亲了,今年成亲,明年抱个大胖孙子,后年杨俊奇若能乡试上考中秀才,岂不刚好,家庭事业双成!
对方找上杨俊奇,因为他是个人才,又书院读书,且又刚好合俊奇娘心意,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便将成亲日子定了下来。
这一次,俊奇娘做得很是招摇。
有人问她:“俊奇娘这是有啥喜事啊?”
“没啥,咱家俊奇定亲了。”
“哟,那恭喜了,不知道是哪家姑娘啊?姓啥啊?”
“不远,姓谭……”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后传到王媒婆耳里,气得她家歇了两日没出门。
原来托媒婆到杨俊奇家说亲正是王媒婆原先给李开明看中溜平坡谭家,还是长得漂亮,能干谭云。
王媒婆那个气啊,要说家里条件,自家比杨俊奇家还好些,谭家主动找到杨家,不就是看中杨俊奇书院读书吗?
有甚了不起。书院读书也不一定能中。
王媒婆心中憋着气,看到俊奇娘那幅得意样就恨得牙痒痒。
王媒婆越是气,俊奇娘心中越是得意。早些年王媒婆家条件好些,见着谁都趾高气扬,那年她们家和弯弯家分房时,王媒婆还当着她面阴阳怪气说酸话酸她。这口气,俊奇娘可是一直记着,今儿也是时候还给她了。
于是,一伙人站路上,若有人说起杨俊奇亲事。王媒婆场话,俊奇娘便会笑呵呵,高声赞扬自己这个未过门媳妇:“……能找着这么能干姑娘是我们家俊奇福气啊。脾性又好,求人自然就多,不过,这好姑娘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求到……”
王媒婆听着脸都黑了,这不是变相骂她儿子是阿猫阿狗吗?可她又不能去反驳。若她去争,岂不自己承认自己儿子是阿猫阿狗了?
从那后,王媒婆和俊奇娘梁子便结下了!
俊奇娘王媒婆那儿占了上风,她心里大疙瘩其实还弯弯家。可弯弯和百首平时做人循规蹈矩,也不招谁惹。只有那孩子夜里偶尔会哭闹,小孩子哭很正常。可她只要听那声音从弯弯家传来心里就老烦,还想骂人。
但这吵架又不能把孩子扯进去,因为这两年杨家村不止添了一个孩子。而且葛山家和王青山家还有孩子即将出世,她若拿孩子说事,村里人肯定要有意见。所以,她只能量把自己注意力转到儿子亲事上。
弯弯早看出俊奇娘对自家有意见了,只要没犯着她。她就装作不知,该干啥还干啥。
*****
煤矿前期活。只要洞挖得不深都是安全,第二个月煤渐渐多起来了,不用保底,每个人工钱到月底都有一两。相信第三个月工钱还能拿得多。
大家伙干高兴,日子过得也。很就到了麦收割季节。
今年劳动力都煤矿上,家里留下都是老弱妇孺劳动力,男人们只有下了工匆匆回家吃过饭,然后摸黑拿着镰刀出来干会儿活。因此这个农忙收割季比往前都要拖得长。
打谷场被谢家带来工人扎了帐蓬,大家只好把麦搬到祠堂坝子晾晒。村里公中有十付晒垫,也是大伙分着轮流晒。
百首因为是看煤,没挖煤和运煤人累,晚上活干得要比其它人晚些,他们家麦倒是没怎么耽搁收割。
晒要麻烦些。他每天早晨趁着还没人运煤下来时候,匆忙回去和来生将要晒麦搬一部份到祠堂,他再回工地上,然后弯弯背着孩子,拿着竹耙和来生才慢慢开始将麦晒开。
第二天,再搬一部分出去晒,每日还不能晒多了。
天气好,便搬个两晒垫麦出去,多三晒垫。若天气不好,就搬一晒垫。
麦晒多了,下起雨来,百首又不能回去帮忙,来生随时都不见影,弯弯一人还带着孩子恐收不及!
去年“福生酒楼”腊肉做得多,而且谢逸将腊货销路做了调整,像京城这种大城市腊货就留得多,小地方,达不到他销售目标便不再运腊货去。
一来东西京城销售能提高盈利,二来,只大地方有卖便显得这东西稀奇!
所以,今年麦收完,弯弯便可休息几日,也不用去庄子上做腊肉。
麦收完,紧接着就要开始灌田插秧。
这活只有弯弯和百首干,收麦来生还能搭把手,插秧他是完全不会,让他看孩子,弯弯又不放心,所以她只能背着孩子田里干活,阴天还好,晴天只要太阳出来她便只有背着孩子回家。
前段日子天气不好,每夜都没月亮,黑乎乎,也瞧不清楚东西自然不能去田里干活,百首只有等到夜里上工,白日休息时候家帮着干些,但弯弯不敢让他干得太多太久,免得睡眠不足夜里上工出事。
好不容易到了十五有了月亮,弯弯和百首决定今夜要去田里将后一小块田秧全插上,吃完晚饭将碗放进厨房,她背上孩子,刚走出堂屋。正准备叫来生便发现他换了件破旧衣裳,挽起裤脚正站院子中间。
弯弯奇道:“你干嘛呢?”看眼正好从厨房出来百首,接着道:“我和你哥今晚要去把后一小块田秧插上,你家把碗洗好,然后自己先睡吧!”
来生抬抬自个儿脚,道:“我也去帮忙吧,三个人些,碗我一会儿回来再洗。”
一旁百首瞪他一眼:“大晚上你凑什么热闹,碗你别洗了,我回来洗。自个儿回屋里玩去,累了就先睡。”
他有这份心是好。
弯弯也笑着道:“插秧你不会,我和你哥很就回来……”
没等她说完。来生已经打开院门大步踏了出去:“我会插秧,不信你们瞧!”然后人一晃就没影了!
等弯弯和百首赶到田里,来生已经下了田,田里已经起了三排秧,全是来生插。仔细一看,秧插得端端正正,每棵秧之间距离虽然不一,但也还过得去。
弯弯和百首惊讶看着他:“这全是你插?”
来生点头,用手捋了捋额头掉下一丝头发,额头上。头发上立刻沾上了泥,他全然不知,朝两人嘿嘿笑了笑:“怎么样。我插得还行吧?”
见百首点头,来生高兴了,立刻转身继续插秧,那姿势,速度比他们竟也差不了多少。看得百首和弯弯一愣一愣。
平日不是没叫来生帮过忙。他都是七推八赖,插秧也是七倒八歪。啥时候脑子这么通透,学会插秧了?
这真让人有些奇怪,但现干活要紧,两人也顾不得那么多,忙挽了裤脚下田!
将后一块田秧插好,弯弯家也关了秧门,田里活也总算干完了。村里其它人家田里基本都忙完了。大伙又恢复清闲生活。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山下负责矿上伙食临时厨房。那厨房后来搭了个临时大蓬,大蓬一分为二,一边放了床,供谢大娘夜里休息用,另一边则是做饭地方。
近伙食房里添了人手,是个年轻妇人,身材丰韵,一双凤眼眼尾微挑,一颦一笑都带着另一种风情,这人正是香秀。
香秀从谢家庄子上调到矿上伙食处帮忙,离家近,她再也不用担心麦草,每日都能回家了。
人们对这个结果似意外,又似不意外。稍有心眼人便能猜到香秀能调回来不是那么简单。
杨家村人对此不以为意,而谢家带来那二十几个汉子看到这么俏一个美娇娘这帮工,山上再苦再累,吃饭时候都是精神百倍,眼神儿一直偷偷瞄着香秀,嘴里不歇还同旁人嘻嘻哈哈说笑。
然后有人就悄悄问谢大娘:“这俏娘子是哪来呀?”
谢大娘眼睛一横:“你老小子又想什么馊主意?人家孩子都十几岁了!”
“哟真可惜了,没瞧出来呢!”对方大叹一声。
“就是没成亲,也不能找你们这些好色爷们儿啊!”谢大娘撇嘴道。
旁边立刻有人争辩道:“呀,大娘啊,你可不能一耙打倒所有人啊!我们可是好人啦!”
“我呸,你们哪个眼睛不是看直了,还好人,我看是烂好人!”那人啐了口,不服气道。
“也难怪,你们瞧那身材,这种地方能瞧见这么漂亮女人可不常见啊……”
“对啊对啊,还有那双眼睛,啧啧,一眼扫过来我魂都没了,真能勾人啊……”
“瞧你们那没出息样……”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嘻嘻哈哈起来!
旁边几个杨家村端着碗坐到另一边,心里却暗啐,他们杨家村怎么出了这么个娘们儿,真丢人!
Ps:感谢懒彤粉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