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巧见(1 / 1)
转眼到了农忙季节,弯弯身子越来越笨重,百首是一点活也不敢让她干,她自个儿平时也挺小心,这医疗技术超级落后时代,早产可是个麻烦事。
于是她每天只能家坐坐,百首和来生去田地里收麦,她也捡些轻便活干,比如帮着摘摘青菜,做下饭,洗洗衣裳……
但百首不放心她,每次还是赶着回来做响午饭,这便缩短了干活时间,为了收割季节把麦收完,吃完响午,百首和来生又得出去。
下午有时还得弄猪食,地里便只有来生。臭小子每天回来都嚷着累得死人,还好家里有头牛,不然那才真得会累死人。
连着忙活十几日,麦收完了,捆麦草时候元宝爹过来帮了一日忙,捆完麦草,眼看大伙终于可能休息了。可是弯弯又得去庄子上了。
余掌柜早就派人来告之弯弯还需要再做些腊肉,去年六十头猪今年怕是卖不到年底。这承包工钱自然按照签契约来。弯弯也顺势将工人工钱提成五百个铜板。
工钱提了,大伙自然高兴,有些地里活还没整完也跟着去了庄子上,干个几日就有五百个铜板,上哪找这好事?
余掌柜差人买了几十头猪,屠夫把猪宰了,又将肉和骨头分开,肉按规定砍成条状。这次酒楼留下了一些猪骨,庄子上也要了些熬汤,再放些青叶子菜进去,十分香。
弯弯只要了几块骨头,没要内脏,过年时晒干猪肝还有,肚子越大做事越不方便,做点小事就容易疲惫。也不想费神整那些了。
几十头猪一日是做不完,第二日大家伙又一早赶到庄子上,弯弯站院子里指挥,刘管事还专门令人给她端了凳子。
还了身子人老爱上厕所。坐了一会儿就觉得又想入厕,跟元宝娘打声招呼,让她看着,然后去了茅房。
许多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因此行商从官均有,谢家应该也是一个大家族,不知谢家是否有从官者。但弯弯猜测谢家商场上做得应该是风生水起。
单看这小地方庄子就能看出,后院布置得较普通,往前院走去。园子布置得越加漂亮,有很多叫不出名花。包括那假山设计,都是出自名师之手,还有那拱手上都雕刻有花纹,就连一些下人住地方修建得都很讲究。院落落有致。设计典雅,让她这个现代人看了都不禁欣赏不已。
而且她也就后院这一带地方转过,前院根本就没去,可想这庄子有多大。
弯弯一边走一看,暗自心里感叹,这种房子恐怕算是这个时代别墅了吧!不知自己这辈子是否能有一座这样园子。
越过长廊便瞧见墙外侧满桃枝绿芽。一时兴起便绕过前方拱门,原来后院另一边是一个漂亮大花园,比刚才她见到花种类还要多。还要漂亮。
有些花已经凋谢,有些花正含苞待放,有些正繁花怒放。看得出这花园花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花季都是不同月份。如此一年四季都能闻到花香。
有花有草地方空气自然好,弯弯越看越心动。想着等以后有钱了就算买不了这么大园子,也要弄个如此花园。
因为合作了几次。庄子上对她们一行人倒无第一次来看得紧,除了前院和谢氏主子住宿院落不允许人靠近外,其它地方余掌柜倒没说绝对不能进来。
平时弯弯也没这兴趣来逛园子,今日看到这么漂亮园子便周围顺便逛了逛。偶尔有庄子上下人路过看见她,因为都认识,所以也并未有人说啥。
围着花园转了个遍,她正准备回后院,突然前面一排房子处看到一个熟悉身影,还有一个男子身影,两人似乎正拉扯着,待她回头想再看清楚时,已经没了两人身影。
弯弯有些奇怪,原来香秀是谢家庄子上干活。
她庄子上干活村里人都知道,可却从未听她提过哪个庄子。
本来想探个究竟,又想别人是否此做工与自己又有何干,香秀未说,也许有不得已理由。
找到茅房,出来后她又顺着着园子往回走,这时路上有两个粗使婆子骂骂咧咧走了过来。
两个婆子见是弯弯,笑着跟她打了招呼,弯弯见两人神色有异,随便问了句:“两位大婶这是怎么了?”
一听有人问,两人像是找到倾诉处般,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原来刚才弯弯看到人影果真是香秀,据说和香秀一起是庄子上另一个刘管事,自香秀来到庄了上后,刘管事就时不时照顾香秀,庄子上人都传言香秀和刘管事有不清有楚关系。
刘管事出去了几日,今日刚回来就找到了香秀,两人拉扯情形刚被两个婆子瞧见。刘管事又说又哄将香秀拉进一间屋子,而且不由分说进屋就开始扒她衣裳,连门也没关好,两个婆子从门缝里瞧见香秀一边跟刘管事说“使不得”,一边挣扎,不过这挣扎她俩看来只不过是欲禽故纵。
刘管事一把扯开香秀衣裳,香秀暗呼之下露出一边雪白酥胸,刘管事立时眼睛直了,伸手抓住半边酥胸,将她压了床上,嘴上抹了蜜似说着好话,没两下屋内就响起床板响动声,香秀挣扎声音也变成压低呻吟声。
传闻变成了现实,古人有云“白日不得宣淫”,这两还是偷情,竟也不管这是青光白日。怎能不让两人鄙夷!
而两个婆子过来时却又有一个下人趴窗户边偷看,那人是从头看到尾,脸上淫笑不断,看见两个婆子还朝两人递眼色,纵是她们一大把年纪也觉得尴尬不已,心里大骂晦气!
弯弯听完一脸便秘相,她原以为香秀以前是有啥苦衷。可为啥到什么地方都能遇上这事?
两个婆子说完又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嘴里还骂道:“我早就说这婆娘是个不安分,自己是个寡妇就到处勾引男人。”
另一人婆子就讥笑道:“人家寡妇不勾引男人,难不成你这年老色衰有夫之妇去?”
“你个死婆子。”那婆子立时又骂了一句。
“不知道这香秀是哪人,好像听说是杨家村。”另一婆子道。
“好像是吧。”第一个婆子又道,然后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弯弯问:“呀,百首家,听说你们也是杨家村,那香秀是不是你们村人?”
“呃……是。”
“真?哎呀。那她村里一定也是个不安份,听说她守寡妇几年了,村里一定有相好吧?”两婆子眼睛贼贼看着她。
弯弯心里怪怪。她终于体会到为啥村里人都会远离香秀。寡妇门前事非多,没自个儿门前事非也多!
“不能吧?”弯弯想了想还是替香秀掩了两句:“香秀回村没多久,不过平时瞧着是一挺好说话人。”若这两婆子真知道香秀以前事,又把今天事说出去,村里恐怕就真没香秀立足之地了。她不想当烂好人。但也不会去落井下石。
两个婆子呵呵笑了笑,道:“是啊,不过这是她自个儿事,与我们何干。”然后装作若无其事走了。
也不知道那两婆子是否趁大伙庄子上做工与村里人说过话,还是怎么,后来村里好些人都知道香秀谢家庄子上干活。谢家少东家大伙儿都见过了,肯定是个不凡人,这么个大贵人。自个儿庄子肯定是管得严,可是香秀经常都能回家。于是有人便猜测香秀肯定又和庄子上谁好上,托了关系这才能行这方便。
要说这香秀经常回家,偶尔还能回家休息一日确实让人奇怪,谁家下人能如此自由。多用脑子想想便明白了。谢家庄子离京城远,主子不会常来。当然大多事都是庄子上管事说了算,和管事关系好了自然就允了,可这打关系也不是寻常关系能行得通。
虽然弯弯从头到尾没说过一个字,不过谣言还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后来有一次,元宝娘却道:“香秀亦有不容易地方,她其实是个能干,恐怕是又怕找到一个不如意男人吧,一个带着女儿想急着找个可靠人,急功进利啦,反而累了自己名声。”
弯弯真不知道如何接这话。
香秀确实不容易,从小家里就穷,父亲累了一辈子早早去了,留下她和母亲。偏她又长得漂亮。葛家也是地道庄稼人,葛大年轻时候出去,后来混到大户人家做工,当了个小管事,平日里得不少赏钱,偶尔还能从下面捞点。家里日子过得不错,比起村里其它人,葛家算是富裕。这也是葛金兰为何养成一幅谁也不怕性子。
当时葛家请媒婆到香秀家说亲时,她娘还高兴了好一阵,说找到这样人家,一輩子都不愁吃穿了。
香秀想到以后娘不用再那么辛苦,也很爽应了这门亲事。然而事实截然相反。除了成亲那日葛大上过一次门,后来便再也没来过,连回门,也是香秀一个人。
香秀娘看着女儿提许多东西回来,自然加肯定自己自个女婿找得好。葛大没回来她也不生气,还帮着葛大说好话。
“……人大户人家规矩多,咱也得罪不起,再说他还是个管事,自然事儿多。只要他有这心就好了,回不回来都没关系。”
后来葛大外租了房子,将香秀接了过去,然后他又托关系,找了个闲杂活,让香秀也进去了。两夫妻同一处,一起机会多了,顺理成章香秀有了身孕。
可天不遂人愿,她老娘这时候突然去了。老太太以为女儿嫁来个好人家,可还是一点福也没享到就走了。而且葛大连她殇葬都没回来。
为此事,香秀一直耿耿于怀,可那阵子葛大确实事多。
老娘没了,有了孩子,也算是一点蔚籍,但孩子生下来后却给了她一个晴天霹雳,没法出声,连哭笑也是哑着嗓子,到三岁时麦草还是一个字都不会说,请了无数大夫也束手无策。香秀这才彻底相信女儿不能说话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