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17章(1 / 1)
花絮
第1章写作缘起与原剧介绍。
这篇小说是美剧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2012或侠胆雄狮2012)的同人,也是我写的第一篇网络小说。写作时间是2013年的6月至9月。
“花絮”指的是这篇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事,想写出来跟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同时也会增加看文的乐趣。
先说说电视剧。这个剧是美国CW电视台推出的2012秋季剧。CW台在美国是个小台,主要以青少年观众为目标收视人群。《邪恶力量》、《吸血鬼日记》、《尼基塔》、《绿箭侠》、《凯丽日记》以及《初代吸血鬼》、《女王心计》都是这个台推出的作品。
《侠胆雄狮2012》这个剧在我看来属于非︱典型美剧,主要以感情戏和几位主演的外貌和演技取胜,比较合女性观众的胃口。到第二季编剧大概是想让它更美国一点,搞出了失忆的桥段,让两人重新开始,男主也有了黑化的趋势,结果流失了不少观众——闲话先到这儿,下面说说第一季的剧情。
这个剧以9.11为背景,讲纽约一个急救医生文森特•凯勒在他的两个消防员哥哥因为那场灾难而牺牲后,愤而从军,在阿富汗战场参加了军方一个秘密组织Murifield(以下简称M组织)的一个实验,通过基因嫁接被改造成超级战士、杀人工具。后来实验产生的副作用让这些人成了失去控制的破坏狂,军方决定剿杀他们。
实验团队中一个好心的医生凡妮莎•钱德勒(女主的母亲)救了文森特。他辗转回到美国后在朋友JT的帮助下,过着暗无天日的逃亡生活,顺便在深夜外出时救救人来证明自己还是人类。
2003年秋,女主的母亲被M组织追杀,惨死在她面前,她幸运地被后来赶到的文森特救下。文森特对她一见钟情,她因为这件事自责内疚并改入警校做了警探。
九年后的2012年,在一起凶杀案中,文森特由于救助被害人而把自己的指纹留在现场,引起女主的注意。她通过查访,找到他的藏身处,他为了见她而冒险现身,两人相见。女主跟联调局的人联系,想查清母亲的死因,对方引诱她到地铁站要杀掉她,千钧一发之际,文森特出现,再次救了他。
女主认出他就是当年救她的人,大惊之下穷追不舍,想通过他找到母亲的死因,他却只想跟她建立亲密关系,于是两人开始一场拉锯式的爱情长跑。
——说半天没看到有少爷啥事儿对吧?这是因为在剧中少爷是个配角。他是英国人,在一场医疗事故中,他法律上没有责任,但良心难安,就远走美国,到纽约警局做了法医。要知道在英美,有医学博士学位而去做法医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他这样做是逃避也是自我惩罚。
2012年的时候他认识女主已经三年,其间一直暗恋她,伪装成花花公子等着打开局面的一天。在他终于找到女主母亲之死跟跨基因生物的关联,准备展开攻势时,男主文森特横空出世,吸引了女主的全部注意力。
少爷由于对女主的关心而注意到她身边这个危险的家伙,屡劝未果后跟M组织合作抓文森特,与此同时警方也在抓这个治安维护者。少爷被M组织利用之后灭口,他临死前替女主挡子弹,死后又被警局怀疑是内鬼,替女主背黑锅——真是比窦娥还冤。
看剧看到这儿,带着对少爷的同情和对编剧的怨念,想试试写一个新故事,发展剧中故事和人物关系的另一种可能——女主和男配之间的爱情。
在我看来,少爷和女主两个人都背负着心债,他们之间也可以有相互救赎的关系,也可以发生真实而深刻的感情。
动手开始写的时候是想写成片段式的小故事,两三万字就结束,可是写到生日定情之后就收不住了,越写越长,超过七万了,发现需要把少爷的背景设定更明确和丰富一点。于是在写到两人回英国后,又回过头来,按照设定,补写前面的故事。从少爷来纽约开始,把两人恋爱初期的情形写了一下,再根据前面的伏笔,补充和改写后面的故事。
写完正文又写了三个番外。番外是在英国发生的事,是少爷、威廉和女主之间的三角恋展开的片段——言情小说就是这样,没有第三者不好看,有了第三者就得不停折腾下去。
下面从第1章开始,主要就每章的内容说说同人跟原剧的关系,还有借鉴过的影视小说桥段以及我觉得有趣的事。
第2章第1-第10章的花絮。
第1章“放逐”。
这一章的主题是放逐,是说少爷自我放逐,来到美国。写的时候想要通过这章说明几个事:他是英国人,他原来是个医生,他放弃原来的工作到纽约警局做了法医,他的出身很显赫,他很有女人缘,他会做饭会弹琴会画画,他很颓废。
我大概是看剧养成的习惯,会站在演员表演的角度来想小说该怎么写,所以不太爱用叙述方式来交待人物的背景和性格特征,习惯设计一些情节来说明。后来发现这样会让小说变得像剧本,就是变成对话为主,叙述为辅,但为时已晚,只能这个样子了。以后会学习揣摩一下,希望下一篇的时候能够写得更像小说。
这一章的情节跟原剧没有关系。美剧是配角围着主角转,一般来说配角没有自己独立的剧情线,背景设定也相对简单得多。像少爷在剧中,我们只知道他是英国人,有医学博士学位,因为医疗事故来到美国做法医,更多的就没有了。同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进了对他家庭背景的交待,这是因为这文是把他当主角来写,所以有必要增加设定。
这一章里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第二个女人的名字“克莱尔•亨特”。克莱尔是剧中少爷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女人,这女人是M组织的特工,因为知道少爷搜集了跨基因生物的资料而接近他,少爷还带着她参加了女主的生日派对,被那个聪明的女人一眼看出他对女主有好感。亨特的意思是猎人,意思是少爷被M组织当成猎物。
纽约警局22分局在曼哈顿上东区,少爷住在上东区,所以就给他分到这儿了。少爷的住处是参考了美剧《基本演绎法》里纽约版福尔摩斯的住宅,比较古典。在本文的设定中,少爷的家族(原型是卡文迪许家族)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英国贵族。据说在19世纪中期之后很多贵族因为不利的经济政策而开始在美国置业,所以觉得他家在纽约有房产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关于上东区和中央公园的描写,信息主要来自百度,还有一些人的博客图片。
这文的时间设定是从2010年夏末秋初开始,也就是剧中少爷刚来纽约的时候。更具体的时间是在写文的过程中根据情节发展一步步倒推出来的,过程比较繁琐,就不说了。需要说明的是,这文中没有让剧里的男主文森特出现,因为只想写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第2章“初见”。
这一章是少爷对女主一见钟情的戏,不过开头是从女主那儿写的,这样处理是为了防止把第三人称的小说写成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在写的时候如果全是主角一个人的视角,会感觉像第一人称的小说一样,少了其他的线索和视角。另外是这文在写完后面的戏后,发现少爷的戏份太重,女主的戏份太轻,所以有意识地加重她的戏份,同样的情节除了少爷的角度,还会再加上她的角度。
女主的戏是从她的噩梦写起,这是她的心病,也是她后来跟少爷能够互相理解、打开心结的原因。在原剧中没有这样的情节,但是有她把母亲案子的资料放在屋里,有空就研究的戏,因此还跟妹妹起了争执。这文没有破案片段,所以没有用这个情节。
少爷对女主动心是从握手开始,到看见她的笑容,被她彻底俘虏。在原剧中,演凯瑟琳的演员克丽斯汀•克鲁克是个混血儿,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印尼华人,东西合璧,美貌且耐老,三十出头仍旧青春无敌。她的眼睛是绿色带点黄色,非常大,特别吸引人,大笑的时候灿烂得如同阳光下的花朵,所以在写这段戏时就以她的样子作参照,想像她给少爷的印象。
爱情的发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我觉得它大概是人们内心的渴望被适时回应的一个结果吧。此时少爷正颓着,对什么都没兴趣,突然见到这样一个女孩,就像人在寒冷的冬夜看到灯火一样,立刻就被吸引了。用红玫瑰作意象是因为它代表爱情,另外还因为玫瑰是英国的国花。
苔丝在原剧中是女主的搭档、闺蜜,她知道少爷的心思,也觉得俩人儿挺配,所以一直在撮合他们。在本文中,还让她扮演这样的角色。苔丝是黑人,也是混血儿,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出身军人家庭,五个哥哥都在部队里,这样的环境下她不可避免地成了女汉子,还是爱八卦的女汉子,所以在本文里只要有她出现就很欢乐。
纽约消防局日历派对这件事在原剧中好像是第7集,苔丝拉着女主去参加,女主一直想着文森特。这儿只是提了一下,交待一下苔丝的喜好。至于她跟乔的关系,在原剧中她跟已婚的上司乔之间有婚外情,在本文中没有这样设计。
少爷在跟女主见面的时候被苔丝看出端倪,他为了脱困主动跟苔丝打招呼,叫她“瓦格斯警探”,听起来好像很生分,但实际上他在跟苔丝相处的时候很轻松,像哥们儿一样,反之,他跟女主相处的时候会特别专注和费心思。
苔丝跟他开玩笑,他回答说“我不爱照相”,这一方面是跟第1章里他说不喜欢跟风景合影的话相呼应,另外,这句台词还是剧里第5集乔说过的话——在他被苔丝拉住拍大头照的时候。
女主不承认她跟少爷之间有可能,不过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其实非常好——英俊、性感、聪明、幽默、大方、温和、忧郁、深沉,一长串的形容词,“最后,凯瑟琳发现自己的形容词用太多了”,这句话是借鉴电影《成为简•奥斯汀》里的情节,简被勒弗洛伊挑剔她太爱用形容词,把她气坏了,特别好玩。
苔丝说少爷看女主就像是看一只好吃的红苹果,我记得纽约好像被比喻成苹果,就这样写了。
一见钟情后少爷开始单方面的恋爱,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章的后半段就是写他的变化。不知道是不是写得太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