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1)
陶三春急忙站起来说:“军师你不用保举我。万岁,你也不用下旨意。我虽是二路元帅,不称其职。我是给头路元帅送兵将和粮草的,人马东西送到前敌,解了寿州燃眉之急,早该交权。皆因高老驸马没回来,我代管几天。现在高老驸马回城,不接帅印,我保举一个人,你们看是否如意?”
苗从善说:“你保举谁?”
陶三春说:“咱们的大恩人刘金定。刘小姐未曾入朝,屡建奇功。论武功,刀马纯熟,勇冠三军,寿州城力杀四门,刀劈陈子南,鞭打刁祖虎,箭射梅声远,锏伤立地金刀白杰,大战林文善。论文韬熟读兵书,善晓战策,运筹惟幄,决胜千里,有诸葛武侯之风。调兵遣将,因材而用,派冯茂、曹金山夜入敌营盗回明目露,治好艾小姐和石英的眼睛。智擒李显钧、李泊、刘孝三员敌将,又不动一刀一枪,退敌兵十万。走马换将救回高驸马和呼延将军。她博学多读,治病救人,妙手回春,还救过李秀英、高君保,屡建战功。她智勇双全,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请刘小姐挂帅是灭南唐兴大宋之大计,我愿在帐前听差,请万岁三思。”
陶三春这一番话说罢,文武群臣全都赞成。张光远和罗延西说:“万岁!陶王妃眼力高明,我们同意。刘金定够帅才。”
郑印说:“万岁!就叫我娘歇歇吧!那么大岁数,别操心了。我们乐意听刘小姐调遣!”
众口一词,都推刘金定为帅,赵匡胤心中大喜。其实,他和苗从善早就商量好了,决定叫刘金定挂帅,但这话不能说,怕众将不服,怕高怀德和陶三春不高兴。今天酒席前,互相推让,正合赵匡胤之意。
赵匡胤忙说:“好!就依众卿之言,明日请刘小姐登台拜帅。众将辅佐刘小姐,打败南唐,早日回京!”
刘金定又客气一番,也就点头应允。当夜无事。
到了次日五鼓,帅府内悬灯结彩,鼓乐喧天。文武群臣喜笑颜开,请刘小姐拜帅。虎头帅案上,摆着铜笔铁砚,文房四宝。象皮壶插着十二支金批大令,正当中用黄绫包着扭头狮子烈火大帅印。
赵匡胤由苗从善陪同,早早等候。时间不大,刘金定沐浴更衣已毕,由肖引凤、郁生番、花解玉、艾银平四员女将陪同走进帅堂。各位战将列队两厢,恭恭敬敬目视刘金定。刘金定不慌不忙,行罢君臣大礼。赵匡胤急忙站起来到帅案前,手捧帅印,等刘金定施礼、拜印。
这时两廊动乐,门外鞭炮齐鸣。刘金定走到香案前,满斗焚香洒酒祭天拜地。然后整头盔,摆甲叶,手提战裙,脚踢鱼褟尾,转身来到帅案前,跪倒磕头。拜罢帅印,站起身来,赵匡胤递过帅印,刘金定恭恭敬敬接印在手,放在帅案上,转身升坐正中帅位,赵匡胤在左侧的龙墩上落座。众将上前施礼,齐声高呼:“参见刘元”
刘金定面带微笑说:“众位将军免礼!”
“谢元帅!”“呼啦!”往两旁一闪,按着自已的位置一站,一个个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新元帅给了他们必胜信心。
刘金定说:“众位将军!金定无才少德,承蒙万岁厚爱和大家的信赖,今日挂帅,还望大家协助,共同破敌。金定如有不到之处,请众位直言不讳,金定知过必改,军中老前辈还要多多提携。既然大家拥戴我为元帅,一切要按军规办事,如哪位违犯军规,休怪金定从严处罚!”
高怀德和陶三春暗暗佩服,这几句话说得好。
刘金定打开花名册,齐军过卯,发放军情。头一个名字是高怀德。高王爷急忙答应,余者依次点下去。
刘金定说:“军中老将连年交战,身体欠安,以后不用五鼓听差,有事派人去请,无事就在各自帐内休养身体。”
高怀德和赵美容格外高兴。怎么呢?不用点卯,就是不用天天给儿媳妇行礼。
刘金定说:“苗军师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日后多给本帅献计,共同破敌。”
苗从善忙说:“刘元帅过谦了,万岁被困寿州,都是贫道无能,请小姐指教!”
“军师!本帅派将要有不周之处,还望指教。”
“元帅太谦了!”
刘金定说:“本帅领兵,高君保任正印先锋官,郑印和郁金豹为副先锋。冯茂和曹金山为总接应使,专管刺探敌情。老将呼延凤、曹彬、李志平为押粮官。从即日起,寿州城四门紧闭,严加防范,加固城墙,以防敌军攻城。军卒连年交战,缺粮缺菜,可到民间收买牛羊,犒劳军卒,强壮身体,无钱收买,可写帐赊欠,等打了胜仗再偿还百姓。我军要休生养息,恢复原气,故此暂不出兵,严守城池,加紧操练,单等兵强马壮,草丰粮足,再出征讨伐。”
刘金定就职演讲,所行措施,众人拍手称赞。就这么,寿州城挂出免战牌,不再交锋。
转眼半个月,一切就绪。苗从善和赵匡胤找人给新元帅绣了一面帅旗,两杆门旗,四杆认标旗。刘金定的大纛旗,插在城头,迎风飘摆,行舒就卷,增添了威风。
半月以来,军卒们不打仗,光练兵,吃的又好,一个个脑门锃亮,身子又粗又壮。每日里校场上喊杀震天,操练兵马。
刘金定一看时机成熟,决定主动出战,全歼南唐兵马。这一天,刘金定请来赵匡胤、苗从善、陶三春等人,说道:“金定拜帅以来,寸功未立,今日兵精马壮,我想带兵出击,挫败南唐以报君恩。不知万岁意下如何?”
赵匡胤高兴万分:“刘元帅出征,寡人到城头观敌瞭阵,祝元帅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众人也都赞同出战:“我们愿随刘元帅出征。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刘金定说:“好!分头准备,三日后出兵!”
三天后,赵匡胤、苗从善、高怀德、高怀亮、陶三春、赵美容、李秀英以及文官谋士,登上南城头观敌瞭阵。
刘金定点齐五千人马,带队出征。九声炮响,惊天动地,城门开放,铁叶双飞。队伍冲出寿州,过了护城河,奔疆场而来,前边是弓箭手,中间是长枪手,后边是削刀手。众位战将并马而行,前边是高君保、郑印、郁金豹;紧跟着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后边是石英、冯茂、曹金山。接着刘金定带着四员女将:肖引凤、艾银平、郁金香、花解玉,身后是刘金定的四个大丫鬟,还有督后降的几员老将:张光远、罗延西、石守信、史魁、史彦超、曹翰、潘仁美。
离城五里队伍停下,骑兵队、步兵队、弓箭队、藤牌队、挠钩队各按方位燕翅排开,压住阵脚,旗门列闪,认标旗闪在两旁。中间高挑帅旗,刘金定在帅旗下带住战马说道:“军兵讨敌要阵。”
“是!”军卒答应一声,跑奔敌营,百十名脖根粗、嘴大、嗓门亮的军卒一齐喊:“哎!南唐听着!我家刘元帅今日出战,尔等速来交战,不然杀进营盘,寸草不留!”喊完,回归队列,等候南唐营出兵。
自从上次两下走马换将之后,李后主下圣旨怪罪于洪和林文善战场失利,损兵折将,耗费国币帑银,命令他们速战速决,如果一个月攻不开寿州,抓不住赵匡胤,要拿他二人治罪。于洪和林文善这回可害怕了,一面整调队伍,一面招请能人,要同宋将拼命。叫了几次阵,宋军不出城,他们有劲没地方使,有气儿没处撒。
今天于洪和林文善正在大帐之中议论军中大事,商量怎么办?军卒来报说:“宋军亮队讨阵。”于洪见城里转守为攻,情知不妙,告诉林文善,多带兵将疆场迎敌,来个破釜沉舟。林文善召集众将,点齐八千凶兵,亮队出征。江宁王李泊、保江王李显钧、刘孝等人,这几天是王八钻灶坑——憋气又窝火。上次被抓,这口气没出,就等着开兵见仗好报仇。一听说出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跟随于洪和林文善来到疆场,二阵对垒。
于洪和林文善勒马观看:对面帅旗高有三丈三尺,红缎子旗面,黄云缎的走水,当中白月光,绣个斗大的“刘”字,上写“三军司命”。左右两杆门旗,四杆认标旗,旗下有好几员女将,看得于洪眼花缭乱。仔细一看,两杆门旗上有字,上联写:“忠心报国灭唐兴宋”,下联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四杆认标旗,上面分别写着:“坐下桃红马,掌中绣绒刀,丹心保宋主,巾帼女英豪”。
于洪看罢气得直哼哼,对林文善说道:“啊,城里元帅换了,好大的口气,可能是刘金定,我倒要见识见识这个新元帅。我过去探个虚实。”
林文善点头答应:“军师!今非昔比,处处谨慎!”
于洪点头,催马来到当场,扣住马镫,战马停下,高声喝道:“无量天尊!宋兵,请你家刘元帅答话!” 于洪一喊,宋将全听见了,看见于洪个个恨得牙根痛。高君保说:“末将愿打头阵。”
刘金定摇头:“先锋官不用着急,大仗在后头呢!妖道口口声声叫我去战他,待本帅降服这个恶道人,除掉这个人间祸害!”
刘金定催动桃红马,手舞绣绒大刀,直奔老道于洪。于洪定睛观瞧,来的正是刘金定,比当初威风多了:头戴凤翅金盔,高安十三曲簪缨,盔顶上云罗伞盖花贯鱼肠,两边抹额镶嵌金钉,搂海带遮耳护顶,双卡罗汉骨;锁子连环金叶甲,石榴红战袍,上绣牡丹,护心镜如一汪秋水,十字绊甲绦,生丝拧成;吞口兽面,口咬金环,倒挂三折鱼褟尾;湖蓝色中衣,牛皮战靴斜踏葵花金镫;左有彤弓,右有玉箭,斜背着个鹿皮百宝囊,里边鼓鼓地,不知装的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