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1)
郑印一听气坏了:饭铺的堂倌冒坏水,冤我。哎呀,气死我也,“哇呀呀”!一阵暴叫。
肖引凤说:“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郑印说:“我乃宋国汝南王郑印,奉命请杨家将,误走扬子关。速开城吹三通、打三通,把我送出关城,有你的便宜。牙崩半个说不宇,一枪一个杀你们个猪狗不留,牛马不剩。”
肖引凤听罢大怒:“该死囚徒!你死到临头还胡说八道,今天姑娘要你的命!”说完,催马抡刀奔郑印迎面劈来。
郑印抖动丈八蛇矛枪,急忙接架相还,一男一女,一刀一枪在城外交战。
郑印乃陈抟老祖的徒弟,枪法精奇,就是为人粗鲁,有勇无谋,今天可吃了亏了。只见他大枪挂风,上、中、下分三路扎去,肖引凤用刀往外去封,郑印大枪,什么“怪蟒摇头”、“青龙出洞”、“拔草寻蛇”、“巧女穿梭”,使出全身解数,来战肖引凤。
肖引凤暗暗称赞郑印:这真是一员虎将,我的刀法不如他,凭武功赢不了他。多亏练了暗器,今天正好用上。想到这,招数见缓,拨转马头,假装败走。
郑印在后边就追,两匹马在城外绕开圈了。跑着跑着就追上了,到了切近,郑印刚要拧枪刺去,肖引凤把大刀挂好,从胸前豹皮囊内取出一物,叫龟背驼龙爪。这个东西前边象人的一只大手一样,分成几节,手掌有弹簧,六尺长的锁链,后边是一条鹿皮丝绦,尖上有挽手。使用时,把鹿皮丝绦的挽手套在手腕子上,飞爪往外一抖,只要碰在东西上,铁掌的弹簧收缩,便是抓住了,往回一带,越拉抓得越紧,直到把敌将抓住扔到地下,一松鹿筋丝绦,飞爪自然脱落。肖引凤的飞爪百发百中,从不虚发。今天见郑印功夫好,无奈使飞爪,姑娘马上向右回身,来个“仙女散花”,飞爪出手。
郑印见一物盖顶抓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吓得一歪头,“嘭!”飞爪正抓在肩头上。郑印没穿盔甲,肩头被飞爪五齿搭上,肖引凤往怀里一带,五个铁齿往肉里抓。郑印疼痛难忍,不敢挣,越挣越疼,肖引凤猛一使劲,郑印就从马上掉到地下。肖引凤催马赶到近前,刀压郑印脖项:“姓郑的这回我看你往哪跑!”
第二十八回 郁金豹打猎遇险 曹金山进城被围
肖引凤用龟背驼龙爪,将郑印抓住,拖在马下。郑印刚要挣扎,冲上来十多个南唐兵,如狼似虎地把郑印按住,拧过胳膊,用绳子捆上。肖引风抖下飞爪,放在豹皮囊内,冲兵丁一招手,说:“收兵回城。”军卒敲着得胜鼓奔扬子关。
郑印被擒,急坏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离疆场不远的树林里,正骑在一棵树杈上观战。当郑印被肖引凤驼龙爪拖下马,这个人急得手一松,“哎呀”一声,从树上掉到树下,屁股礅在石头上,疼得他直咧嘴:“哎哟!可坏了!郑印被擒,性命难保,我得去救他。”想到这,他站起身,往树林外边就跑。
这个人是谁呀?此人家住华山下曹家集,他的父亲是宋朝功臣,官拜太原侯名叫曹彬,叔父官拜镇国侯,名叫曹翰,他名叫曹金山。曹金山自幼跟华山睡仙希夷老祖陈抟学艺。他和郑印是一师之徒,但两人只见过一面,因为郑印在华山希夷洞学艺,曹金山在曹家集家中练武,平时谁也见不着谁。每年陈抟老祖到曹家集一、两次,住上三、四个月,指点曹金山的武艺。三年前,陈抟带郑印下山到曹家集住了两天,俩人见过一面。
当初,赵匡胤被困寿州,陈抟老祖得信,派郑印下山解围。郑印走后,陈抟到曹家集,给曹金山传功继续深造。转眼又是一年的光阴,曹金山的功夫大见长进,陈抟才叫他到前敌建功立业。一来跟郑印在一起可以切磋武艺;二来又能使曹家父子、叔侄相逢。
曹金山一听师父叫自己去寿州,很高兴。辞别恩师,带好路费川资,乘快马奔寿州。
曹金山第一次出远门,道路不熟走错道,才来在扬子关外,在小集镇的饭棚子打尖时,和郑印走个对面,郑印出饭铺,他进饭铺。那郑印生来心粗,哪能想到师弟来了。曹金山虽然精明能干,心又细,眼又尖。但是,因为和郑印只见过一面,还是三年前的事,现在郑印个子长高了,长得又粗又壮,穿戴又阔,所以当时没认出来。当郑印走远,曹金山越核计越不对劲儿,这个人象我的师兄我得看看去,别错过机会。就这样,曹金山吃完饭,乘马跟到扬子关。郑印叫城,曹金山下了马,爬上一棵老榆树,骑在树杈上观看动静。肖引凤带兵出城和郑印互通名姓,曹金山听见了,真是我师兄呀!我要准知道是他,应该将他拦住,不能叫他到扬子关冒险。听他话茬儿是奉命去山西请人,走错路,跑这打仗,有误军机呀。他正暗自着急,那边肖引凤同郑印交战了。曹金山心想:我看看师兄能为如何?没多会儿,肖引凤抓住郑印,把曹金山急得大叫一声,从树上摔下来。多亏南唐兵连喊带叫地光顾捉拿郑印了,没听见林中动静。
再说曹金山站起身来,跑到树林子边上又站住了,为什么?他见肖引凤押着郑印,已经上了吊桥奔城门里走去。
曹金山没敢冲出去,心想:敌人好几百,我一个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孤掌难鸣。冲出去不但救不了郑印,反而得把我的命搭上,可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就是我能打赢,也救不了人。郑印被押上吊桥,我就是飞毛腿也追不上了。曹金山瞪眼看着肖引风把郑印押进扬子关。
曹金山回到林中,坐在树下犯愁:师兄被押进城里,九死一生。我豁出性命也得把他救出来。就是他死了,也得把他的尸体抢出来;找到仇人肖引凤,把她杀死,替师兄报仇。怎么能进去城呢?
他悄悄出了树林子,上战马往城头观望,扬子关巍峨耸立,戒备森严。不用说是人,就是个鸟也飞不进去呀!北城门刚打完仗,看守太严,我绕到别的城门去看看。想到这,他催马绕到西城门一看,西门也关着,城头上旗幡招展,号带飘扬,城门洞下一个人也没有。不行,往南门绕,南门是山路,全是小茅道,也分不清从哪条路走对。他想找个人问路,走了半天,一个人影也没看见。
因为唐和宋正在开仗,战争吃紧,城外的百姓有的迁进城内,有的躲到太平地方居住。此地没人家,曹金山无奈,只好凭天由命,走到哪儿算哪儿。把路走错,从山沟进去,来到荒山野岭,越往前越不好走。眼前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悬崖峭壁,道路崎岖,野兽哀鸣,人烟绝迹,山风吹来,“唰啦啦”有点寒意。山道凸凹不平,战马登山既费力,走得又慢,还危险。曹金山下马牵着缰绳走,心急嫌马慢。有时坡太陡,战马上不去,只好用肩膀去扛马后鞧,马借人力方能上去。曹金山核计:别人是人骑马,我是马骑人呀!走不远就累得通身是汗,但是不敢停留,盼望走出迷途,早点进城救师兄。
曹金山迷了路,走不出去荒山野岭,正在焦急。猛然,传来一阵呼喊声:“在这儿呢!快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曹金山一愣:要抓谁呀!是抓我的吗?他往前后左右看看,没找着人,光听见喊声。因为山谷回音太大,声音来回撞,听不出声音发自哪边。他刚打个愣神,又听见一阵马蹄声音,由远而走,“哒……得哒!”“抓住!”“在这儿呢!”这回曹金山听清了,声音来自上边。他手打凉棚往上边一瞧,面前是百丈的悬崖峭壁,声音来自上边。
曹金山听见喊声,挺高兴,可算看见人了,能打听道儿。要抓谁呢?又有些担惊。他正在仰脸瞧的时候,就听上达“唏拉哗拉”、“咕噜噜——”“当,啪!”“哎哟!”上边落下几块石头,由上至下掉下来,有两块落在曹金山眼前,差半寸没砸着他。曹金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回事?再瞧从山崖上滚下一个人,曹金山吓坏了,这个人从百余丈高的石崖上掉到底下,非摔死不可。下边全是石头,这可怎么办?救不救他?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又一想,不能见死不救,先救下来再说。跑过去来不及了,曹金山急中生智,倒在地上,来个虎抱头,护住致命的地方,身体拳成球形,往山沟滚去,不管碰着碰着,“咕噜噜”滚到悬崖峭壁下,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上边掉下来的人就到了。曹金山不敢用手去接,因为由上往下惯力太大,一两惯一斤,一斤惯十斤,十斤惯百斤,百斤惯千斤,不但接不住,连自己也得被砸伤。怎么办?素日陈抟老祖教过自己救人的办法,如果被救的人是从高处掉下来,必须泄掉垂直而下的惯力,将人横推出去。
想到这,他看准了地方,不远有一片荒草,挺厚,曹金山双膀用力将来人往旁轻轻一推,“噗通”摔在地上,那个人摔在地上就没起来。多亏曹金山推了一把,落在草棵上,不然,那个人得掉成肉饼。尽管如此,那个人摔得挺重。曹金山到近前低头瞧瞧,这个人二十二、三岁,个子不高,赤红脸膛,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颧骨划破了,身上被石砬子、树枝子刮的全是血口子。曹金山伸手摸摸心口还有点气儿,只是昏迷不醒,人事不知。再一看,这个人穿得挺阔,浑身上下,穿绸裏缎。这个人是干什么的?怎么从悬崖上掉下来了呢?曹金山守在这个人身旁,暗暗纳闷。
书中交待:从上边掉下来这个人,是扬子关副元帅郁文之子,名叫郁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