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金定大战南唐 > 第18章

第1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罗通扫北(刘仙林) 薛丁山征西(郝艳霞) 薛丁山征西(刘仙林) 女皇太妖娆 霸宠---倾世妖娆 穿越去做地主婆 [综]当不二转学到诚凛 大荒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极品天骄

呼延凤说:“万岁保重。”

赵匡胤点头,来在刘孝眼前:“刘将军,孤赵匡胤在此。前者在京城见君一面,终日不忘,想你乃人中之杰,不该保唐。如能投宋,可保你高官厚禄,光宗耀祖。”

刘孝闻听仰天大笑:“赵匡胤你做梦呢!在汴梁你就劝我投降。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能保你吗?”

“什么仇?”

“有杀父诛兄之仇。”

赵匡胤说:“此事孤王不知,你父是谁?”

“子不言父、恕个罪说,我父乃唐朝名将刘仁瞻。”

“噢!”赵匡胤如梦方醒,想起来了。

刘仁瞻是寿州元帅,保的是南唐濠王李璟。想当年,赵匡胤保周主柴荣下南唐,大战刘仁瞻,最后打到寿州,围困城池,城内百姓饿死无数,刘仁瞻染病在床,昏迷不醒。周主柴荣射箭带书,劝刘仁瞻投降。刘仁瞻至死不降,眼看全城军民饿死,唐朝监军使周廷构与左骑都指挥使张全约商议,主帅病重,不能理事,城内兵微粮尽,此城难保,如被攻破,要遭屠杀,不如投降,保住生灵性命。就这祥两人以刘仁瞻的名义,写出降书。献关投降的时候,刘仁瞻已不省人事,当天逝世。柴荣追赐刘仁瞻为彭城郡王,并改名清淮军为忠正军。

赵匡胤一听,眼前之人乃是刘仁瞻之后,更添几分敬慕之心。“刘将军,你父之死,你了如指掌,非是孤王杀害,乃城陷之后,病重身亡,死后封官,怎能说和我有杀父之仇?”

“赵匡胤,你不带兵打寿州,我父能忧愁成疾,最后病故吗?死后追封是收买人心,我父忠于南唐,受你们什么皇封?”

“将军强词夺理。你父病故,他寿禄已尽,与孤无关。请问你兄长叫何名?是怎么死的?”

“我的兄长叫刘忠,他随父出征,镇守寿州,数月后,城池被围,我兄长刘忠讨令出城,偷袭周营,我父不允,我兄长年轻好强,强行讨令,并立下军令状,说是打了败仗愿交出人头。我父在气恼之下,叫他出战,果然中了你们的诡计,损兵折将,大败回城。我父大怒,捆上刘忠推出斩首。监军使周廷构讲情求饶,说:‘小将军虽然打了败仗,是为国家出力,应免去死罪。’我父不听,军中不斩不齐。众将跪下求情,我父不允,周监军使无奈,到后宅请我母亲出面讲情,我母虽然疼子,但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移,说:‘今日宽恕刘忠,来日众将不服,此城难保,对主为不忠,我丈夫做得对,应该斩杀刘忠。’就这样,我哥哥被杀了。后来父亡城陷,剩下我母子逃出虎口,避难金陵,今日保唐守关,我要替父兄报仇!”

赵匡胤听到这里,龙目之中滚下泪珠,刘仁瞻为国忘家,杀子尽忠,可歌可泣,可惜没保明主,一世英名付之东流。现在只剩刘孝一人,为忠良保后代,对得起刘仁瞻,我得劝劝他,说道:“小将军!我和你父有见面之交,你父兄为南唐没落下好下场,只剩你千顷地一棵苗了,就该知时达务,别找苦吃。今天孤王苦苦相劝,你我化冤仇为朋友,化干戈为玉帛,孤要追封你父兄,保你位列三台。”

“赵匡胤!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怎能保你?今天我要为死去父兄报仇!”说完,马往前撞,摆戟便刺,只听得“哎哟”一声,红光崩现。

欲知赵匡胤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回 赵匡胤寿州被困 林文善城外布兵

赵匡胤劝刘孝投降,刘孝至死不降,还想要赵匡胤的性命。他趁赵匡胤无防备之际,摆戟便刺。他哪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先锋官呼延寿亭早有准备,取弓搭箭,将弓拉满等待时机。当刘孝摆戟进招的一刹那间,呼延寿亭松开弓弦,雕翎箭射向刘孝的咽喉,刘孝的戟也出去了,呼延凤的箭也到了。刘孝见势不好,头一歪身体一闪,没能躲开,正射在左肩下,穿袍透甲扎进去,刘孝疼得一哆嗦,抽回大戟,戟交到左手,伸右手抓住箭杆咬牙用力“砰”地一声,将箭拔下来,扔在地上,就见高怀亮和史魁保护赵匡胤走了。呼延凤收起弯弓,取下金枪迎了上来,大战刘孝。

刘孝肩上带伤,打起来十分吃力,呼延寿亭力大枪沉,兵刃相碰,疼得刘孝汗珠直滚。打了十几个回合,呼延凤的枪扎在刘孝的右腿上,往下一带,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刘孝大叫一声“哎呀!痛死我也。”倒拖大戟拨马败走。呼延凤金枪高举:“三军儿郎,追呀!”宋兵尾随呼延凤马后,追杀过来。一时兵对兵,将对将,一阵混战。南唐兵马死伤无数,活着的奔朱叉关逃命。宋兵随后追杀,真好象风卷残云一般。呼延凤马过吊桥,冲进朱叉关,由北门进,从南门出去,追出十几里地,不见刘孝的踪影,才收兵回城,搜索帅府,捉拿残余唐将。老百姓吓得关门闭户。

到了下午,城内安静下来,呼延凤在帅府升坐大堂,传令出榜安民,派人到街上呼唤百姓,迎接圣驾。军卒三、五成群在街上边走边喊:“哎!朱叉关黎民百姓听真。现在大宋朝兵马杀退南唐兵将,得下关城,我宋朝兴的仁义之师,救黎民出水火,使百姓免遭倒悬之苦。尔等不用害怕,我大兵秋毫不犯,公买公卖,不杀无辜,如发现有人伤害百姓,请到帅府申冤。违者,格杀勿论。”老百姓胆大的,出来看看,见宋兵在街上规规矩矩。次日,老百姓净水泼街,黄土铺道,迎接赵匡胤君臣进朱叉关。呼延凤把他们接到帅府,请到大堂,高怀德打开功劳簿给呼延凤记上功劳。随后元帅传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三天后,呼延凤的先锋队出发,沿路上,大小关城的南唐兵将闻风溃散,弃关逃走,只剩下老百姓出城迎接大宋军队。几个月之内,又得下双江,兵奔寿州。这时张光远、罗延西的伤口痊愈,身体复原,养精蓄锐准备攻打寿州。

寿州是南唐主要军事重地,是金陵的大门。位于今安徽省内,相当于现在的寿县、六安、霍山、霍丘、下蔡等地,有名的八公山就在境内。八公山有个典故:公元三八三年,“徽水之战”,前秦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以为是晋兵,吓得败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指的八公山。寿州依山靠水,易守难攻。赵匡胤头下南唐困寿州,费了九牛之力也没打开,后来唐将献关投降,才免去战斗。今日要打寿州,要做好充分准备。大队人马未到,呼延凤先行,离城三十里安营下寨。

寿州元帅名叫白杰,外号“立地金刀”。此人惯使大刀,杀法骁勇,刀马纯熟。听说宋兵抢关夺寨,势如破竹,心中忐忑不安。今日蓝旗官报信,说宋兵离城三十里扎下营盘。白杰闻报,气贯斗牛,暗想,趁他们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想到这,白杰顶盔贯甲,罩袍束带,收拾利落,点齐一千人,冲出寿州城,杀奔宋营。

宋营军卒早就看见,给呼延凤送信。呼延凤大怒,亮队出兵。二阵对垒,各通名姓,话不投机,打在一起。呼延凤抖动掌中枪,“叭叭叭!”迎门三枪。立地金刀白杰手急眼快,双手推刀,使个“怀中抱月”,“当、当、当!”磕了出去。二马错镫,呼延凤使个“回头望月”,反手一枪奔白杰后心刺去,这一枪来得太快,吓得白杰扭转身躯使个“乳燕展翅”,往外一搪,将金枪崩了出去,战马跑出百步,踅回坐骑,二次重新交手。呼延凤施展平生本领,金枪使出三十六翻身,七十二变化,大枪抖开,吞、吐、收、放,真是神出鬼没,白杰的大刀分开门路,一招一式,刀光银影,变化无穷。

呼延凤心中赞成,此人刀法如神,不愧叫立地金刀,我得小心交战。两军阵前金鼓大作,杀声震耳,神鬼皆惊,令人胆寒。二人大战有三十个回合,难分高低,呼延凤十分着急,怎么能胜他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到这,招数缓慢,力量减弱,给白杰一个错觉,好象是气力不足,白杰脸上露出微笑:“呼延凤,你到底是岁数大了,有猛劲,无后劲,我再使几招,准能取胜。”

呼延凤见他中计,故意大喊一声:“某家不是对手,败阵去也。”说完,拨转马头,往下就败。

白杰不放:“老儿留下人头再走。”说罢打马如飞,追了下来。

呼延凤双手托枪假装败走,两耳听着白杰的马蹄声,偷眼从腋下往后观看白杰的战马,这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白杰的战马追上来了,马头相连呼延凤的马尾,立地金刀白杰举起兵刃,一个“鹤立劈山”,“呜”地一声刀扯风声砍了下来,金刀落下,砍空了,呼延凤连人带马不见了。“啊!”白杰一愣,急忙收刀。他哪知道,这招是呼延凤败中取胜的绝招。在白杰举刀之时,呼延凤做好准备,大刀一落,呼延凤左脚尖挑镫,镫带绷镫绳,战马向左边一拐,蹿了过去。这匹马和白杰的马成了平行,只是一个马头向南,一个马头向北,人随战马到了左边,闪开了,所以,白杰大刀劈空。刚一愣神,左边呼延凤大喊一声:“看枪!”一个“凤凰还巢”,大枪奔他软肋扎去,白杰心中一慌,躲闪不灵,“嘭”的一枪正扎在白杰的大胯上,金枪一拧往怀中一带。可了不得了,金枪的皂缨里暗藏着钢钩,钢钩搭住皮肉,往回一带,“哧啦”出了三道血槽,都有六七寸长,连甲带战裙和皮肉,一块撕了下来。这么重的伤哪能不疼?白杰大叫一声,拨马就走,南唐兵将立刻偃旗息鼓,跟在白杰马后败退。一个个好象雨打的芭蕉,风吹的落叶,狼狈不堪。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