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天下棋局3(1 / 1)
李少庭放下黑子,抬头道:“这盘棋也该下完了,妹妹怎么说。”
李瑶执起白子很是认真的把它填在棋盘上,“的确是要结束了。”
“瑶儿……”李少庭抓住李瑶要收回的右手,有些失望、有些庆幸同时又有些伤心,“你确定要走这一步,朕可以让你毁棋。”
李瑶摇摇头道:“棋手无悔大丈夫,瑶儿虽不是男子,但这方面还是很有信誉的。”
李少庭放开李瑶,他闭了闭自己的眼睛,再睁开眼时已没有了之前的挣扎,只剩下帝王的钢毅,“希望你不要后悔。”
“皇上,大辽来的急报!”
李少庭手一翻,把棋盘打翻,一颗颗棋子,如珠如玉般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掉在地上,只听李少庭道:“去宣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李少庭报出一个又一个大臣的名字,直到说完再不看其它,他迈着大步,直接走出书房。
李瑶一直看着李少庭的背影,眼泪控制不住的从眼睛里留了出来,“对不起哥哥,让你失望了。”李瑶又是把棋盘重新放好,蹲下身把棋子一粒又一粒的捡起来,待地上的棋子都捡完后,坐到李少庭刚刚坐过的位置,执起黑子放在棋盘上。黑子下定后,李瑶又走到自己的位置,执起白子,李瑶就这样来来回回的下,直到放下最后一子,这才轻轻的叹了气,若是细看,这局棋显然是刚刚李少庭打翻的那盘棋。
“瑶儿的记忆还是那么好,连我都忘了刚刚自己是怎么下的,没想到妹妹却是记得一清二楚。”李少庭也不知自己为何会又回到书房,他刚刚与大臣商量完,心里烦闷,原想四处走走,可还没走两步,就不自觉得绕着回了书房。
李瑶淡笑道:“那哥哥可还有兴趣陪妹妹下完这局。”
气氛虽然不好,很是压抑,但李少庭却也是走到执黑子的位置上,手拿起黑子。李少庭抬头对内侍道:“你去准备酒菜,朕好久没同公主一同饮用,今日朕心情好,去吧。”
坐在对面的李瑶,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没想到最后一步来的这么快,不过面上还是十分欢喜,“多谢皇兄。”
“去给公主也倒杯。”李少庭手一指旁边的内侍,让他去给李瑶倒酒。
李瑶端起酒,闻了一下,笑得很是甜美:“这酒好香,瑶儿很久没同皇兄一同钦酒了,瑶儿先干为敬。”李瑶一口把酒喝完,内侍见状又是给李瑶倒了一杯,“这一杯瑶儿敬皇兄,以后可能都没机会了,请皇兄不要嫌弃。”
李少庭也端起酒一口喝了下去,李瑶见李少庭也把酒喝完,她站了起来,“皇兄保重。”
李瑶说完后头也不回的离去,待李瑶快要跨出门时,李少庭道:“现在后悔还来的及。”
李瑶虽停了下来,但她却没有回头,“哥哥应该了解我,以后的路无论是苦也好,酸也罢,我无怨亦无悔。”
李瑶走出了门,延着太阳的余辉,一直向前走,就算她听到李少庭生气,砸烂了里间所有的东西,她也没有回头,一直往前走。
“传令下去,晴川公主李瑶于今日突然发病,药石无灵,于辰时殁了,朕悲痛万分,挫朝三日。”
有一种人,她在的时侯,稀松平常,可若是不在了,就会难以呼吸。有一种感情,从不曾热烈激荡,可若是失去了,就会痛彻心扉。
此时萧峰不知该怎么形容他现在的心情,一直以来李瑶都是高高在上,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事难倒过她,就算有危险,都会否极泰来,只是他没想到这次等来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死亡的消息。
萧峰知道自己是喜欢李瑶的,但更多的一直是感激,他感激李瑶在自己最失意的那段时间一直陪着他,感激李瑶一直天南地北的跟着他去寻找线索,直到失去了李瑶才让他彻底明白,他是喜欢多与感激,心一下子变的空荡荡的,想起少寺山时她说不要回去,是不是从那时起她就知道了这一切呢!
“大哥!”虚竹和段誉看着萧峰失魂落魄的样子,十分担心,他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牺牲了那么多的人,才把萧峰救了出来,自然是不希望萧峰再出事,更何况他们虽逃出了燕京,但还是在大辽的境内,眼下还是很危险,一个不注意,只怕大家都要交待在这。
萧峰也知眼下的情形,他压下心中的失落,再抬头时又是以前的样,“让大家担心了,我没事,大家若是休息好了,那我们马上启程吧。”
马啼声由远而来,萧峰他们都是内力高深之人,马啼声虽远但还是让他们听到,萧峰他们脸色立即变了,“快大家找个隐避的地方躲起来。”
“头领,他们可能已经离去了,我们是不是还要追去。”
领头的那人从马上跳了下来,他蹲在地上看了一下,站起身拍拍手,大声道:“萧大爷,属下知你们还在这,请你们放心,属下不是辽人,是晴川公主让属下来的。”领头那人对着空地说了好几次,但却还是无人应答,虽有些死心,但还是继续道:“我这里有公主给的信物。”
那人才一说完,突然一阵风吹过,他已被人抓住提起,高高的挂在石壁上,萧峰道:“你说你是瑶瑶让你来的,那瑶瑶是不是没死。”
那人道:“这个属下也不知,属下虽是西夏人,但因有任务在身,一直在边关这里,公主的消息也是不准,但属下确实是收到消息,让我等带着上好的良驹,好让萧大爷安全进入大宋。萧大爷良驹已带到了,属下等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可否放我下来。”
萧峰从他手上接过玉佩,却认这是李瑶的之后,这才带着他着地,“刚刚萧峰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那人回道:“客气,属下告退。”
得到那些人都离去了,众人这才出来,萧峰数了下马匹,这些马虽不多,但却是万里无一的良驹。虽然不能一人一骑,但两人一骑也是刚好,“我们两人一匹,连夜赶路,早些入关。”
萧峰众人日已继夜的赶路,就算之前西夏人所赠的良驹也是经不起他们这样摧残,也不知是他们运气好还是有人刻意为之,中途他们又是换了一次马,这才暂时摆脱了追兵。
萧峰回头见到众人都是一脸疲备,想到他们为了自己,连续几日不曾休息,心中早已不安,“大家赶了这么久的路,先停下休息会儿吧。”
众人各自找了个地方,背靠着背坐下来,“前面可是萧峰萧大爷。”
刚坐下来的众人,马上拿起自己身旁的武器戒备起来。
黑夜中看不清来人的面貌,只听那人道:“众位放心,我家主人有事想见萧大爷。”
萧峰走了出来道:“你家主人是谁,他要见我,为何自己不来。”
萧峰对面的那人道:“萧大爷跟过来就可知道我家主人是谁,我家主人让我跟萧大爷说一声,辽军已经逼近了。”说完躬身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大哥……”虚竹拉住萧峰,轻摇了下头,“大哥还是别去的好,说不定这是个陷井。”
萧峰大笑道:“二弟多虑了,那人能够准备的知道我们的行踪,若真要对付我们,也不会就这么让人来了,你让大家休息会儿,待我回来,我们就启程。”
“主子就在前面,主子她只想见你一人,萧大爷您自个儿去吧。”那人才说完,也不离萧峰,直接离去。
萧峰急步向前,待他看到不远处的背影时,停住了脚步,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背对着他的女子,那女子的背影他太熟悉了,熟悉到有些不敢相信,“是你吗?”
女子听到声响转过身,女子虽蒙着脸,但萧峰还是认出女子的身份,萧峰不自觉得上前走到女子的身边,他伸手拿下女子的丝巾,“你没事真的太好了。”
女子也就是李瑶,她笑着伸出手牵起萧峰的手,道:“我说过要永远牵着萧大哥的手的,又怎么会食言呢!”
萧峰此时的心情很好,他刮了下李瑶的俏鼻,“整日的作弄人,也不知说得话哪句是真的。”
李瑶头靠在萧峰的肩上,享受着这一刻的安宁,“萧大哥可是在想我明明没死,为何会传来消息说我已经死了。”
萧峰还是很了解李瑶的,他瞬间想了很多,但还是直接问道:“是不是你又是谋划什么。”
李瑶摇头道:“这次萧大哥可真的是冤枉我了。你被擒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带人去燕京的,只是皇兄不肯。我求了他很久,皇兄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二是放弃公主身份,他让人暗中相肋。”
萧峰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李瑶的地位,可她说放弃就放弃了,一时间到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李瑶道:“萧大哥不必觉得内疚,我放弃身份,也不单单是为了萧大哥,同样也是为了让哥哥安心。萧大哥我们还是不说这些了,怎么和大家安全入关才是眼前最重要的。”
萧峰想到李瑶对大局的掌控力,而李瑶此时又是放弃西夏公主的身份,对李瑶连最后一丝的介备也放下了,“你有什么建议。”
李瑶不答反问道:“萧大哥可是要带大家往雁门关而去。”见萧峰点头,李瑶道:“若萧大哥信我,那么马上带着大家改道不要从雁门关那去。”
见李瑶神色紧张,萧峰也是素然,“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瑶点点头,“那些武林中人虽然千里来救你,但他们却是不信我,到时萧大哥需镇住场面。”
“好。”萧峰只说了个好字,拉着李瑶就往回走。
“公主……”阿朱在萧峰离去后一直注视着那里,见到萧峰安全回来,很是开心,然她还没来得及上前,就见萧峰身后跟着一人。
众人虽然知道萧峰和李瑶的关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着李瑶还是怒目相向。
萧峰道:“眼下情况危险,还请诸位暂时放下仇怨,待大家安全入关后再说。”
中原的武林中人大多都吃过李瑶的亏,但比起不平道人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还算不上什么,也因此只是冷哼了一声,就各自围着火堆坐了下来,至于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是从心底里害怕,他们更希望李瑶不要往他们这里看。
李瑶取出一张地图,指着一处道:“眼下我们在这个位置,最迟过上后天中午就可从雁门关而入,但众位却不知大宋和大辽已经撕毁和约,大宋的兵马已经齐集雁门关了,眼下雁门关已然关闭,不准任何人进出,若看到可疑人士就地斩杀。诸位一目了然,要入关的话,只能绕个大圈从玉门关而入。”
“这……”
武林中人可以说都是些武夫,对政治是一窍不通,众人对李瑶是有些意见,但在这个时候还是愿意相信李瑶的话。
丐帮吴长风被推了出来,他道:“公主可确定。”
“不然你以为我为何会恰好的出现在这里,早前我就让人打探了这里的消息,说来大家可能不信,百里外还有宋军在那扎宫,具体的我虽不知,但也能差出,他们在那布置要与大辽一决胜负。”李瑶才说完就见不少人激动起来,似要去宋军那助他们一臂之力。
李瑶不得不泼他们冷水道:“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了,我的人来的消息说,你们的官家派了不少官兵去剿了你们的门派,理由是挑起辽宋之争,侠以武犯禁。若不是看在你们救了萧大哥的份上,我启会将这事告诉你们,是不是要走玉门关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怎么会这样,官家怎么如此糊涂。”
众人很是伤心,他们为了义气,可以义无反顾去大辽救人,但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公主,那他们都如何了。”
李瑶道:“基本上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也许你们可以说是火种吧。各门各派之间应该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具体你们可以自己去查,只是我想说的是你们最好在近期内不要出现。”
萧峰内心深重很是伤感,他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一切,若不是为了救他,他们怎么会变成这样,现在更是引起两国纷争。
李瑶本就一直注意着萧峰,见萧峰自责的站起身,忙拉住萧峰道:“萧大哥你要去哪。”
“我去找大哥,大哥要的不就是我这条命,那我交给他好了,至少大家都不会有事,而且战争也会平息。”
李瑶大急,想也不想的出手封住萧峰的穴道:“萧大哥你怎么如此糊涂,宋、辽之争,根本就不是因为你,那不过是他们为自己撕毁和约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而中原武林人糟到宋兵围剿,也不是因为他们去大辽救你。朝庭原就对武林中人很是亟待,由其去年那次武林大会,更是火上浇油,而这次的事件,同样也是他们的一个很好的借口,就算没有这次的事,无中生有,也可找到更好的借口。”
萧峰如同钻进死胡同一般很是固执,“说来说不去还不是因为我,既然这样我更应该去面对。”
李瑶急得跳脚,也不知该怎么劝萧峰,李瑶一急,手放在头上,不自觉行想要抓着来,看到旁边这些伤心、失魂落魄的众人,李瑶一下子有了主意。
李瑶理理被自己抓得有些发乱的头发,“萧大哥,你这样去找耶律延禧对得起这些为你出生入死的众人吗,他们为了你连门派都毁了,更是有家归不得,难道你想让他们连最后的传承都断了吗?”
李瑶的话不但让萧峰冷静了下来,更是让这些原本有些心死的人,也有了目标。
萧峰道:“我知道了,你先解开我的穴道,我答应你不会再这么鲁莽了。”
李瑶想了下,还是解开萧峰的穴道:“有一件事我要和萧大哥说,但你们听了后不准生气。”
还有什么比刚刚的事还让他们生气的,众人此时都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示意李瑶他们都能接受。
李瑶道:“其实在宋兵去你们门派前,我有让人用书信通知了的,就是不知他们是不是相信。”
“真的!”
“自然,”李瑶见他们明显一付不相信的样子,心中也是有些火气,“你们说说朝庭如此行事,你们事还会向着他,心里没有疙瘩。”
的确若是没发生这件事,他们虽然不买朝庭的帐,但还是会顾忌他们,心中向着他们,眼下发生了这事,就是有再多的报国心也被毁得差不多了。这么一想,众人还是认同了李瑶的动机。
“那现在该怎么办。”
眼下众人又是把目光全转向李瑶,眼然把李瑶当作他们的头领,李瑶看着萧峰也是期待的神情,不自然的笑了笑,“目前我们应该先找个隐避的地方,把大家这一身的衣服先换了,再让阿朱易容下,扮成商人,分批经玉门关而入。待入了关后,段皇爷马上带着你的人回大理,以君主的身份由先表明,此次宋、辽之争大理不会管,但也不要波及大理,且不要提起萧大哥一事。至于其他人,你们回去后都封山封派吧,现在你们元气大伤,百年内恢复不了,还是想办法把各自的武功传下去,不要让他们失传。萧大哥你却是不能再出现了,大辽你是回不去了,若出现在中原,则会让朝庭再次把目光转向武林。”
萧峰虽觉得李瑶说得有理,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想到李瑶西夏公主的身份,难保这一切不是她设计好的,“瑶瑶,你确定这一切不是你设计的。”
李瑶面上不变,心里却是咯噔了一下,没想到萧峰居然如此敏感,为了保证自己的计划不会失败,李瑶很是伤心的看向萧峰,欲哭无泪,“在萧大哥眼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萧峰虽然有些不忍,他撇过头不看李瑶道:“的确很难让人相信,无论是官兵围剿还是宋、辽之争,只有你西夏处在事外,丝毫不受影响,且你西夏可一直没隐藏入主中原的野心。”
李瑶叹了口气道:“皇兄不是不想,而是我西夏此时没那精力和实力,你若不相信也随你。”
李瑶虽没明说,但也让人联想,由其丐帮闻目众多,他们确是知道西夏在去年遭了荒,年底又是大雪纷飞的,却如李瑶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瑶很是伤心的转过身背对着萧峰,众人皆以为李瑶是因为萧峰的话而伤心,实者是李瑶她自己心慌,“对不起萧大哥,我又骗了你,你猜得一点也不错,这一切都是我设计的。”原本李瑶想把中原武林人士一网打尽,但想到后世武功都成了传说,她才手下留情,至少留了些火种。
萧峰一下子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李瑶,只能灿灿的道:“那个天都亮了,是不是该走了。”
“将军,辽军已经逼近,我们是不是该出手了。”
戴叙站在山顶,用着李瑶让人改造的望远镜观察着远方,他自是知道辽军与他们的距离。戴叙放下望远镜问道:“可有人传书过来。”
“尚未。”
戴叙是少数几个知道李瑶假死的人之一,按照他们的推算这会儿应该有信号传来才是,只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这会儿他也管不了那么多,“那批中原武林人士现在在哪。”
“原本他们应该是要到达雁门关,但从前晚之后我们就失去了他们的踪影,从这里到雁门关不见任何人,可能他们临时改道了。”
戴叙危不可见的闪了下,没想到还是公主计高一筹,算了皇上也说了若是有机会就出手,若没机会就算了,眼下公主是铁定了心要保他们,看来只能放弃了。
戴叙取出一令箭,“传令下去让众将士都换成宋军的军服,两军大战时,乘乱出手,待混乱时引爆引线,务必做到万无一丝,事后马上离去。”
“诺。”
后记,宋军靠着从西夏买了的火药在雁门关大胜,辽国天诈帝知晓后愤怒异常,同样从西夏买来大量的火药。一时间战乱不断,双方有输有赢,而西夏坐稳钓鱼台,若宋军站上峰,则资助辽军,若辽军占上峰,又去资助宋军。
宋、辽大战持续四年之久,西夏从中占了大量的物资财宝,西夏仁宗李仁孝李少庭乘着两国国力减弱,联合女真一族,先灭大辽,后灭大宋,最后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