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三十九章 多事之秋(1 / 1)
经常听人说“福祸双至”,原来真是这样,中秋佳节的欢乐气氛还没过去,胤禛就在一次愁上眉头:十八皇子病重。
十八皇子是密妃的孩子,也是皇上的老来子,皇上向来疼爱这个孩子,中秋节前夕他就已经染疾,但是以为吃两贴药就会好的,谁知到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皇子生病这件事可小可大,皇上现在不在京中,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差错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于是经过胤禛和胤禩的商量,他们决定快马呈报给康熙。
这个决定本来还有许多守旧的大人不同意,觉得实在是多此一举,因为这点事打扰皇上,如果触怒圣听谁来承担,可是有胤禛和胤禩这两个贝勒的坚持,还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的附和也没人敢再多说什么。谁知皇上对此事甚为重视,派人连夜送来急件,嘱咐胤禛和胤禩,十八皇子的病情要每日呈报,不得有误。
十八皇子的病情一点点的恶化了,直到月末他就薨世了。十八皇子只有七岁,与弘晖相仿,听说密妃直接就晕倒了,宫中乱成一团,胤禛和胤禩急件送与皇上,告诉了他这个噩耗。皇上听闻此事,悲痛交加,决定连夜回宫。
就在回宫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影响康熙王朝的大事。皇上回宫后,两日没有上朝,第三日朝堂之上百官俱在,皇上说了一件他的决定:废太子。
当胤禛回府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是啊,已经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已经开始一废太子了,胤禛也离他做闲散王爷的时间更近了。
“皇阿玛很伤心吧。”我问道。
“这点是肯定的,我们不是很早就想到了嘛!以皇阿玛对太子的疼爱,定然是失望痛心。”胤禛叹气的说道。
“皇阿玛召见你们有没有说些什么?”我又问道。
“皇阿玛什么也没说,对于太子之事只字未提。”胤禛讲道。
“十三弟呢?你有没有问他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让皇阿玛如此生气,以至于废了太子。”我再次问道。
“还没有,这两□□堂之上每个人都谨言慎行的,我也还没问。”胤禛回道。就在这时,流霜敲门进来道:“贝勒爷,管家刚才来报十三爷来了,现在在书房等您呢!”我和胤禛相对一望,起身向书房走去。
进到书房看到十三正背着手在屋里踱着步,见我们进来,上前说道:“四哥,四嫂。”
“十三弟,你怎么来了?”胤禛问道。
“我想你一定想知道出塞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就过来为你解惑了。”十三收起了以往的笑容,严肃地说道。
待我们落座后,十三站在屋中央说道:“本来一直都很顺利,到了塞外见到了蒙古王爷,相谈甚欢,加大欢喜。可自从八月末接到四哥和八哥的帖子,皇阿玛知道十八弟身体不适,很是挂心,后来又听说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了,所以决定拔营回宫。就在决定回京的当天夜里,太子竟然还在帐中饮酒作乐,这件事被大哥知道了,告诉了皇阿玛,皇阿玛心中不快,命人唤来了太子,训斥了一番。我们听说之后,本以为此时就这么过去了,谁承想在回京途中的一天夜里,太子竟然私窥皇阿玛的寝帐,被外面的侍卫发现。皇阿玛因为心情烦闷所以不准任何人前来打扰,可是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竟然去偷窥,被人发现还振振有词,以太子的身份打压侍卫,皇阿玛听后怒不可遏,怀疑太子有“弑逆”的想法,当即就把太子押回他自己的寝帐严加看管。等到了布尔哈苏台行宫,大哥又去和皇阿玛说了些什么,但当时我们谁也不在屋中,所以具体说的什么不得而知,可是与大哥谈过后皇阿玛大怒,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了他的屋内,细数太子的恶行,最后含泪废太子。”十三一口气说完了这件事,久久的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心中是说不清的滋味。我们都很清楚皇上对太子的姑息养奸都是因为爱,可是太子却不争气,所以皇上的失望痛心是无可避免的,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所以皇阿玛才会刚回京便命人在上驷院旁设一毡房,还着我和大哥看守。”良久之后,胤禛说道。
“正是,恐怕过不了几天皇阿玛就会祭天,然后昭告天下了。”十三说道。
“太子之位空悬,看来不久就会有人出招了。”我低低的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十三问道。
“静观其变”胤禛简短地回道。
“十三弟,欲速则不达!”我说道。
十三点了点头道:“四哥四嫂的意思我都懂,我只怕错失良机。”
“如果是我们的就不会失去!”胤禛笃定的说道。
送走十三后,胤禛问我:“你说谁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如果要我猜,应该是直郡王。他一向都与太子不和,如今太子失势,他现在应该认为皇阿玛立嫡不成,一定会立长。”我讽刺的笑笑说。
“那你觉得胜算会如何呢?”胤禛又问道。
“你已知道答案又何必问我,会有胜算吗?”我一面饮茶一面悠闲地说道,胤禛看着我的样子,高深莫测的笑了。
这天一早胤禛就走了,今天康熙要去祭天,太子被废已成大局,不过我很清楚事情到这个时候远远没有结束,千万不要低估了康熙对胤礽的疼爱。
下午胤禛才回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沉默的走进了我的院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看他神色异常,便问道:“怎么了?祭天不顺利吗?”
“皇阿玛斥责了大哥,说道:“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皇阿玛会这样做你早就知道,对吗?你还知道什么?”胤禛看着我问道。
我看着他的眼神,不禁后退了一步,他这是什么意思?又在怀疑我,不信任我?本以为经过这些是是非非,我们总会有些默契的,没想到,到头来竟是我的一厢情愿。心头在隐隐的痛着,我看着他神色木然的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他看着我的神情,站起身走到了我身边,放缓了语气的说道:“婉儿,你误会了,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好奇,真的只是好奇。你的聪慧我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你竟会如此了解皇阿玛心思。那天我问你大哥胜算如何,你说我已经知道答案,是,我可以大概的猜出皇阿玛应该不会同意,可是你却很笃定,而皇阿玛今天又做的这样决绝,大哥再无问鼎之力了。”他顿了一会,又说道:“十三弟后来和我说,他派人进宫去打听,原来大哥竟怂恿皇阿玛杀了二哥,还说如果皇阿玛不愿动手,他可以代劳。我想这弑弟之念与不顾君臣之义,才是皇阿玛对他绝情的根本。”他扶着我的双肩,使我抬着头看着他,然后接着说:“这些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你为什么会知道?”
“这些事我并不知道,信不信由你。至于为什么揣摩圣意会如此准确,我也无法解释。但是我从没想过害你,也决不会害你。”这一刻万籁寂静,只有我低低的声音响起。我已经大脑一片空白了,刚才那还有的一丝心痛,现在也已经荡然无存了,只是胸膛之中空荡荡的,好似有冷风从我身边刮过,我不自禁的抖了一下,身体的温暖迅速的退下,我陷入了无尽的寒冷之中。
“婉儿,你怎么了,没事吧?”胤禛看我脸色不善,连忙把我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我伸手轻轻的拨开他的手,没有看他。“婉儿,”胤禛蹲到我的身前,抓着我的手,我挣扎着要把手抽出来,他紧紧地抓住,不容我挣脱。“婉儿,我刚才不应该说那些话,我真的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既然你不想说,那我不问便是,从今以后再也不问。你不要这样,你可以生气,可以吵闹,但是不要这样,对身体不好的。”胤禛扶着我说道,语气轻柔眼神里写着关心。
我本不想再理他,可是看着他的眼睛时,脑海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对我说:他是爱你的,原谅他,他需要你。我伸出颤抖的手,轻抚上他的脸颊,他抓着我的手,紧紧地附在他的脸上,我知道我爱他无论何时我都不会放弃他,可是心中一直被隐藏的不安,竟然渐渐地升起,让我开始惶恐。我不想知道以后我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我在逃,把一切我不想看见的事情都抛在脑后。我感受着这片刻的温柔,却不知道他能持续多久。
康熙四十七年还真是多事之秋,这直郡王胤褆也还真是反应够快,点子够多,发现自己夺储无望,就开始推荐起旁人来了,而他看好的就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八贝勒胤禩。胤禩幼年时曾被胤褆的母妃惠妃所抚养过一段时间,所以他们的关系还算亲近,而胤禩在朝中也是广结善缘,党羽众多。胤褆肯定是希望,如果他举荐胤禩成功,那么日后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以后的日子定会飞黄腾大。
这几天胤禛除了上朝,就基本不再外出了,整日的陪着我。我知道他除了想向我表示他的决心之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才是王道。清净日子还没过两天,十三就风风火火的跑来了。
我和胤禛来到书房,正看到十三在屋子里来回的转圈,看到我们说道:“四哥,你也太沉得住气了!”
“什么事这么慌张。”胤禛沉着的说道,流霜自觉得留在门外,胤禛扶着我进了门。
“四哥,不是我慌张。现在八哥正在着手准备,大哥是全力支持,一众大臣也很是支持他,听说前日皇阿玛召李光地觐见,问他立储之事,李光地推荐八哥。你再不动手,我们可就没机会了!”十三焦急地说道。
胤禛坐在那没有说什么,我笑了笑,对门外的流霜说道:“流霜,泡壶茶来,给十三爷准备降火茶。”
“四嫂,你还笑我!四哥不急,难道你也不急?”十三看着我说道。
“十三弟,”胤禛突然说道,“这几日不要在宫中走动,更不要去打探什么,如果没事就呆在府中不要出来。”
“四哥...”十三不敢置信的说道,“四哥,你要放弃吗?”
我看胤禛没有说什么,只是皱着眉,便对十三说:“十三弟,你应当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形,四周压力太大无法前行,如果不想后退,唯有稳住船身,留在原地,等待时机,再伺机而动。”
“四哥,四嫂,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十三再次劝道。
“十三弟,相信我,这绝不是最后一次!”胤禛说道,又看了看我,我默默的点点头,回应了他。
“我本就不喜这朝堂争斗,既然四哥四嫂都如此说了,那小弟乐得清闲。”十三叹口气无奈的笑着说道。见流霜送茶进来,复而对流霜说:“流霜这降火茶还是撤了吧,给我换成酒比较好!”
我和胤禛听他如此一说不禁莞尔一笑,胤禛走到十三身前真诚的说道:“十三弟,我知你心从来就不再庙堂,你可说是为了我才在此周旋。十三弟,你的恩情四哥永不会忘!”
十三回应胤禛道:“四哥,你我手足至亲,再说我从小和你玩到大,你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我定会助你达成。”十三伸手和胤禛的手交握在胸前,他们虽不是一母同胞,却有比亲兄弟还要深的情意,我想这才叫兄弟情深吧!
十三很是听话,他也明白我们的心意,所以自从那天我们谈过后,他也同胤禛一样,每天下朝就回府,宫中的事也不再过问。皇上曾有一次问过众人,现在太子之位空悬,何人能够接替之?众大臣一同保举胤禩,胤褆更是言道:八弟实是难得之贤才,堪当大任。可是皇上听过后,只是看看众人,没有再说什么便退朝了。
这件事过去没两天竟传来了“张明德”事件,我在现代时就曾听说这个“张明德”可谓是胤禩落败的导火索,而点火的人就是胤褆,他可真是弄巧反拙!
这张明德是一个算卦相面的术士,被胤褆发现带到府中相面,据说很准,就推荐到了胤禩府上,张明德为胤禩相面时,很多人都在,而张明德的一番话更是惊诧众人,据说他言道:胤禩以后必会大贵!对于一个皇子贝勒爷来说日后大贵,是什么意思很好猜测,无非就是那大宝之位,而这一消息也不胫而走,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
胤禛回府后与我说起此事,道:“想必是大哥安排的,最后再放出消息,八弟又有一众大臣的支持,这对皇阿玛是一个压力,他想迫使皇阿玛立八弟为太子。”
“那你担心吗?”我问道。
“没什么好担心的,一则皇阿玛最忌讳结党营私,大哥这么做只会让皇阿玛更加忌惮老八,对我有利,二则你不担心,那我就不需要担心了!”胤禛牵起我的手说道。
“现在朝堂变幻莫测,好在没有人谨言慎行比你做的更好了,所以只要留点心就好了,确实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说道,这次胤禛信守诺言,自从那日便再也没问过任何问题,对于那天之事也绝口不提,对我也更加关心了。
“那韵瑶那边有什么动静?”胤禛问道。
“没有大动静,但是我派去盯着的人回报说,似乎这几日心神不宁,总是神思恍惚的。”我说道。
“她开始为自己想退路了,对我们是好事,你要不要现在去劝劝她?”胤禛说道。
“时机不到,太子也还没有倒下呢,再等等吧!”我看着他说道。他皱了皱眉,显然对于我的话有疑问,但是看着我的脸,又缓缓的打开了眉头,笑着说:“那就听你的。”他真的没有问,我心中的欣慰增加了不少,可有种不安也在渐渐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