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1)
第三十五章
今年的夏天来得似乎早了些,才五月份中旬就骄阳似火了,很多学生都穿上了纱衫、纱裤,现在特别流行天蓝色纱裤,穿在身上风一吹哆哆嗦嗦的,看起来特别凉快!易如风也很赶时髦,穿着天蓝色纱裤,淡雅的花格子衬衫,看起来很精神很帅气。关于他的新闻一直是只多不少,除了朱丹,就是张蕊和于丽荣,大家甚至有时候会猜测于丽荣和张蕊会不会因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可是让大家失望的是这样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相反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于丽荣和张蕊不但没有争风吃醋成为情敌,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而且还穿着一样的很流行的休闲纱衫,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呢。这很是出人意料!而且一向专横跋扈的张蕊也变得温柔了不少。我感到莫名其妙,生怕于丽荣受到伤害,所以几次想提醒她,但是都不知道如何去说。也许是我想得太多了,说不定张蕊和于丽荣是真正建立了友谊,看我,这一天的,怎么老胡思乱想,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我不禁自己偷偷笑了起来。
易如风虽然偶尔会关心一下张蕊,但是远没有张蕊刚刚来的时候那么热情了,也难怪!易如风要应付于丽荣还要和朱丹合作,看来是无法分身了!
朱丹依旧每天中午一吃完饭就来找易如风,有的时候下课也会来叫他。只要是她来叫易如风,易如风定会神采奕奕。看来这回易如风是动了真情了,可是他为啥还要接受于丽荣呢?接受我替于丽荣写给他的纸条呢?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易如风一再的“花心”,我对他有些“恨之入骨”,但是我还是挺感谢他的!因为除去以前他对我的帮助外,现在还因为他做主持,很快我的名字也在学校广播站里小有了名气,当然只是我的名字,大家也许并不知道我是谁。说到这,我还要感谢我的大伯,我从小就有读书和写作的爱好,完全是受了大伯的影响。
我的伯父出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年代,最为长子的伯父在困苦的岁月里一出生就吃了很多苦。那时候爷爷患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和风湿病。因为战乱伯父随爷爷奶奶四处流离,所以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但是抗战胜利后,爷爷作为家乡的一个小官儿,还是能够保证让大伯上得起学,一直读完了初中,那时候初中毕业就相当有学识了,本来还可以再读,但是正好伯父初中毕业赶上了1958年的全国大饥荒,爷爷作为家乡小官儿,几乎把自己家里的剩余粮食都救济给了快要饿死的村民,最后自己家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爷爷把有知识的伯父安排在了公社当会计,还会多一份收入。可是那段岁月似乎总是祸不单行,爷爷因为被人陷害被关押了起来。奶奶一股火得了肺心病不久就撒手人寰了,扔下了孤苦伶仃、遭人歧视的伯父和父亲以及姑姑。伯父长父亲14岁,长姑姑12岁,所以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他的肩上。那是最困苦的日子,没爹没娘,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到处遭人歧视。
爷爷因为有文化,在被关押的日子里,不但修好了印报纸的机器,而且还会印刷报纸,所以很快就被释放了出来。但是因为受过战乱的困苦和奔波再加上被关押起来所受到的折磨,出来后得知奶奶又去世了很久,所以爷爷伤心欲绝一口血吐出来没有抢救过来就也随奶奶去了。大伯就承担起了全部责任一手把父亲和姑姑拉扯大,供他们上学读书,又张罗给父亲娶了妻室。也许是父亲命好,没花钱就娶到了母亲,只因为母亲家里兄弟姐妹十一个,母亲正好居中,都称她“六儿”。可是母亲一出生就被外祖父多次遗弃未遂,书也没有能够读一天,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外祖父典型的重男轻女,于是在母亲十五岁那年就将母亲以一袋高粱的价格“卖给”了父亲。并自称自此永不和母亲往来。大伯很高兴用一袋高粱米就给弟弟娶了妻室,不过后来大伯说,那一袋高粱米是他半夜偷偷从生产队背回来的,他试着偷了好几次才壮着胆子下的手。大伯把弟弟妹妹都安顿好之后因此耽误了自己,一辈子未娶,孤独一生……
但是伯父依然乐观地生活,特别是书籍成为了他的精神食粮和他的伴侣。伯父读过很多书籍,有章回小说、人物传记、史学典籍、天文地理……大多数书籍都是爷爷遗留下来的,有的是伯父在公社上班的时候保存的,甚至很多书现在都已经发黄了,有的还没有了封面,甚至缺页了。伯父最爱读小说和传记文学,正是这给我了很深的影响。伯父哥几个的后代只有我这一个女孩子,所以伯父很疼爱我,很小的时候,他就给我讲书中的故事。自从我自己会看书时起,除了听伯父给我讲书中的故事,趁伯父到生产队里干活,我就偷偷地躲在高粱垛或者稻草堆旁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甚至夜晚爸妈都已睡了的时候,我也会和大伯借着烛光钻入书海,一任昏黄的烛光把我摆渡到书香的天堂。朗月与灯烛同照,卧读与神游并驱。人间韶光短,书中日月长!直至现在我也特别喜欢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那时我最爱读《杨门女将》,有时候,我还会拿起棍子“呼哈”一顿乱耍,并幻想和渴望着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代报国杀敌的女将。大伯看的书籍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时,我才上五、六年级,书中的很多情节我还看不懂,但是书中至情、至真、至纯的情感和人性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相信每一个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心被感染得很软很善。特别是这位农民作家路遥,让我从心底里敬佩不已!打那开始,我也喜欢上了写作,有大伯这位“名师”,我更是喜上眉梢。大伯不但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很有文采,生产队里有个什么文件都叫大伯代写,大伯很喜欢在没事的时候编小说,虽然都没有正规装订过,但是我总会是大伯的一位忠实的听者和读者。大伯的记忆力也非常好,凡是他看过的小说,大伯都会流畅地讲出来。所以当我还不认识字的时候,伯父就给我讲过很多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我都有听过,所以我深受大伯影响,不但喜欢读书,还没事就胡乱涂鸦给大伯看,我是从很小就和大伯学会了“押韵”诗的。大伯一辈子为了弟弟和妹妹付出,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我唯一能够做到的让大伯感到欣慰的,就是我会努力给大伯借书来读,有的时候,我也没有借处,大伯就读我读过的历史书和语文课本。如今,大伯已经离开了人世……希望在天国里大伯会有许多书可读而不至于感到孤单!
……
今天,大伯如若听到我写的稿子会在广播里播出,一定也会很欣慰。自从学校开设了校园广播站后,我便萌发了投稿的想法。上次班会给我的“打击”我还记忆犹新,其实不能怪易如风没有叫到我,是我自己不出头。本来我准备得那么充分,但是却没有展示出来,心里很是沮丧。自此,我认识到:机会要靠自己争取,它不会去等待任何人。当然我说的争取并不是所谓的人前卖弄。我们不能把舞台当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要勇于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这个舞台就是人生前进的阶梯,在这一点上,易如风就做得很好,也很值得我敬佩,因为他身上就永远有一股向上的力气和勇于攀登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