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尘埃落定(1 / 1)
第二百一十一章 尘埃落定
晋阳,李府萱院。看书神器
又是一天艳阳照。幸儿睁开双眼,伸个懒腰从床上坐起,瑞冬掀开床帏,“小姐醒了?”
幸儿点点头,披了件披帛下了地,瑞冬服侍着她洗漱完毕,把她让到梳妆台前帮她梳头,幸儿坐在镜前,惊喜的对镜叹道,“呀,比昨天又漂亮了!”
瑞冬笑道,“小姐,你每天都说这句话,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幸儿自顾自的把头转来转去,欣赏着自己的每一个侧面,“本来就漂亮啊,是不是,瑞夏?”
瑞夏正在整理床褥,闻言笑道,“是是是,小姐最漂亮。”
忽听院门处有声响。瑞冬把幸儿的发簪插好,跟瑞夏道,“这么早是谁啊?我去瞧瞧。”
院子里一阵扰攘,懒洋洋的嗷嗷声,瑞冬的惊呼声,接着是嘈切的说话声,幸儿不由出奇,这是谁来了,因带了面纱掀帘而出。
“你……回来了?!”幸儿看清来人,又惊又喜,当下掀了面纱,疾步朝院子里那人走去。
院子里正和瑞冬说话的那人转过身来,见是幸儿,立时跪倒,“瑞秋给小姐请安,小姐一向可好……”语声带着哽咽。
懒洋洋本来煞有介事的正嗷嗷着,见幸儿和瑞秋手拉着手进了屋,也闭了嘴巴,瞪着好奇的眼,跟着哧溜钻了进屋。
“你怎么回来了?孩子呢,也带回来了吗……”幸儿拉着瑞秋的手,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出旧日的瘢痕了,取而代之的是**的韵泽,母性的柔美。丰腴的身形,白润的肤色证明她过的不错,幸儿放下了心,这瑞秋从前吃了不少苦。也是该享享福了……
“孩子挺好的,我急着给小姐请安,婆婆正帮我看着,”提到孩子,瑞秋的嘴角漾起了笑。
瑞冬嗔道,“怎么不抱来给我们瞧瞧,我这个干娘可连礼都备好了,莫非是嫌我们礼薄不是?”
瑞秋连连摆手,“不是的,瑞冬,我是怕孩子哭闹起来扰了小姐,没别的意思。”见瑞秋又恢复了一些旧日的惴惴神情,面对瑞冬的咄咄架势不知应对,瑞冬见了也不由笑了,“算了,我逗你玩呢,下次你记着把他带来就是。”
瑞秋点点头,又对幸儿道,“他……跟我说小姐要出阁了,我就急的心急火燎的,生怕见不上小姐了。这才紧赶慢赶的从京城回来。”
瑞冬用手刮着脸羞瑞秋,“他?他是谁,谁是他?小姐,你瞧瞧,都当娘的人了,脸都红了……”瑞秋羞愤不过,追着瑞冬要打,瑞冬躲在幸儿身后,幸儿笑着制止两人,“好了好了,瑞冬,你少说两句,瑞秋,你家那位有名有姓的,到你这儿可真减省了,只留个他……”
瑞秋脸色红红,“小姐,连你也笑我。”
幸儿拉着瑞秋的手摇了两摇,“我就算出阁了,也不是不回来了,你这么急着赶路,孩子要是有个什么,岂不是对不住你们家那位?到时候我就成了罪人了,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啊……”
瑞秋急道,“小姐,我……你当时跟我说过,就是出阁也不会忘了我的,莫非现在是嫌弃了我了?我知道我愚笨,听说瑞冬现在会识字算数的。瑞夏针线活也出挑,小姐可能是用不上我了,可我……我真是想跟小姐在一块儿,接着伺候你……这才赶回来……”
见她神色有些沮丧,幸儿忙安慰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什么时候都需要你,真的,再说,你哪里愚笨了,你的手最巧,心思最细,我也离不开你,可你现在呢,当了人家的娘了,总要考虑到你家小李和你们的小小李,我现在有了瑞冬瑞夏两个,够使的了,你跟着小李好生在府上做事,把小小李好好养大,这可比待在我身边还叫我开心。”
瑞秋一听,不由笑了,“小小李……小姐你真会逗乐子。其实我和小李刚才去见过夫人了,夫人也同意我再跟着小姐,听她的意思,如果小姐出阁了,我们一家子正好可以陪嫁过去,这点小姐不用担心。”
幸儿睁大了眼,哇,母亲好会谋划……这出阁的事还没定,连陪嫁人家都选好了,只是……“你们家小李是怎么个意思?还有李管家怎么说?”
“小姐,我公爹说了。只要是夫人的安排,我们都要好生听从,小李也知道我不想跟小姐分开,小姐上山的这几年,我想起小姐来,没有不掉眼泪的,不知道小姐吃的好不好,住的暖不暖,都是他打听了小姐的消息告诉我让我开心,我后来生了小川儿,婆婆还特地去照顾我,婆家人对我都好,我才渐渐高兴起来,小姐,我是真心要跟你在一处的……”瑞秋说着,有些哽咽。
幸儿拍着她的手,心里感动,“我知道,我都知道……”
瑞冬插口道,“小姐,瑞秋这也生过孩子的,将来小姐出了阁,要生孩子的时候正好多一个帮手的,多好!是吧,小姐?”
幸儿啐道,“我这还没出门子呢,就说这个了,你真是……我待会儿就跟娘说,既是瑞秋来了,就替换了你得了,我是没福气消受你这张嘴了!”
瑞秋本来有些感伤的,也被引得笑了,“小姐,等明儿瑞冬出了阁了,就有人消受了!”
幸儿点点头,“这说的倒提醒我了,娘上次还跟我提过。家里有几个小厮该配丫头了,我倒是要帮瑞冬好好相看相看……”
瑞冬急了,“小姐,你可千万别赶我去嫁人,小姐,你知道我,我跟二……”
瑞夏瑞秋一人一边拉着瑞冬,“你跟谁?是谁?竟然小妮子心里有人了,居然不告诉我们,快说……”
瑞冬急着挣脱两人,“小姐,你救救我!”
幸儿悠哉游哉的抱起懒洋洋,一脸看好戏的神情,“我也想听听那人是谁呢,你说说呗……”
榛院。
幸儿揽着田氏的膊头,“娘,你怎么想起来叫瑞秋他们做我陪嫁?根本出阁的事儿都还没定,是不是太早了些。”
田氏捏了下幸儿的脸,“傻孩子,你瞧着吧,不会有岔子的。”
看着田氏那么有信心的模样,幸儿心里反有些怀疑了,毕竟当时那个道长是母亲重金礼聘来的,他说的那些话也是事先对好的台词,连幸儿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武府会全数答应,主要是给元爽一个警告和钳制,也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可如果真是不答应的,婚自然还是要结的,婚后自会另寻他途让元爽别想着起歪心思,可不会就此激怒武家吧?!那岂不还是要浪迹天涯私奔天下了?毕竟她心里只有一个元爽,茫茫大唐之大,也只有元爽才是她的知音人,同路者,她不想天天和一个真的古代子民一起,每日里提心吊胆的,还要担心会不会露馅,或者整日里变着法子要跟老公的三妻四妾斗法,她只想过她的平淡日子,享受她和他说话做事之间的默契,没办法接受另一个人,谁都不行……
“娘,万一,我是说万一,武府不答应怎么办?”幸儿问出了自己的担忧。
田氏信心满满,“你刚跟我说的时候,我是想过这个可能,可是后来看见那个媒人的反应,才发觉我实在是多虑了,就拿我说吧,要是说娶个媳妇给你大哥,能旺夫帮夫,助前程多子孙的,那我肯定是欢天喜地的把她娶进门了,至于那个小小的条件,实在是不值一哂,做父母的,如果儿子是能光宗耀祖后代昌盛的,还有什么别的所求?”
忽听外头喜乐来报,少夫人来了,田氏忙对幸儿道,“道长这事别说给你大嫂听,知道吗?”
幸儿敛首低眉,连称知道了,心想,这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静琬来了,”田氏温煦的叫静琬坐下。
静琬施了礼坐在下首,跟田氏汇报中午的菜单,看田氏有没有什么添减。
田氏点点头,“这样不错,有荤有素,听上去也都清爽可口,天气热,本来就没什么胃口,你想着变花样也难为了你了,别累着了,那姑太太可是不依我的。”
静琬笑着摇头,“我没事,多谢娘体贴,今儿暑气重,我叫厨房给各院送了酸梅汁消暑,娘这里的特意加了些冰块,待会就送来。”
田氏一脸满意,自从静琬嫁进来,她就慢慢的把厨房的事情交给静琬,想着在霄儿媳妇进门之前,至少培养出一个得力帮手来,看静琬这模样,上手挺快,将来也是自己的一大助力,沈氏心眼再多,添个不省事的媳妇,也比不上她这头,既是亲戚又是婆媳的贴心,这场仗沈氏是一定输的了……
“娘,大嫂是不是很得你心?我看你啊,笑的这么灿烂,一定是见了媳妇,就忘了我这个闺女了。”幸儿凑趣道。
静琬忙辞道,“幸儿你可别这么说,厨房里头不少的菜谱还不是你想出来的?说起来我还得赶紧多向你请教呢,省的你出了阁,我再找你可难了……”
幸儿快懵了,怎么一个二个都拿这个来打趣自己,这……一点也不好玩啊,更何况八字还没那一撇呢,她昨晚都已经开始暗自筹划私奔路线了,就是这铜钱,背起来怎么想怎么重,真是的,咋个还不发明纸钞?或者有银票也中啊……
田氏见幸儿没答话,笑道,“静琬,你别说她了,她害羞呢……”
“夫人,夫人,”喜乐急匆匆的冲进来,“管家说武府的媒人来了!”
田氏喜动颜色,“你先请到前院,我这就过去,”又对幸儿笑道,“看吧,我就说了,这下不用担心了,我的闺女!”
静琬也笑着看向幸儿,幸儿心头大石落了地,也不在乎她们的戏谑。
田氏带着静琬去前院见媒人,幸儿独自回了萱院,一路上看着家里熟悉的围廊,一草一木,花儿朵朵,心里反倒添了丝丝惆怅,这就要嫁人了?还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这个家里承载了她无数回忆,她在这里得到了无数的关爱,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妹,哪怕是路上恭敬行礼的小丫头,看着都那么亲切,可是自己竟这么快就要离开,嫁到一个陌生的人家,没有火车,也没有电话,她以后想念家里了,最多只能鱼雁往来,等回信到了,胡子都长一大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