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1)
蝶舞回来的时候,已经用草叶穿了几只知了,唧唧的叫的正欢。青霓正将竹篮里的东西往外拿。一打子鸡蛋,半篮子细粮,还有一袋红糖和几块方糖。篮子的最底下还有一个小蓝布包,青霓将蓝布包放在素云的手心里,素云忙推让不肯收。
“姐姐,这是我自己攒的私房钱,他们不知道的。现在舞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好怎么能行。”
素云抿了抿干裂的唇,再看了一眼瘦小的蝶舞,还是点点头收下了。
“姨娘,等蝶舞长大以后,一定要对姨娘很好,要把姨娘养的跟翎弟一样,白白胖胖的。”
素云和青霓听到蝶舞的稚语,心里又甜又酸。这孩子既懂事又明事理,打小就聪明。青霓想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什么,忙对素云说道“姐姐平时可有交舞儿识字?”
“闲了便会教几个,只是……这孩子心疼我,总是让我去休息,不肯学。”
“过几天,唐家说要给翎儿招个私塾先生,要不就让舞儿一起去听听吧。”
素云点点头,这样最好。
青霓说过几天,差人来接蝶舞,拿了知了,和蝶舞说了一会话便离开了。
“娘,姨娘是要接舞儿陪翎弟玩吗?”
素云淡笑着摸摸蝶舞的小发包“是让舞儿和翎弟一起跟先生学字。”
蝶舞一听也乐了起来“太好了,娘啊,那天你一定要给舞儿梳个漂亮的花骨苞!这两天迎春花就开了,舞儿可以插一头那!”
素云抱起蝶舞,将她放在膝上,拍着她的背“舞儿跑了许久,是不是累了?娘哄舞儿睡觉好吗?等起来时候,娘再给舞儿蒸个鸡蛋羹,让舞儿解解馋。”
蝶舞忙将头往母亲怀里拱着,将头放在母亲的心房上,听着平缓的心跳声,说不出来的安心。
“好,但要娘跟舞儿一起吃。”
素云将蝶舞拦的更紧些,嘴角带着笑“好,好~舞儿说什么,就是什么。”
“娘,舞儿要听娘唱歌。”
素云看着怀里半磕着眼,却硬撑着不肯睡去的女儿,无奈的点头,清清嗓子,慢慢的唱了起来。
“蝶儿满天飞,叶儿沙沙追。守边的哥哥啊,你何时可归?
雪儿翩翩飞,腊梅慢慢开。心里的人儿啊,你在想着谁?
归来时可记得,带株没开满的梅,送给那姑娘啊,细细的培。
归来时可记得,带上心里溢满的念,送给那姑娘啊,慢慢的回。
蝶儿满天飞,叶儿沙沙追。过了一年又一年啊,还不见你归。
雪儿翩翩飞,腊梅慢慢开。东家的大姑娘啊,已和别人会。
若你还不归,若你还不归,记得来年的坟头上啊,栽株未开满的梅。”
怀里的女儿已经甜甜的睡了,素云拿出女儿含在嘴里的指头,轻轻抚摸着她手心里的花瓣胎记,只要她一生平平淡淡的过得好,别的都不重要了。
纵使那人无心,却给她留下了这样乖巧的女儿,也罢,也罢。
午后的光洒在素云的脸庞上,依稀可见她年轻时美丽的模样。
“蝶舞,跟姨娘去以后一定要听话,不要惹主人家嫌弃了。”一大清早,素云就做好了饭叫起蝶舞,细心的给她梳好花苞头,静等青霓派人来接。不知为何,尽早起来,素云的心里就忐忑不安,自己想着可能是放心不下蝶舞便不自禁的多唠叨了几句。
蝶舞知道娘亲不放心自己,便一位将素云的嘱咐应了下来。其实,蝶舞本身懂事就早,村子里的人都很喜欢他,甚至有好几户都想讨了蝶舞去当童养媳。
没过多久,门外就响起了驴车的声音,青霓忙拿出一个茶杯添上水到门口迎人去了。
一个长相憨厚的车夫跳下马车,对着素云稍稍一愣,傻呵呵的一笑;心里直道这荒郊野外还有这样的美人,竟比红翠楼的花魁漂亮不知多少倍了。
“可是唐家请来的车夫?”素云客气的问着,顺手递上了茶杯。
车夫点点头,看见站在素云身后的蝶舞“这就是舞丫头吧,长的真水灵,真像嫂嫂。”
素云微不可见的皱皱眉头,也只是点点头。
“舞儿,路上要听叔伯的话。”
蝶舞点点头,从娘亲手里接过包袱,跟着车夫上了驴车。
驴夫扬起鞭子,掉转了个方向便离开了,素云看着缓缓走远的驴车,竟抑制不住的开始落泪,像是永远的离别一般。
蝶舞第一次做驴车,倍感新鲜,一路上都将脑袋探出窗外。几日没出门,没想到麦子都冒出了嫩芽,迎春花已经开了一整山了。蝶舞突然想起,娘说她最喜欢的花就是迎春花了,迎春,迎春,迎接新的春天,迎接新的一年,很是吉利。
“叔伯,叔伯。”
“怎么了?”车夫撩开车帘,转头看着蝶舞。
“你能不能等我一下,我想给娘摘捧花回去。”
“咱们都走了这么远了,这……”
“叔伯,我知道有条小路,很快就能回来的。我这次要走好长一段时间,给娘摘朵花留个念想。”蝶舞眨巴着大眼睛,可怜兮兮的说着。
车夫本就同情素云两人孤儿寡母,蝶舞又这么有孝心,心不禁软了一下。
“行,那你可要快点回来,我还等着回府交差哪。”
“好的。”蝶舞说着便跳下了驴车,蹦蹦跳跳的跑进田野,车夫掏出一杆烟枪,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