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 67 章(1 / 1)
秋分守在宛宛的床前寸步不离的伺候着,秋云几经劝秋分休憩,由她代为照料,秋分却始终不愿,一来是觉着未阻止自家小姐的行动而心中有愧,二来是怕自家小姐万一醒过来吩咐事情没她在身边会有诸多不便,毕竟小姐能说话这事旁人并不知晓,哪怕秋云也一样。
秋分想的周全,事实也确如她所料,宛宛隔一段时间就会醒过来半晌,看到秋分侯在身边,头一句就会问:“王爷回来了吗?”
秋分摇摇头,虽不忍见自家小姐难过,却也不愿意拿这事骗小姐,每每见到小姐略有些失望的目光,秋分都会赶紧补充道:“奴婢已经嘱咐过塞德,只要有王爷的消息就会第一时间回报给王妃。”
宛宛听后,略微点点头,就会继续昏睡过去。
若宛宛精神好些,还会多问几句关于明惠公主是否又来打探过王爷的事宜,听到秋分的答案是否,才会稍加放心。
说来也怪,明惠公主仿若突而沉寂了下去,再未来过永安王府,甚至都没派人询问过。
这皆是因着替明惠公主养猫的张嬷嬷回报说,熹亲王派人夜探过永安王府,已然确认江子清命不久矣,所以明惠公主的心思也就不再记挂着永安王府。少了明惠公主的打扰,宛宛才得以如此清静的养病。
此时明惠公主虽然也正病着下不得床,但是比宛宛的情况要好些,醒着的时间较多,神思也清明,她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熹亲王的近况。
之前熹亲王就已明确提及要篡位,这是明惠公主做梦都在痴念的夙愿,一旦熹亲王成了当今圣上,那么她的身份地位就水涨船高,再也不是清惠可以比拟的了。
念至此,明惠公主就迫不及待地想听到熹亲王的消息。而张嬷嬷便是可靠的消息来源。
江渊也不辜负明惠公主的期望,吩咐张嬷嬷告知明惠公主,熹亲王已然起兵造反,且捷报连连,步步逼近皇城。
明惠公主心中也有计量,知晓自己还在皇城,江渊又立场不明,未免因熹亲王造反的事宜殃及自己,她表面上依旧是装作病痛缠身,卧床不起,仿佛对朝堂政局丝毫不知情的样子。
江渊之所以会大费周章的瞒着明惠公主,只因熹亲王在皇城之中的势力还未连根拔起,若被明惠公主瞧出端倪,指不定要大闹一阵,她又是心性狠辣之人,难保会用公主的身份,借着熹亲王的势力做出过激的事情,在现今战事结局未定的节骨眼上,还是不要因小失大,节外生枝的好。
江渊行事滴水不漏,明惠公主始终被蒙在鼓里,满怀心思的做着熹亲王登基称帝的白日梦,如此倒是把暴风雨来临前夕维持的相当平静。
随着时日推移,宛宛的病却总不见好转,请来的几个大夫皆说只是受了凉,寒气入体,喝些汤药,养些日子就能痊愈。
看着小姐脸色惨白,整日里昏昏沉沉卧病在床,秋分心中别提多难受,好似病的人是她一般。
而宛宛因着心中郁结,加上风寒之症时而高烧不退,脑海里持续的做着可怖的噩梦,有前世也有今生,皆是那些她一想起就痛彻心扉的回忆,想必这也是她的病迟迟拖着好不了的缘故。
宛宛甚至有些怕昏睡过去,一闭眼就是那些纷杂的记忆,可惜她的精神根本支撑不了多久让她持续的醒着,很容易就会又沉浸在梦境里。
直到某日突然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透凉丹药入了她嘴里,瞬间扩散弥漫到她全身。尽管她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已经大大减少了病症带来的不适之感。
宛宛这下总算是做了一回好梦。
梦里面江子清回府了,就站在她的床边静静看着她。
梦里的景象与现实有微微的重叠,以至于宛宛在迷糊中睁开双眼时,朦朦胧胧见到不远处有一个着白色长袍的男子背影时,以为真的就是江子清回来了,忍不住用虚弱的声音一遍遍唤着:“子清,子清……”
男子在听到宛宛的声音时瞬间僵住。
正在帮宛宛呈药的秋分,没想到小姐突而醒了,赶紧放下手中的药碗,凑到床前细声道:“王妃,王爷至今还未归,屋里的这一位是安岫安公子,他是来为您治病的。”
宛宛闻言,思绪逐渐清朗起来,再仔细瞧去,那个白色背影的确是安岫,是她思念过甚看错了,失望之情不言而喻,宛宛没有伪装,心思尽数写在了脸上。
安岫端起秋分放下的药碗,转身徐徐靠近了床边,刚好看见宛宛微微垂下带着失落的眸子,他的心上猛地就是一痛,嘴角划过几分苦涩,但转瞬就被笑容掩过。
“头一次听到王妃的声音,让在下有几分受宠若惊。”安岫用故作诙谐的语气调侃,想稍稍转移宛宛的愁绪。
秋分见安岫上前,立马让出位置,远远侯在一旁。安岫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宛宛的床边。
宛宛看了他一眼,继而又移开了目光,淡淡道:“多亏了安公子医术高明。”
她嘴里说的是客套话,脸上却丝毫不见有表情,实在是没心情在故作欢颜。
安岫并不介意,反倒是觉得宛宛将真性情显露出来,是并不把他当外人。于是,拿起汤匙在药碗里舀起了一小勺汤药,放在嘴边吹了吹,让汤药转凉,道:“你也知道我医术高明,那么就稍稍坐起,将我特意为你配置的汤药给喝了罢。”
宛宛睨了一眼汤匙里那乌七八黑的药,想来是极其苦的,顿时一阵反胃,撇过头去,道:“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用再喝了。”
安岫将宛宛变化的表情看在眼里,猜想她是怕汤药太苦,不禁有几分好笑,这良药苦口,她身子还这么虚,再怎么苦也是要喝下去的。安岫知宛宛性子倔,他也不善口舌,没法之下,能想到的就是以利诱之。
安岫叹了口气,缓缓道:“你可知道熹亲王已经举兵造反了吗?”
(紫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