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偷药(1 / 1)
“你去把她们领上来吧!”虽然没接触过,但是细细思量,还是有几张药方是可以用的。
青儿一听,原本沮丧额脸瞬间阳光普照,“好嘞,公子,我这就去。,”小姐的医术她是相信的,药仙堂里的药可都是小姐配的。在樊城,小姐不就治好了很多病人吗,其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呢!
药仙堂外,中年妇人抱着两岁的孩子哭得伤心,王二看着咳得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的外甥,憨厚的脸上也有了泪痕。
就在两人准备回家料理后事的时候,被一身青衣的药童再次领进了药仙堂。
“不是说没治了吗?怎么又进去了?”
“是不是还有更高明的大夫在里面那!”
“这药仙堂真是不一样,连百日咳都接,我看那两个人几天前就已经开始求医了,其他的大夫都是看一眼就轰出来了,就这药仙堂三番两次的看。就冲着这份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以后就认准他家的药。”
原本排队排得不耐烦准备离开的病患忽然觉得这队排得值,在队伍里耐下心等候起来。药仙堂外站着腰发酸的药房小厮也将自己的腰挺得越发的直了。
再说那被青衣药童领上楼的王二看着眼前含笑看向自己这边的白衣公子,简直就跟画上画的仙人一样。
“奴家王氏见过大夫,”中年妇人见给孩子看病的大夫居然是一名如此年轻俊美的男子,原本充满希望的心有了一阵下沉。
见妇人似乎不太相信自己,如歌淡笑着看了看正在咳嗽的孩子的舌苔,“你怀中的孩子已经患病半月有余,从七天前便开始咳嗽、打喷嚏。现在已经开始身体抽搐,咳出大量的痰液,咳嗽的时候还有鸡啼般吸气吼声。”
“对对,就是这样,大夫,您快把把脉看看!”听到如歌的话,妇人所有的顾虑被打消了,这位大夫连脉都没把,就能看出这么多,定是位高人。
如歌将孩子手放在脉案上,开始细细的把脉。把到后面,眉间微皱,这孩子不但有百日咳,而且身体非常虚弱,若是完全按照药方,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妇人见如歌凝眉,只怕最后一线希望也落了空,紧紧的抓住如歌放在脉案上的手,“大夫,还有救的吧!大夫!”
“嘶”如歌被抓得深吸了一口气。
“你这妇人,怎么这般如莽,你看我家公子被你抓的。”原本对妇人很是同情的青竹与青儿听到如歌的吸气声走上前来一看,顿时恼了,只见原本光洁如玉的手臂上几道红红的勒痕异常的醒目。
“青竹,算了。”孩子都病成这样,这妇人哪里能顾得上其他的。
“对不起,大夫,对不起,我娘不是故意的,我替她道歉,你行行好,一定想想办法治治孩子。”一旁的王二深怕这位俊俏的大夫不治了,连忙拉着妇人跪在地上道歉。
“大夫,我求你了,救救孩子!求你……”
“这孩子胎里就不好,我开的药方里有些特殊的药材,我需要时间去凑,我先让人拿些药给你们,回去以后喂给孩子服下,一天三次,一次一粒,先压住他的病。十日之后,你们再来看吧!”如歌低头把药单写好递给在一边候着的药童。如今看着妇人怀里的孩子,如歌就想到当初自己千辛万苦生出来的孩子,实在不忍心推却,只能回去想办法了凑药材了。
“大夫,这药钱……”
两人身上洗得发白打着暗补丁的衣物,如歌哪里还能收什么药钱,“这些药不值钱的,你们去拿药吧!”
“大夫,谢谢你!谢谢!我们全家这辈子做牛做马都会还你的恩情。请大夫一定要告诉妇人家住何处,姓谁名谁,妇人一定为恩人立长生牌位,”中年妇人接过药童手里的药,千恩万谢之后方才离去。
“我家主子,是玉府的……”
“青儿!”如歌喝了一声,颇有些气恼,若是就一个人就宣扬一边拿自己又何必要易容来坐诊呢。
被如歌喝了一句反应过来的青儿立马捂着自己嘴禁了口。
一听玉府,王氏的脸上有一丝沉思的神色,随后抱着孩子对着如歌重重的行了一个礼便退了下去,临走出门口忽然间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位子上的如歌,谨慎地问道:“大夫是玉府新来的那位吧!”
见如歌诧异的看着自己,妇人淡笑着说道:“妇人不才,是老夫人院子里的嬷嬷,只不过不太得老夫人的心意。若是哪天小姐用得上妇人,定然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说完,妇人便带着女儿抱着孩子离开了。
留下如歌等人感叹了一句:这世界真小!
一连三日雪狼似乎有自己的任务,一直都未曾出现在如歌的眼前。世子府也整日大门紧闭。想到那等着救命的孩子,如歌就心急如焚。
经过仔细研究,那孩子的药方之中,有一味药便是雪山紫灵芝。这雪山紫灵芝长于北地的雪山之巅,几百年才能成型,所以各大药房连一株都难以供应出来。眼见着最佳治疗的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如歌只能在礼学院内一整天一整天的等待。
多次缺课使得礼学院的教员颇有意见,原本希望低调些的如歌只能同院首申请礼学院的越级试。一路通过所在教舍中八位教员的考核,获得在皇临阁中挂名学习的资格。
参加完越级试,如歌便守在礼学院的后山,等着雪狼的出现,那边也让青儿等人留意这狼儿是否有去过玉府。
因为如歌的越级礼学院内一片哗然,这玉家庶出的孩子了得,竟然一连两个都入了皇临阁!院首也是爱才的,见皇临阁新添一名学员自然也是欣喜万分的。
对于玉家来说,如歌只是女子,又是庶出,只要有些学问便可,无需太过专攻于此,不过能有此成绩,玉正鸿还是颇为兴奋的,毕竟这让他在朝堂上也捡回了不少在礼学院后山事件中丢掉的面子。
仍然称病的李氏和被禁了足的玉宝莹在听到消息之后,不知砸碎了多少房中摆设的瓷器,撕毁了多少条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