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定亲(1 / 1)
薛蟠回京,避开薛夫人单独找了宝钗把贾宇跟他讲的说给宝钗听。
宝钗沉默半响,“哥哥今日跟宝钗说这些是想宝钗怎么做?”
薛蟠道:“这是官场的事,若将来有祸事也波及不到哥哥身上,薛家现在算是静安郡王一脉的,将来出事也算不到薛家头上,妹妹你想怎样,将来哥哥都能保住你。”
宝钗听了很是安慰,这个哥哥心不细对自己却是真的好,“哥哥这几个月不在京中,不知道自从有了小皇孙,姨妈她就硬气起来了,也不吃斋念佛了,每天要这要那,不说凤姐,就连老太太都被二太太她压了一头,老太太已经好久没提过林姑娘了。”
薛蟠点点头,“那这贾家的婚事是十拿九稳了?”
“有了小皇孙,宫里要的钱就更多了,二太太如今更舍不得这门婚事,哥哥也已经成婚,应还是不应这几天就要有个准话了。”宝钗抓紧了手里的帕子道:“宝玉他不是个能做官的人,他身上有没有爵位,将来也就是个富家翁。小皇孙要长大还有十几年,宝玉这个贾家的富家翁能做十几年,有这十几年,妹妹就能把这贾家的富贵变成自己的富贵,过了这十几年,妹妹的儿子也长成了,可以再做打算。”
薛蟠叹了一口气,去找薛夫人。薛夫人第二日就去了贾家商议婚事。王夫人欢喜非常,老太太却说宝玉近日心情不好过段日子再说,王夫人叫袭人来问,袭人说宝玉去看望病重的秦钟,王夫人见袭人使眼色就知是秦钟不行了,只得让薛夫人回去,薛夫人生气地回去了。
上个月智能私逃进城,来找秦钟,不意被秦业发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就瘦弱,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得不得了,带伤守完灵后就病倒在床.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原先想去找林妹妹的事也放下了,全家都因元春有了小皇孙高兴,唯独宝玉提不起精神。
今早,茗烟来报:“秦相公不中用了!”宝玉急忙换了衣裳去看秦钟。到了秦钟床前,可卿也在,宝玉见秦钟面色蜡白,进气多出气少,忙叫他,“鲸兄!鲸兄!”秦钟没有反应。可卿哭道:“没用的,我叫他多时了,一直是这个样子。”宝玉又道:“宝玉来了。”秦钟微开双目,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忙抓着秦钟的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又对可卿道:“姐姐大劫已过,日后也无没有需要弟弟帮衬的了,姐姐好自为之吧。”说完就头一歪断了气。
回到贾府宝玉仍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七日后秦钟下葬,宝玉去看,回来后又哭了一遍.过了几天宝玉就被看不下去的贾政赶去了家塾。到了家塾,看到秦钟空空的座位,又流下泪来。
辛师傅为了来年的童试出了新花样,不再让宝玉他们背,而是让他们读,不停地读,美其名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宝玉每天读得口干舌燥,头昏眼花,想要偷懒就想起秦钟死前的话,为了让秦钟走得安心,宝玉含着眼泪咬牙坚持下去,虽每每读着读着就大哭起来,却比往日用心许多。
王夫人见宝玉每日在家疯魔一般的一边大哭一边大声读书,就不敢跟宝玉提定亲的事,事情就拖了下来。薛夫人越加生气,宝钗劝她道:“这样谈起亲事来,姨妈她就不会要那么多了。”薛夫人这才罢了。宝钗打探了缘由后去贾府小住,每日陪在宝玉身边,自此宝玉跟宝钗亲近了许多。
贾母见亲事拖了下来,有回转的余地,就派了下人去林府找林如海。林如海不在家,纳喇氏恰好来找淑珍,下人被带到了淑珍和纳喇氏面前,淑珍问道:“老太太因何事派你前来。”下人就说了亲事的事。淑珍道:“老爷说过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纳喇氏插嘴道:“黛玉跟他表弟已经定亲了,你就回去吧。”下人只好走了。
下人走后,淑珍道:“大嫂怎能如此胡说,老爷知道了可怎么好。”
纳喇氏道:“我可没有胡说,我们琦儿不比贾家那个摆弄胭脂的强百倍。而且我们爷曾跟林大人提过此事,当时林大人没有反对。”
淑珍道:“可也没有答应吧。”淑珍很清楚林如海虽然喜欢琦哥儿,但现在却一定不会把黛玉定给琦哥儿,因为琦儿太小,还因为琦儿身上没有功名。
纳喇氏道:“早晚会答应的,这样两家人就成一家人了。”
贾母得到林府的回话后彻底死心了,到了来年春天,眼见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就要定下,贾母开始装病,并把湘云接了过来,想要让湘云代替黛玉和宝玉定亲。湘云(11)无父无母,王夫人更不喜欢。她对贾政说想马上定下宝玉的亲事,老太太的病借着喜气说不定就能好些。孝顺的贾政马上就同意了,贾家和薛家就马上换了庚帖,写了婚书。宝玉(13)和宝钗(15)就成了未婚夫妻。
史家的人知道后马上就把湘云接了回去,宝钗也因为避嫌住回了薛家。王夫人怕宝玉犯痴没有告诉宝玉,宝玉也没有发现长辈的举动,他正在准备遭受新一轮的折磨――童试第二阶段府试。府试在四月举行,一连考三场,宝玉光想想就浑身发颤,可为了秦钟,宝玉硬是挺住,继续在家塾奋斗。
那天纳喇氏走后,淑珍就跟林如海说了纳喇氏失言的事。林如海听了道:“琦儿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还要再看看。”淑珍松了一口气。雍正十四年的二月,赵琦(10)参加了童试的第一阶段的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