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金莲(1 / 1)
琳琅自从有了眉心空间就不再睡得着,她的意识总是清醒的,额娘,什么是额娘,她能做额娘吗,她会有孩子,孩子,琳琅的心一热,她开始想象她的孩子,如果有了孩子,那才是她最亲近的人,会陪她一辈子吗?
阳光透过窗纸,暖洋洋的洒在身上,她不知道是不是听她说喜欢晒太阳,皇帝才会改床睡榻,脸上、身上沐浴着阳光,琳琅也渐渐懒散,室内静悄悄的,琳琅迷糊着数着时间。
到了皇帝该起的时候,琳琅睁开眼,皇帝的俊雅面庞就在眼前,他的嘴边还长着细小的绒毛,在阳光下变成金色,他的呼吸均匀,神色安详,嘴角微微翘起,似做了个好梦。
不过他似乎很快察觉到琳琅在看他,睫毛轻微的抖动,他要醒了,慢慢张开的眼睛,深黑的颜色笼了层水雾,有些懵懂,不像平时那个强势的少年,倒还原成了孩子,一下击中琳琅的心,要是她有孩子,也会是这个样子,惹人怜爱。
小皇帝几乎下一瞬眼神就坚定了,他看着琳琅一会儿突然笑了,“琳琅你睡一觉起来怎么呆呆的,朕就这么好看,你怎么可以这么,这么”皇帝笑着亲了她额头一下。
琳琅忙起身,给他穿衣,一边小声说:“皇上下次别这样拉奴婢上榻了,奴婢还穿着外衣呢”说完她觉着话不对,下意识抬头看皇帝,就见皇帝愣愣的看着她,下一刻他脸红的要冒烟了。
两人突然的尴尬起来,琳琅转身去给皇帝倒了杯nai子。
琳琅送走皇帝后又恢复了自由,再见皇帝怎么也要晚上皇帝从慈宁宫陪太皇太后用完晚膳回来,她不管事,其实这也是太皇太后乐意见到的,于是她可以选择回房,也可以四处逛逛,不过琳琅不会自己找麻烦,多数会回房绣花,她说的给皇帝的绣品已经交给了皇帝,一个香包还有一幅鱼戏莲叶屏风,皇帝很高兴,琳琅当着他的面把表面看起来晒干的花瓣装填进去香包,皇帝闻着满意,从此这个香包不离身,睡觉也放在枕头下,皇帝本来想指定一个小丫头专门负责洗这个荷包,琳琅把差事揽了过去,皇帝开始不愿意,他想好好养着琳琅,什么也不想琳琅操心、劳累,最好那玉雕一样的十指从此不沾阳春水,但琳琅坚持,她说她还要定期更换花瓣,撒个娇,然后搞定了小皇帝。
那幅屏风不但皇帝没有卖,还让人做成屏风就摆在了御书房。
琳琅在神识中清清楚楚的看到:无论她到哪里都有人监视,只能等到深夜在自己放下床幔的床上找时机进空间散散心,散散步,但空间景色虽美,除了鱼和她再没有其他会动的,空间因为进化也开始孕育生命,不过琳琅从空间流露的意念知道,孕育生命的时间太长了,上亿的年月,琳琅觉得太不可思议。
到了晚上传来于氏急病,被挪出了宫,皇帝一道圣旨免了张氏的所有责罚,还赐给了张氏了许多补药。
于氏自然不是得了什么急症,她在下午琳琅回屋的这段时间里,积极奔走,散布琳琅是妖孽的传言,说琳琅被刺心脉也死不了是妖精,来皇宫迷惑皇帝。
这次于氏亲身上阵,穿着医女的宫服,变着声音,背对着来太医院拿药方的慈宁宫太后身前得力的大宫女装作与另一个人说闲话散步谣言,几乎是于氏谣言出口,传谣言的于氏和听到谣言的慈宁宫的大宫女就被人打晕□□起来。
如果不是琳琅有空间,心里有了底气,再加上小皇帝护着她,就凭于氏的谣言扩散开,她不是也是妖孽了,太皇太后和太后会第一个除了她,不管她是不是妖孽,于氏,琳琅实在想不明白她们甚至连过节都没有,为什么于氏这样的要置她于死地。
甚至做了两手准备,琳琅的神识中木木格跪地向太皇太后说出于氏昨夜与她私语,教她的说辞。
琳琅有些不确定了,如果太皇太后容不下她,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借口,甚至多疑的小皇帝,永远以皇权为第一位,连他自己都只能排在第二位的小皇帝,琳琅都不确定他能保得下她,就算保下了她,今后小皇帝的心里会不会起了隔阂,于氏真的很聪明,费尽了心机,如果她连环计从第一步就没有出错,这样的接二连三,皇帝一定厌了琳琅,不除掉琳琅也绝对远了她。
这就是皇宫,这就是皇宫,琳琅有些不寒而栗,非战之罪,怀璧其罪。
当天晚上琳琅被慈宁宫来人宣到了慈宁宫,琳琅一边向慈宁宫行进,一边从神识中看到太皇太后把木木格的话讲给了皇帝听,要皇帝拿主意,琳琅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了紧张,她的心神都锁定在皇帝身上,她想知道皇帝会怎么处置她。
慈宁宫,皇帝沉吟一会儿,抬头对上注视他,面目严肃的孝庄,“皇姆妈,朕想请大萨满看看琳琅”
“皇帝,如果觉禅氏真的不妥,你会怎么做”
“皇姆妈,您是知孙儿的,在大萨满没有做出预言之前,朕不会有任何旨意”
琳琅的心里有些空,突然而然的,她突然想到的是如果大萨满说她真是妖孽,或是什么危害皇庭,危害大金之类的话,皇帝会除了她,一定会;就算于氏的谣言没有传到慈宁宫,皇帝以后对待她的态度也会改变,多疑,这是小皇帝刻进骨子里的性格。
琳琅在心里自己笑了一下,她又何尝不是不信任小皇帝,说小皇帝多疑,其实她这个太过理智的丫头从来没有交付过自己的信任,她对小皇帝有好感,其实最多是因为小皇帝和她一样的没有安全感,一样的孤独,他们有最相同的脆弱。
琳琅被带到慈宁宫的大佛堂,琳琅有些心灰,到底倾入了些情感,所以变得在意,而可预见的结局是凄凉。她没在理会监视她的各路人马,跪在佛前,闭目诵经。
佛堂的门开了,琳琅神识中一个穿着古怪,脸上涂着图腾看不清面目,头顶插满羽毛的人带着一群同样穿着古怪的人走入,当前的人很有威严和气势,跟在他身后的人对领头的人十分恭敬,皆垂头听候领头的人吩咐。
这些人一进入,原来佛堂里监视琳琅的人都退出了佛堂。
古怪人群的领头之人离琳琅有段距离停住脚步,他身后的一群人也马上停住脚步,那领头之人渐渐面色凝重,他一个手势,他身后的人皆退后,一直到身体紧靠着门。
唯一站在屋中间的人动了起来,他的动作很大,似在跳一种舞蹈,闭上了眼睛,大声的用萨满祭师专用的语言唱着一种古怪的歌调。
琳琅没有停下诵经,她柔软而清晰的语调不变,大萨满围着琳琅隔着一段距离转着圈,当大萨满围着琳琅完成第一个圈的时候,空气结成了一圈水幕,震荡了开来,琳琅沉浸到一种玄妙的境界,佛经的每一个字像是刻进了她的脑中,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有了自己的生命。
那些贴门站着的人吃惊的看着一朵朵金色如实质的莲花从诵经女子的口中飘出,围着女子旋转,女子的身上腾现出氤氲佛光,随着空中金莲越多,佛光越盛,而自金莲出现,他们这些人只觉得浑身一轻,说不出的暖洋洋的气流鼓荡着身体,灵台清明,精神大震,身体也好似充满了力气,他们自发的跪倒在地,闭目,双手合十。
与此同时大萨满的身体一震,他的动作不再同于刚才,不再给人一点突兀的感觉,他的吟唱似嵌入了琳琅诵经的声音,无比和谐,就好像他们本该在一起,天经地义这样的配合。
突然大佛堂里金身的佛像“嗡”的一声发出金光,一直射出门外,冲入云霄,整个京城的上空都能看到突然冲天的佛光,每一个看到佛光的人,都能清晰的听到似在耳边的诵经声,精神一震,百病具消,一时间凡是听到诵经声、看到佛光的人皆自发的跪倒在地,双手合十,闭目随着耳边的诵经声念念有词。
如从天上看下去,满城皆是沐浴佛光席地而坐的虔诚之人,场面实在太过壮观。
大大小小的寺庙,钟声连成一片,每座寺庙的僧人聚在一起,大声的诵经。
琳琅的眉心空间震荡令琳琅从玄妙的境界退出,一瞬间她吃惊的发现眉心空间大变了样,居然多了很多生灵,它们就像一下子蹦出来的,琳琅又发现她居然肉身还处在现实之中,就可以看到空间里的任何情况,就像现在她吃惊的看着空间里一只头顶九色光环,浑身发着光的白鹿悠闲的奔跑在山间,火山口处一只硕大的凤鸣叫着盘旋在喷发的火山之上,缓缓下落。
大萨满在琳琅停止诵经之后,也从玄妙的境界中退了出来,他的耳朵接收着只有他能听到的神谕,他跪倒在琳琅身边,对着琳琅行了大礼,用萨满专用的语言歌颂着来俗世历练的神灵,感谢神灵的赐福。
大萨满的徒弟皆伏身在地,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几个能听懂一些大萨满说的话,对着琳琅背影的表情恭敬到极点,连看都不敢看一眼还跪在佛前的琳琅背影。
这么大的动静,太皇太后和皇帝怎么会不被惊动,他们早早来到佛堂外,突然的佛光普照,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太皇太后和皇帝及后赶来的皇太后都盘腿坐到了宫女放置在地上的蒲团上,一直到佛光消失才站起身等候佛堂的门开。
佛堂的门终于被打开,大萨满殷勤的躬身引着琳琅走出佛堂。
见到太皇太后、皇帝,平复了心情的琳琅屈膝见礼,皇帝道:“起磕”
大萨满得到的神谕是:转世之神灵,尘世历劫,不可打扰,他对皇帝躬身道:“请皇上派人护送”他停顿了一下道:“护送受佛祖庇佑,神灵赐福的大福气之人觉禅氏回她的住处”
琳琅被一大队大内守卫隆重的护送回乾清宫,太皇太后和皇帝请了大萨满进慈宁宫密谈。
大萨满闭目体会自己受到的福泽,良久对等候已久的太皇太后及皇帝道:“天机不可泄露,本座能说的只有: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觉禅氏还是觉禅氏”他沉吟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加了一句:“本座享受皇家供奉,只多这一句,不亏待有福之人,天道有循环,报应不爽”大萨满不等太皇太后和皇帝再说什么,行了一礼,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