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李老太的如意算盘(二)(1 / 1)
张大丫也算见识到了脸皮厚的力量,原本是李老太计划带草花跟着张大丫逛张二丫的新宅子,结果在张大丫出月子那天演变成金山银山媳妇都表示要带着儿子去见世面,真是让张大丫哭笑不得。
一大早,金山和银山一家甚至比李老太还更早来,说是帮忙,实际上是等着张二丫的出现,李老太则实在的多,虽然她疼闺女,可是也疼孙子,赶过来就带着媳妇们到厨房里忙上了,金山媳妇和银山媳妇看着厨房有鸡有鸭,冬月时节居然还有些许瓜果,真是让人眼红得紧。
有时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李家上下没盼来张二丫,盼来的是她的管家嬷嬷庄嫂。
“给大姨奶奶请安,我家夫人本是要亲自前来的,可是柳知州的母亲做五十寿,我家主子爷非要夫人同去,夫人早上还和爷闹了一场,可是您是知道我家爷的,谁闹得过他呀,这才遣了奴才来给告罪。”冯嬷嬷一边笑一边拿来许恬然送来的满月礼,一副黄金项圈和黄金小锁,并且抱过栓子爱怜道,“大姨奶奶家的少爷长的真好,将来必是大富大贵的命。”
张大丫见二丫没来,正松了口气,立刻表示能够理解。李家几个惦记见世面的人则不乐意了,好歹李家和张家也算亲家,虽然和卫家隔了一层,可是到底是嫡亲姐妹,这张二丫不来,怎么好提到她家住些时日。
李老太还没酝酿怎么开口,金山媳妇说上了:“诶呀呀,要说兄弟感情就是没有姐妹感情深,兄弟分了家就成了旁人,有点好吃好喝也巴望不上,姐妹则不同,二丫如今富贵了,咱三弟妹也跟着油水足起来。看着我们这些旁人眼热的很,想着要能跟着喝口汤也是好的,俗话说:打虎还需亲兄弟。以后呀,我们还指望铜山兄弟多照顾呢,我们妹子草花过年就十七了,还要请贵府夫人记挂,看有没有好亲,若是能去住个几日,跟夫人学点做人之道,怕是将来享用不尽。”
李老太觉得果然没有白疼大媳妇,虽然这婆娘时常惹了银山媳妇,骂了铜山媳妇,可是最后还是向着他李家人,大丫都没提草花的事,她倒先提了,于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大媳妇可别乱说话,她们姐妹好的跟什么似的,过些日子自然会接姐姐过去住,你还是讨好下你弟妹,看她肯不肯带你去吧。”说着还笑起来。
庄嫂这一年来见识多了,自然懂得应付,一阵说笑下来,既没说会给主母回话,也没说不回话,满月做完,她便告辞回去了。
她详细的把今天所见所闻一一诉说给许恬然听,许恬然刚刚做客归来,本有些累了,可是被庄嫂说的事给气乐了,夜里躺在床上说于卫天猛听,边说还边不可思议的感叹李家人不要脸。
“踩低捧高是人之常情,李家人也太看的起自己了。”卫天猛半躺在床上看着新宅结构卷轴,“真想把咱家再把宅子扩扩。”
“又扩啊?”许恬然好不容易搞清楚了新宅的路,“房子已经够多了。”
卫天猛没有说话,只是笑笑,怎么能告诉她,修建一座象《红楼梦》大观园里那样的宅子是他曾经的梦想,从前只敢梦想去北京修建的大观园看看的他,如今拥有这样一座园子。
“只是想想,这宅子再修就越制了。”还好卫天猛没有忘记如今所处的朝代,修建宅院除了要有钱,还要符合身份,不过主要内容都已修建出来,大抵可以安慰安慰这个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了吧。
好吧,既然老板发完了梦,许恬然也开始发梦了:“还真的有点想桃子和枣子,你说李家人会不会重男轻女,以后这两孩子的日子更不好过?”
“放心,我不会重男轻女,到时候咱生六个孩子,无论男女,等年纪大了一人一处小院子,假如闺女大了出了阁,那院子就可以给孙子孙女住。”卫天猛前世今生都有着强烈的多子多福精神。
许恬然觉得谈不下去了,选择缩进被窝睡觉,卫霸王一把搂过她,放下手中的东西,一把搂住媳妇,翻身而上,生孩子可不是说说而已,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又要过年了,大家好忙啊,许恬然翻看着帐册,自从熟悉内务之后,她对主持中馈一事越发里手,家里横竖就两人,银钱账目也简单的很,经过一年的努力,她对繁体字已经达到了字字能看懂,就是写不好的地步。
“夫人,连嫂有事求见。”如今许恬然俨然一副主母派头,连许恬然自己都觉得自己越发象古代人,舞蹈社,大学,那些仿佛离她很远了,甚至她都开始习惯张二丫这个名字。
连嫂在得到同意后进来了,她忧伤的沉默半秒道:“奴才得家人捎信,奴才的儿子病得厉害,还请夫人怜惜放我归家几日。”
许恬然马上同意,并且还赠了五两银子:“病了就要早看早好,许你假,待你儿子好后,你再回来吧。”
连嫂连连谢恩,拿着钱出去了。
冯嬷嬷在旁微微一笑,偷偷在夫人耳边说:“连嫂这一走,厨房里主事一职就空出来了,夫人且看,会有多少人求这个位置。”
许恬然乐了,敢情现在就业困难,大家都等着基层管理工作岗位有空缺,其实许恬然早有计较,正的走了,副的顶上,只不过这副的是谁,她还要翻花名册才想的起来。
“如今厨房副主事是单田家的,当时买了她一家子,她男人单田现在管着车马房,大儿子单得寿在门房,小儿子单得福跟着大牛学管帐。”冯嬷嬷果然是活电脑,马上就可以提出许恬然要的资料。
“大牛到底姓啥?”
“大牛姓赵,是我娘家外甥,当年若不是卫爷搭救我们一家,现在只怕饿的饿死,病的病死了。”冯嬷嬷笑了笑,“这一晃五年了,卫爷重情重义,我们一家子九死不足报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