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啊啊啊 ......那姐姐(1 / 1)
凤鸾嘴里一口粥喷出来,自己“呀”地一声用帕子去接。兰枝和桂枝嘻笑着一同来接,让这口粥不要落到地上。
长平站在几步外,虽然不妨碍,还是笑着退开一步,看着三个粉红水绿帕子空中飞舞去接。凤鸾面庞涨得通红,再也吃不下去,站起来道:“我这就去。”
“少夫人请先用饭,公子交待用过饭再去,另外,公子问您这气,要生到几时?眼泪,还要流多少?”长平笑嘻嘻把话说出来,凤鸾气怔住,吃吃道:“我,我没有生气!”
一低头,泪水又出来,凤鸾拭去泪水心中不平,平白冤枉了我,倒成了自己是无端生气的人!
长平来做哄少夫人的工作,他觉得难度大,只是陪笑:“没生气就好,您就是现在要去见周老爷,也请净面重新换衣服。”
凤鸾粉面上,是两只哭得通红的眼睛。身上衣服,有泪水也有揉搓的痕迹。兰枝取过石榴红色缠枝莲花的锦袄,凤鸾换上,又净过面重匀脂粉,心里猫抓一样往郭朴房里来见父亲。
郭家到周家找凤鸾,周士元和顾氏不可能不担心。没有第二天就来看凤鸾好不好,是另有原因。
行过汪氏房中,凤鸾意外地听到汪氏房门有响动,她下意识地停下来看一看,汪氏居然在房中。
明窗透出她的发髻和身影,凤鸾心里打鼓,难道她一天不打算出去,还要有什么对付自己?
不管了,凤鸾先过去。
她的身影过去,汪氏揪然不乐。她生长的家里,不说是人挤兑人,也是从小多长个心眼。做生意人家出来的子弟,不比别人多个心眼那还行!
那种环境里,不学光听也会几手。
七巧用盖碗给汪氏送茶上来,低声道:“今天真的不出去了?”汪氏苦笑:“不是回来就告诉你,让我闭门一天思过。”
这是郭朴的话,郭朴没有怒骂,却是言语讥讽,直到汪氏痛哭跪地求饶,郭朴才冷淡地道:“我虽然病着,不是糊涂人。早对你说过,凤鸾是个孩子,你不要和她计较,她对不住你,你来对我说,你们两个人,都不把我放在眼里!”
这两个人,说的是凤鸾和汪氏,郭朴心中把曹氏加上,这一个总透着奇怪,表面上看着恭敬,其实心里也一样没有自己的丈夫。
今天这一出子事,是凤鸾和汪氏惹出来的,汪氏太厉害,凤鸾太率性。郭朴最后交待汪氏:“你初到我家里,不清楚家里人性子也是有的,今天不用出去,在房里好好想想。”
汪氏自己明白,这叫文人说的闭门思过。
到今天,汪氏多少明白自己嫁的这个丈夫不是糊涂的人。睡在床上动不了的病人,总会让人产生可以欺凌,好欺负的感觉。
手捧盖碗茶闷闷的汪氏挑起愁眉,忽然想起汪贵,见眼前郭家的两个丫头不在,对五巧生气地道:“我不能出去,你去见他!让他打听事情也不清楚,让他三更来结果到五更!”要是三更来,三更到五更两个时辰,也足够凤鸾吃亏的。
至于郭朴的存在,汪氏单想这件事时,又把郭朴给忘了,谁叫他不能走不能动呢?
提起这事,五巧也很生气:“昨天夜里要不是我一夜没睡,他大早上才来,可有谁发现呢?”好似郭家上夜的人全是傻子!
汪氏手段再高明,她家不在本城,又初来乍到,郭家的下人没有那么好收买。再加上一些手段,在一些家庭里是行不通的。
要是换了一家官宦之家重名誉,觉得出现这样事情再被人讹传会丢名声,再有一个长辈向着汪氏,汪贵再不来得晚,昨天夜里不管三七二十一打死凤鸾,或许也能行。
只是这里是郭家,生意人家没那么在乎名声。汪氏算得不错,郭朴天天要凤鸾陪伴,可能是喜欢凤鸾的,应该不会接受这样的虚绿帽子,可是郭朴对凤鸾是以前就认识,包括郭朴在内的郭家人喜欢凤鸾的一点,就是她为着家人尽力奔走,这是一个姑娘,不是一个小子!
这样做,很让行商数十年,经历风雨的郭老爷子和郭夫人赞赏。人,没有困境,只有自己愿意呆在困境中!
千条计万条计,都有疏忽的时候。汪氏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会玩手段,如果不是她真的很能干,郭朴也不会对她这么客气。
汪氏的心思凤鸾猜不到,她也没功夫猜。去郭朴房中的短短几步路,凤鸾心里七上又八下。再笨的人,也明白毛元来到固然起了辩解的作用,可是毛元的话里,一样透着他到现在还喜欢凤鸾。
凤鸾不会以为别人听到都很喜欢。父亲在郭朴房中,郭朴会说什么?凤鸾太过担心,先到门帘外悄悄听上一听。
临安见她不进去,不容她偷听,轻咳一声,把太过于关注的凤鸾打醒,扬一扬声音为她通报:“少夫人来了。”
凤鸾忍无可忍对临安嘟一嘟嘴,临安陪上笑脸,凤鸾还在生气,她担心归担心,生气归生气。这一家子人,就没有不欺负自己的人。
她把桃花色的两只袖子对临安拂过去,临安苦笑,奴才不好当,少夫人有气,只能往自己身上出。
再看凤鸾,已经进去。她不是垂首垂袖进来,因袖子刚拂出去,这就收着袖子张着眼睛进来,一眼见到父亲坐在郭朴床前,凤鸾喜出望外:“父亲。”
郭朴无意中翻个白眼,看你喜欢的,看你那一双泪眼加上喜欢,就不知道再妆容一下再出来。好在周士元来前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笑呵呵扶住女儿,装着看不到凤鸾的泪眼。虽然搽过粉打扮过,眼眶中的泪水盈盈,不是一下子可以下去。
“凤鸾,我来看看你,虽然说离得近我和你母亲不好总来,有时候,也想来看看你。”周士元这话是说给郭朴听的,他和郭家的身份不对等,不能总由着自己性子来看。
其实身份对等了可以随便来,周士元也不会天天来,在身份不对等的情况下想来不敢来,周士元心里就特别产生别扭。
再见到凤鸾打扮一新,泪眼却掩饰不住时,周士元心中刀绞,沉重地交待女儿:“你在家里是娇女,在这里是人家媳妇,凡事,自己不要左性,自己要想开些,自己要……”
郭朴咳了一声,这父女两个人当自己是死人!
随着这咳声,凤鸾身子颤了一下,周士元见过人不少,可没有那么好震。但他又能怎样?周士元拉着女儿来见郭朴,他对着床上这个形销骨瘦的人,两个人目光碰在一处,郭朴压根儿不避,他自觉得对凤鸾回护已经足够的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周士元看出来郭朴的坦然,再看凤鸾身上的衣服和首饰,郭家在表面上是没有亏待凤鸾。可凤鸾为什么哭?总是有隐情。
“大人。”周士元斟酌过,才定了这个称呼。他刚才坐的时候,含糊着称呼过去。现在,他把称呼定下来,喊他女婿,至今还觉得高攀不起;喊他名字,又觉得不妥。反正他是大人,自己是平民,周士元就这么喊出来。
郭朴微皱了皱眉,他一下子也没有弄明白应该喊什么。和家人一样喊自己朴哥,郭朴也觉得还生疏。喊自己姑爷,郭朴心中忽然明了,他娶了三个妻子到现在,一直好似在带兵。他苦涩地笑一笑,没有轻怜蜜爱,没有花前月下,怎么会有夫妻的感觉。
他没有反对周士元的话,只静静听下去。在他心里也有自卑,别人家里相女婿是要比一比的,周家的这个岳父今天看到自己,只怕回去要泪涟涟。
“我只有凤鸾一个女儿,蒙大人不弃相中,实在有愧。”周士元嗓音都颤抖起来:“从小没有教导过她规矩,我不在家的时候多,她母亲件件依着她,有不懂事的地方,您多多见谅!”
凤鸾低下头心中惭愧,如果父亲来到自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父亲就不会对着郭朴说这些话。泪水轻轻又要滴落,凤鸾小心抿着嘴唇用力忍回去。她轻吸鼻子的声音郭朴听到,郭朴更是格外难受。
人家嫁个女儿过来,要弄到这种地步。如果凤鸾是汪氏,郭朴决不会同情她。可是凤鸾,这个小憨子。
郭朴开口,先叹一口气,他人虽然不中看,眼光却是严肃认真:“您放心,我会周护她。”凤鸾抬一抬眼眸,与郭朴对上,再垂下来只看自己的裙边。
“长平,换茶,给少夫人倒茶。”郭朴喊长平进来过,周士元还在床前坐下,凤鸾立在他身后,只想和父亲多亲近一下。
郭朴含笑看着凤鸾,他这一笑,又把周士元吓倒。瘦得只有一层皮可见骨头的人笑起来是什么样,可以想象一下有些怕人。
“凤鸾你出去,我有话要说。”郭朴也不愿意称呼周士元为岳父,三个妻子能不能长伴,他还不知道呢。
凤鸾不情愿地蹭出去,三步回一下头,很担心郭朴说自己什么。郭朴对着铜镜中的身影微笑,明白凤鸾的担心。
再明白,郭朴也要问,他清清嗓子问周士元:“凤鸾以前定的亲事是毛家?”周士元一听就明白,不知道早上郭家有事情发生的他,还是立即就解释:“在凤鸾几岁的时候,我和毛家酒肆的掌柜合伙跟生意,当时好得跟一个人,在路上一块馒头两个人分着吃。”
周士元默然,当年旧事重新提起,毛掌柜的他记不记得!
“有一年我们在关外遇到沙暴,约好活下来就是兄弟,后来说兄弟不如亲戚,就儿女结下亲事。”周士元在这一方面精细得很,他细细地告诉郭朴:“凤鸾和毛元小的时候在一处玩过,到大了只怕她们自己都不记得,我不在家过年的时候,凤鸾母亲带着她回舅兄家过年,凤鸾和毛元又大了,除了过年过节来送东西见过一面外,凤鸾再没有去过毛家。我虽然是草民,也去过京里省里,知道姑娘不可以乱出门,很少让她出门。以前就见面,也是在我家里说上两句话,当着大人就分开。”
郭朴疑心去了一多半,不如说他嫉妒心去了一多半,凤鸾是他的,打上郭家的烙印,早上和毛元在那里叽叽呱呱,虽然没几句,透出来的熟悉感,快把挂着丈夫名义的人气得半死。
他对着周士元点点头,表示相信他的话,接下去重话家常,身体如何,以后如何。周士元心中一动,他来的时候没打这个主意,在见到凤鸾和谈过这一番话的时候,周士元重打主意,借着郭朴的问话,装着半吐半露告诉他:“我跑惯的人,在家里歇这几个月实在难奈,好容易我好了,年我也不想在家过,收拾些东西往外面去走走,我们这样人家,是闲不住的。”
郭朴咀嚼他的话意,有借钱的意思,或者是有和郭家出去进货的人一起走的意思。他不能答应,他想得很快,想到凤鸾是个卖身契。
现在凤鸾对他有些重要,郭朴还没有发现,却明白凤鸾已经是郭家的人,不能让她赎身子。他认为郭家最好,不过以防万一。郭朴只道:“出去要当心,您身子也才好,过完年春暖花开再去吧。”
周士元弄不明白郭朴是听不懂,还是装听不明白,他反正胸有成竹,这个主意一旦打定就不会再回头。
说了没几句,凤鸾在外面小心翼翼伸头:“茶要换吗?”郭朴笑:“你进来吧。”周士元也笑。凤鸾带着不乐意进来,眼珠子乌溜溜在父亲面上扫过,又在郭朴面上扫过,带着欲盖弥彰道:“我好着呢,不要想着我,母亲怕天冷,火炭要烧得暖暖的,父亲也才好,少出门。”
她飞快对郭朴又看一眼,低头道:“要是……还会让我回家看看呢。”这句话说得声音很小,郭朴也淡淡若有若无的“哦”一声,算作回答。
周士元不再耽搁,他要告辞。郭朴犹豫一下,才命凤鸾:“代我送送长辈。”又喊长平:“送送。”
父女两个人出来,彼此相望,凤鸾低声道:“不用挂念我。”把头上首饰轻晃出叮当声来,故作轻松的展颜笑着歪脑袋:“给我这些东西呢。”
周士元很想对女儿单独说两句,却碍着长平在一旁,只能不说。他遗憾地找跟来的来安,廊下只有梅花香,不见来安的身影:“咦,来安跟我来,哪里去了?这不是个乱跑的人。”
长平当然道:“我去找找。”桂枝抿着嘴儿笑,长平不解,只管沿着长廊走去。他一走,周士元抓紧时间悄声道:“忍耐一些,父亲来想办法。”
凤鸾愕然过,飞快左右看一眼,对周士元苦恼地道:“不用想我,他们爱势大,县官几天一来,公子养伤的费用,全是官中出呢。”
周士元用心听着,含笑拍拍女儿肩头安慰:“有父亲在。”父女两个人交换过这句话,心情都大好,互相一笑,再来还是说来安:“怎么乱跑?”
来安在哪里,他站在角落一簇梅花下面,和兰枝在说悄悄话:“郭家待姑奶奶好不好,待你好不好?要是不好。”
兰枝撇嘴:“你能怎么样?”兰枝突然想哭,自从来到这里没有一个月,出了几次事情。她对着来安的信誓旦旦要骂:“你能打还是能担?”
“我。”来安抓耳挠腮,急得不行,抬起的手臂无意中碰到梅枝上,打落雪花落在他头上,兰枝格格笑了两声,来安也跟着嘿嘿:“你笑了,你笑了就好。”
这笑声把长平引来,长平脚步轻轻过来,正好听到来安的话:“对姑奶奶是不是,你等着,有朝一日让这郭家知道我来安老爷是谁?”
长平一听,这话真稀罕,还有人跑到郭家来骂郭家。他慢慢掩过去,眼睛里闪烁着听听这两个人还要说什么?
“兰枝。”第一眼见到的,就是来安那张最近让长平要做恶梦的笑脸,他这笑脸此时对着兰枝谄媚的笑,声音格外温柔:“你在这里好吗?有谁欺负你,一定是那个小白脸儿,你放心,有朝一日。”
兰枝打断他的话,似笑非笑:“有朝一日,你一定让他知道你来安老爷是谁是不是,你不用有朝一日,今天就去吧,他叫长平,是公子的贴身小厮,你去,我看着。”
来安嘿嘿嘿,左顾右又盼:“他在哪里,你喊他过来。”兰枝啐着他笑:“没有金刚钻,你夸什么海口!”
“我,这不是找不到他。”来安只想和兰枝多亲近一会儿,才说过,长平清清嗓子:“咳咳,兰枝,原来你在这里。”
这话似突来飞羽,兰枝慌慌张张转过身子:“谁在这里?”来安跳起来,脑袋左右转动得飞快:“哪一个偷听话?”
长平小白脸儿现身,他今天是一件八成新的宝蓝色锦衣,腰系金线腰带,还系着一块水头还行的玉壁,这样子让来安妒火中烧,这是人家小厮吗?活似哪家二世祖。
长平和临安伴着郭朴形影不离,郭夫人是当他们俩半个儿子看待。
“喂,你在我们家,怎么是偷听话?”长平今天看明白了,来安这小子原来喜欢兰枝,既然他不打自己主意,长平就不怕他。
兰枝被最近的事情弄得心里怕,怕来安又生事,而且长平得罪不起,兰枝岔开话:“你找我?”长平板起脸:“你说呢!”
噎了一下的兰枝,想起来长平身份不一般,好些事指望和他打听,好些事指望他能周全,至少不添乱。兰枝为着凤鸾,对长平陪上讨好的笑容,还要喊他:“长平哥哥,你有什么吩咐?”
长平哼了一声,大模大样地道:“这还像话!”正要说,见一旁的来安又变了,来安夸口只能背地夸口,对着长平他难道不知道这是郭家的地方。
见兰枝讨好她,来安又是眼红又是恼恨,这眼红和恼恨转变到面上,又是来安的那似敢笑不敢笑,其实也笑得光华灿烂的笑容。
长平只觉得脊梁骨一麻,凉气嗖嗖一直冒到屁股沟儿。这个人,妈呀,还是只兔子!他吓得拔腿就走开几步,这才想到自己来的目的,不回身对兰枝道:“周老爷要回去,找跟的人。”说过,人几步就走。
来安在后面纳闷:“他怎么见我就走,跑得比兔子还快。”他兴高采烈指给兰枝看:“你看你看,他见到我就变兔子。”
这话要是让长平听到,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跑得更像兔子;一种是回来把来安这“兔子”一顿暴打。
兰枝笑靥如花:“人家是嫌弃你不可以多说话。”来安不管,还是得意洋洋的回来,好似戏台上将军回朝,是精气神儿十足。
直到随着周士元出大门,来安重新黯然,下次见兰枝不知道什么时候,戏文上日久生情,久不见兰枝,会不会和那小白脸儿生情意。
对了,那小白脸儿跑那么快,别真的是只兔子吧。来安想起来明天庙里有庙会,去烧几炷香,佛祖保佑,让小白脸儿真是只兔子吧。
这主仆两个人是步行而来,周士元久不出来,要和熟悉的人去见见,又来看过女儿,这就一路回家。
顾氏迎门而望,见他们回来就堆下笑容:“见到凤鸾了,她好不好?”又问周士元:“你走了这些路,你好不好?”
“我趟趟反而更精神。”雪中的寒冷,让周士元精神焕发,他没有缩着头,反而舒手舒脚走着,人能行动,冷一点也比在房中温暖处睡着的好。
他喊妻子:“进来说话,凤鸾说你怕冷,挂念你呢。”顾氏笑得眼睛只有一条缝儿,和丈夫边走边说还是担心:“郭家没有难为凤鸾吧?”
周士元把凤鸾的泪眼瞒下来:“没有难为,不过我有个主意。”顾氏仰起脸来:“你说。”夫妻走到房中,周士元郑重地道:“我要打点出门,这个年我不在家里过。”顾氏张口结舌:“你才好,凤鸾才嫁到郭家,要有什么事儿来寻你,可怎么办?”
“我必须要出门,一天也不能耽误。”周士元认真的道:“我想给凤鸾赎身。”顾氏被这话击得呆坐不动,赎身?她脑子里只转着这两个字,好半天才艰难吐出来话:“凤鸾挨打还是受气了?”
周士元叹气:“也没有挨打,也看不出来多受气。那位大人,他对我说会周护凤鸾,唉,我怕女儿老了膝下无子,反正是卖身契,以前觉得丢人,现在反倒是好事,四千两银子不是吗?钱总要挣,日子总要过,或许我发了小财,就可以给凤鸾赎身子。再说还有凤鸾。”
他微笑起来:“她那灯笼的主意不错,倒让我想到一个主意,不少当年过期的货不少,便宜进来家,再想好主意倒是不错。”
“你对凤鸾说了,她这主意好吗?”顾氏听到夸女儿,就有了笑容。周士元没有第二天就去看凤鸾,就是和周忠去研究凤鸾的这主意整一天。
“抽个空儿才对凤鸾说,凤鸾说以后听到什么再来说,我说不必,让郭家知道肯定要责备她。”周士元招手让妻子坐得近些,扳着手指头对她算一算:“家里房子铺子值几百两,这就有了十分之一,我拼上十年,一年能存下一、二百两银子下来,就只缺十分之四,也许这中间要发财,再不行,和舅兄们再求一求。”他对妻子绽开笑脸:“你看如何?”
为凤鸾赎身,顾氏犹豫:“要是凤鸾挨打受气,我一百个愿意,要是她还能过,她还能嫁给谁?”
“走一步看一步,反正眼前也赎不了,不过这想法我一直想着。”周士元嘘唏:“你那姑爷睡着,我看着都怕。”
分明一个骨架子,哪里还是人。
顾氏叹气,叹过才要求周士元:“你说给我听听,他是什么样子。人家的姑爷成亲是骑着高头大马来迎亲,我们这个,我还没有见过。”
几片嫣红梅花被北风打落,辗转飘落在雪地上。雪地上有泥泞有脚印有枯叶和落红,五巧在汪贵的店里,对着窗外也在看这里的落梅,口中讽刺地回汪贵的话:“你倒来问我?姑奶奶让问你,昨天夜里三更的时候,你哪里去了?”
汪贵大刺刺坐在自己的圈椅中,手捧着小茶壶啜饮着,满不在乎地道:“我到底还是去了,昨天贼冷的,三更时候你猜怎么着,我出了门,幸好带着大皮帽子,要是没这皮帽子,我还不冻死!”
“我不听这个!”五巧小巧如红菱的嘴角翘一翘,还是来时不满意的神色:“把你吓回来了,一直热被窝子钻到早上,为应付姑奶奶,不得不去?”
这调侃又不屑的神态,汪贵急了:“瞧你这丫头说的,大爷我忒不是人!我昨天夜里白冻几场,三更出一次门,遇上巡街的兵,他们都包着头不露风,叫我去了帽子给他们看!我要不是作贼,也正大光明和他们呛几句。怎奈我为你们去作贼,只能缩着头当一次乌龟。”
五巧再撇撇嘴:“三更吓回去了,那四更呢?天就更冷了是吧?”汪贵涎着脸笑:“你猜得没有错,三更我说我去店里盘盘货,四更我一露头,坏了,又撞上这群兵,他们问,汪掌柜的,你哪里去?我说货盘完了要回家。你说说看,我再露一回头,他们又要问,汪掌柜的你又要盘货?你说说看怎么回答!”
五巧哼一声,贵大爷是个男人,却是男人堆里没有豪气的那一个,不过要是有豪气的,也不会由着汪氏来使唤。汪贵肯跟着汪氏的话走,也是他需要好处这一条。
想到哪里,哪里就来,汪贵眯着眼睛享受的啜一口热茶,又来问五巧:“我这冻也受了,墙也为你们爬了,你们这戏演得如何。依我说,把别人全撵走,把那位大人扔崩儿一害,这家里就只有姑奶奶最大,你们打得,是这样主意吧?”
“放屁!”五巧痛骂,汪贵不生气,眼睛笑得只有一条缝儿:“放屁这话,也是你这小嘴儿里吐出来的,你这细条儿身子,又鼓鼓的,哪里来的屁放!”
和人对几句粗口,汪贵还是不含糊的,再说五巧是个姑娘,这有什么难对的。五巧没有气白脸,汪贵从小就是这样性子,他不能当汪家过大的家业,却可以当个圆滑的铺子掌柜。骂他有话回,他并不生气。
五巧不理他,对着窗外一株嫣色老梅狠看看,脑子里只记梅花不记屁,就不和汪贵生气。汪贵也不急,金贵让丫头来,有话说她还会说,没话说她还会走。汪贵悠然跷起腿,还哼上两句小曲子:“花荫下站个俏小娘……”
“姑奶奶不是要害人。”五巧又开口:“是你,你甘心吗?你挣钱,别人花着,你在外面苦,别人家里乐。”
汪贵“吸溜”一声吸口热茶,不防烫到自己,“哎哟哟”地他笔直站起来,直着脖子梗上几梗,这才觉得嗓子眼里好些,五巧笑个不停:“该!”叫你油嘴滑舌,活该烫你!
“幸灾乐祸就没好人,说吧,你今天来,除了兴师问罪,还有什么交待!”汪贵被烫急了,对五巧没好气。
五巧掩口还在笑,帕子上绣的戏水鸳鸯随着她的笑声一动一动,好似真的在游水。汪贵悻悻然:“笑,让你笑,用不到我你就走吧。”
金贵不害人,哼,汪贵心想日头这是从哪里出来的?一时分不清。
“你想姑奶奶过活寡吗?她呀,是不情愿别人分她的那份儿,我们姑爷那里,姑奶奶会好好待着的。”五巧好不容易收往笑,巧笑俏兮这样说。
汪贵“嗤”地一声:“得了吧,你们是张良,我就是刘邦,主管不如你们,正好管你们!大人起不来床,还是守活寡,加上你这丫头,一起守活寡。”
五巧红着脸:“那晚上也有人说说话。”汪贵冷笑:“所以你们要把别人赶走,这叫什么来着,这个叫卧榻之边,不许睡别人。姓郭的娶三个,以后一分为三,姑奶奶她不做这善事!再说三个里面有比头,姑奶奶怕自己外面忙活把姓郭的抛下来,别人钻这个空子,姑奶奶白做一场。”
“就是这句话,大爷你真清楚。”五巧半带讽刺。汪贵拍拍脑门:“得了,这事儿还得我帮你们一把,不然你们嫁到这城里,还有谁帮你们。你们呢,告诉我郭家明年打春是什么货,丝绢桑丝麻存的多少,明年进多少,科丝折米又是多少,什么价儿屯,什么价儿卖,这些告诉我,这另外两个我帮你们收拾了!”
五巧越听越鄙视,这一会子豪言壮语,昨天夜里您在哪里呢?汪贵喃喃自语,眼睛只对着火盆:“谁叫咱们是一家子,一笔写不出两个汪字,咱们是一家不是。”
“我说大爷,你这话是当真的吗?”五巧要瞪眼睛,快听不下去。汪贵冷笑:“怎么不当真,不过我要提醒你们姑奶奶,她现在是郭家人,我们汪家把她扶上去,郭家唯她独大时,她可不要翻脸不认人!”
五巧眯眯笑,细声细语刚喊一声:“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