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独自留下(1 / 1)
这句话说得在场的几个人是都忍不住咧嘴笑了。笑过之后莫老夫人脸色又冷了下来。她看着李氏皱了皱眉毛:“祯儿他娘。下次可不许这么胡说了。”莫熙也笑着赞同着点头:“就是啊嫂子,您可别这么说了,我们可都胆小得很。万一吓出个好歹来,看你怎么办?”
李氏看着她们责怪她不该开这样玩笑的时候,不自然地点头笑了笑:“好,下次不说了。”听她这样表态,大家算是安心了。只是李氏低着头,她闪烁的眼神似乎在告诉谁,其实她并没有把这句话当玩笑。或许吧,或许不久的将来,这句玩笑话便成真也说不定。谁都说不准。
大家看着李氏态度坚决,而又留意已决,也只好随她去了。大家本来是想着今天就能回去的,可是光就劝说李氏就花去了不少时间。看着外面,太阳已到头顶,怕是走下山便要日落西山了吧。所以几人商量之后决定今夜再在山上留宿一宿,明晨再出发也不迟。
太阳真是坠落得好快。似乎也没做什么,只是就在一起说了些话,时间就已经过去了。晚上大家用过小师傅送来的斋饭,便都各自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后山的山鸡刚刚打鸣,莫家人便都起床了。看着外面还是灰雾漫天。李氏对着已经端着碗何清粥的婆婆说道:“娘,山上路不好走,您老下山的时候还要慢些。”莫老夫人放下碗筷点点头。她看着李氏,拉起她的手苦口婆心地小声劝说着:“祯儿他娘啊。你坚持留下就留下吧,但是过几天就赶紧回去吧。不仅我们等着你,祯儿也等着你呢。”李氏望着婆婆点了点头,小声地“嗯”了一声变不说话了。莫老夫人看着大媳妇这样也只能叹了口气。
吃饭早饭,大家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又和诸位师傅一一道别之后才互相搀扶着走下山。望着他们渐渐远去,李氏悄然地擦了擦眼角。边上手握佛珠满脸笑意的净空大师看着她,笑着问道:“施主当真是要留下了吗?”李氏点点头,她虔诚地对着净空大师鞠了一躬,看着大师恳求道:“大师。求您就让我在这里留下吧。求您了。”
净空大师呵呵笑着摇摇头:“施主说笑了。老衲这里留下的可都是看透红尘,遁入佛门的和尚。施主若是想在此暂住几日倒是无妨,不过施主若是真想皈依我门,恕老衲无能为力了。不过虽然这里没有施主的一席之地,但是施主倒是可以去山下面的”无心庵“去瞧瞧,那里的庵主想必会为施主点拨一二。”
李氏看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师,您看出来了?”
净空摇摇头:“不,老衲只是一个无心人。什么都看不懂,什么都看不透。世间的一切老衲都不知道。一切的因果都有它自有的规律。老衲只能奉劝施主一句。凡事看开点。遇事要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可千万不要逆流而行伤及无辜啊。”
李氏看着净空大师,好一会儿点点头:“大师,虽然您说的我只听懂了大部分,但是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嘱咐,凡事都会好好想想的。”
看着李氏,净空笑了笑又说了一句:“施主,恕我直言,依老衲看,施主只是被俗世困扰,一时难得顿悟罢了。正所谓’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由此可见施主可还满是七情六欲啊。”
李氏低着头没有说话,或许她自己也在沉思吧。
……
莫家一行人在路上不急不缓地走了十来天才看到京城的影子。临近洛阳城还有几十里地的时候莫珏让马车停下了、他首先下马让里面的母亲和妹妹们都下车休息,转头有瞧见不远处的路边上有几间客店,他凑到她们身边指了指远处说道:“娘,不如咱们再上车,到那边去用点食物吧。”
莫老夫人自然说好。毕竟古稀的年纪了,又接连做了这么多天的马车,怎能不筋疲力尽。仿佛骨头架都要散了似的。大家又重新返回马车里,马儿蹄子跑了没多远便又停下了。掀开窗帘看着已到客店门口,莫珏连忙扶着母亲下了马车:“娘,咱们进去休息一会儿吧。等吃些热汤热水的咱们再赶路,反正前面不远就快到了、”
莫老夫人下车,动了动腿脚,听儿子这么说又有些疑惑地摇摇头:“既然不远了咱们还吃什么饭啊?你不是说就快到了吗?咱们不抓紧回去吗?”
莫珏扶着母亲一边往店里走一边笑了笑:“娘,咱们都赶了一天的车了。就算咱们不累,他们也该累了啊。要是现在我们就赶路,他们不定说咱们是周扒皮了呢。再说了,虽说快到了,可怎么说也还有几十里路吧。不也得赶到天黑啊!”
莫老夫人听儿子这么一说只好点点头:“嗯,也是,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饿得快、那咱们就进去吧。可别饿着了他们。”
身后的莫迎和莫熙姐俩肩并肩地往里走。最后面的莫夫人和怀里早已熟睡的莫离儿。他们一行人刚走到大堂,机灵的店小二就笑着几步小跑着过来打招呼了:“众位客官一路辛苦了!诸位都瞧瞧需要点些什么?咱们这店里啊是应有尽有。”
莫珏安顿好母亲之后,又看着身后陆续进来的几个车夫和伙计,对着店小二点点头:“给他们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多上几碗大米饭,然后再来一碗红枣粥。再有……面条……”他还在数着手指点着,那边的伙计已经是呵呵不好意思地打断了他的话:“哎呀,客官,实在是对不住您各位,咱这小店里现在只有小米饭和面条了、您看看各位是不是……”
莫珏看着小二愣了愣:“什么?你刚刚不是还说应有尽有吗?怎么现在连碗红枣粥都没有?”小二尴尬地冲几个人笑着:“客官,是这样的。您也知道在咱这儿吃饭住宿的都是赶路的,赶路还是以填饱肚子为主嘛。当然了,为了照顾好老人和孩子,我们掌柜的又新添了面条。要不,您几位来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