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论天下(二)(1 / 1)
抬起头他泄了气。看着店老板他想说什么。但是店老板早又已经转过头去算着他的小算盘去了。看他失魂一般模样,杨文颇咳嗽一声笑着端起酒壶,“来。这么好的杏花酒咱们还不快解解馋!”潘允没吱声,只是看了眼莫小祯便端起酒杯笑着一饮而尽。而莫小祯倒也看不出什么表情了。
烫着的暖暖的杏花酒,还有几盘清淡的下酒菜。莫小祯,潘允还有杨文颇三人对面而坐,却都笑而不语。酒过三巡,杨文颇也不客气地端着酒杯又是大喝两口之后,脸上血色顿时铺满他满张脸。莫小祯和潘允也不含糊,咕咕咕就是一大杯。放下酒杯三人已是如同兄弟默契一笑。
莫小祯看着杨文颇问道:“杨兄,看上去你比我们二人年长几岁,不介意的话,我们以后就兄弟相称吧。”杨文颇也很是高兴地点点头:“我确实比你们痴长几岁,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当然乐意之极。”
潘允显得有些急性子,他看着杨文颇催促道:“我的杨大哥啊,你倒是赶快把你的事情跟我们说说啊,都这么久了。你不知道我是急性子!还说这些官面话做什么?”
杨文颇看着他们点点头:“其实话说回来也没什么,只是我心窄,为那京城之事有些烦恼,或许也只是我自找烦恼,杞人忧天罢了。”
“哦?”两人皆是一愣。莫小祯收起脸上的微笑,看着杨文颇不无忧虑地问道:“杨大哥是去京城?”他们都愣了,真被店老板说中了。京城!莫小祯看着杨文颇有些不知所措,“具体的不知杨大哥能不能跟我们说说?”
杨文颇微微点点头:“嗯。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莫小祯和潘允全都说道:“杨大哥有话不妨直说。”
杨文颇皱着眉想了想说道:“兄弟,既然现在我们是兄弟了,那我就直说了,不过可千万不能传出去!毕竟这些话。弄不好都是要吃官司的。”潘允看了他一眼凑到桌中间小声问道:“是紫禁城的事?”
杨文颇望着两人眼里一惊。眼前人……莫小祯看出他怕是多想,连忙解释道:“是,是这样的。杨大哥有所不知,其实我和允弟而是前两日刚回来。这不,等奶奶的寿辰一过,我们便又要启程前往洛阳,或许到时候我们可以一道去。”
杨文颇已经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了。这么巧。真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真没想到眼前这两少年也是去京城。他连忙又问:“你们去京城所为何事?”
两人笑着:“我们中秋时乡试中侥幸考得了个名次,所以这次前去也是为来年的会试做准备。”
杨文颇点点头:“原来是这样。”他抬起头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少年,心里点了点头便把心底的忧愁尽情说了出来。“其实是这样的,这次来给老夫人过寿之后,我便要赴京上任了。”
潘允和莫小祯把目光齐齐扫向他的脸上。去当京官?那真是报效祖国最快捷的方式啊。将来在天子脚下当差,为百姓请命,为皇上分忧,是天下所有有志青年做梦都想要的美事啊。莫小祯和潘允望着杨文颇的神情满是羡慕。可是……两人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他的表情却何为如此……别扭。好似无奈,脸红,忧愁,沧桑……潘允捂着脑袋哼哼着,天哪,他实在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大哥表情怎么这么像要上花轿的大姑娘似的。不对,他扁了扁嘴,新娘也应该脸上有几丝喜气吧。
莫小祯也实在不解,“既然去京城,那大哥又为何如此苦恼?”
杨文颇端起酒杯大口喝干,随后擦擦嘴边的水酒苦笑着:“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为吾皇,为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吾辈之使命,生在这乱世红尘,我本应奋不顾身血战沙场,奈何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这并未削弱我保家卫国之雄心。你们可知,我苦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立于朝堂之上,能面见天子为我江山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一番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莫小祯和潘允纷纷向他投去敬畏的目光。但是这一番话讲过之后杨文颇哈哈自嘲笑着:“二位弟弟你们也许会耻笑为兄自以为是。呵呵。的确现在的制度律法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朝廷上也有许多需要整治的蛀虫。我深知此时。这……”他指了指头顶上的房梁:“朽木啊。满是蛀虫。怕是要毁了。”他终究是没敢说出腐坏的是江山。
叹口气。他又低头轻笑:“我也知道自己并无力挽狂澜之力。但凡事总是要努力试一试闯一闯的。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听到这里二人还是疑惑重重。潘允追问道:“杨大哥,既然如是。此次前去京城不正是天赐良机,圆你保家卫国之梦?”
杨文颇摇摇头满脸惭愧与颓废,“若真是这样就好了。怕就怕往往事与愿违啊!”他又为自己倒满酒。直到酒壶最后一滴也已入腹之后杨文颇才又说道,此时神情更多了不少愤愤不平之色,“前些日子我的确如是想的。可是后来才发现,一切事实都是令人心寒的。想我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是功名利禄?肤浅!我乃是为了让我大好河山不至于岌岌可危。让那朝堂之后的阉贼们不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败坏我朝纲,荒淫我**,危害我百姓。可是可笑的他们……”
莫小祯望了望身边已经散去的客人,幸而此时也已过了晌午,不然这番大胆言论,倘被人听去,就算不被押上衙门,也定是要交上不少罚金的。
杨文颇说话已满嘴酒气,但是看那炯炯有神的双目确是比那清醒之时还要灵锐。看那不羁的眼眸,似乎比在那菊花林下还要满是血气方刚。他拍着酒桌问面前的两人:“你知道,其实不管谁坐拥江山,只要我们这些寻常百姓日子过好了,管他是人是鬼,与我们而言又有多大关系?当今皇上重金玉而贱五谷,这是什么?这是亡国。古往今来哪代君王不因此断送江山?”
“可是你看看现在,皇上整天都做些什么?大敛金银珠宝。不问政事,不管百姓生死。这就是为君之道?还有。还有他身边那可恨的宦官。他做什么。他是要把这朝廷当成了妓院吗?谁给的钱多官就给谁做?哈哈……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吗?他们不顾民生疾苦,不顾布衣生死。他们一定也是知道这江山即要易主不再姓朱了。这江山……这江山……就要易主了,他是整个朱氏王朝的终结者,哈哈,自此以后,他便是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他不仅枉为帝王,更是枉为人!他……他枉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