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一部反映监狱真实内幕的小说:狱霸 > 第29章

第29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渣攻大叔住隔壁/脱光到我碗里来 低俗游戏(高干) 重生之爱若有来生 强政老公很有爱 小皇后,好羞羞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后宫美人:皇后我最大 霉女穿越:妖孽王爷踢下床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神偷盗妃:夫君,轻点咬 凉薄王爷难伺候:狼性小爱妃

号子里由于超级富豪杨东北的存在,便有了充足的方便面、豆腐干、肉枣、火腿肠甚至麻辣牛肉干,这些奢侈品大拿们偶尔也赏赐一点给板油,生活便变得美好起来。倒不是说我眼馋这点吃食,主要是这个举动,让我觉得这是对板油的尊重,因为这份尊重,在尚马街这个阴霾肃杀的地方,多少会让人看到一点希望。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在南城巷时,大家身边大多数都是三五年的小徒刑,判你个十年,你就会觉得前途渺茫不知何日是尽头,而到了尚马街,你听着放茅时每个号子里戴镣者"哗啦""哗啦"一路走来,这时再判你个十年,你会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希望就在前方。高院和中院自然会比区法院判得重,这时毫无疑问的,我现在身边比比皆是十五年或更高刑期的人犯(一审),还有大把像杜光辉这种已宣判死刑,只等复核维持后,一声枪响的戴镣者。在"还有人比我更倒霉"猥琐心理的暗示下,我逐渐学会了用阿Q精神自慰——好死不如赖活着,有什么呀,老子做案时未成年,反正枪毙不了我,就算住十几年出来,咱还活着,而咱捅死的人早成灰了!以前我是每天盼动静,到了尚马街后就不再盼了。因为一般来说,犯了死罪或重罪的重刑犯,在这里拖得越久,说明形势越好,不是小好是大好。而处理得越快,则有可能判得越重,甚至"打靶"得越早。

一般来说,重刑犯案发后在尚马街拖个三年五载,等受害方或社会舆论已淡忘了此事时,再悄悄判个无期或者死缓什么的,基本上能保住命。因为"时间会使人忘却一切",时间一长,相对来说因公愤或私愤搞申诉、检举的人就要少得多。当然,在尚马街拖得越久,就越能说明你关系硬。在尚马街,最快的是入监后第十三天就拉出去"打靶"的,最久的则关了八年。这位兄台被怀疑杀了人——一幢破房子里住着一孤寡老太太,某天被人用猎枪所杀。现场遗留下来的打斗痕迹包括脚印、指纹等,都与这位兄台有关,更重要的是,老太太指甲缝里有他的皮下组织细胞,说明他在发案的时间段来过这里,并且与老太太发生过肢体接触。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人证物证了,尤其是没有最关键的证据可以证明他持有过猎枪,也就无法证实是他枪杀了老太太。因此,预审民警只能寄希望于这小子的口供,但这小子一口咬定他与老太太有私情,案发那天老太太不爽,而他却欲火焚心,索性霸王硬上弓。哪晓得老太太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仅不从,还抓他挠他,他只得偃旗息鼓讪讪退出。预审民警眼见老太太都可以做他妈了,于是怒叱这小子一派胡言,接着夜审隆重上演。几轮下来,这小子扛不住了,只得签字画押认罪,于是送检察院、上庭。然而,让预审民警和检察官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在法庭上这小子突然扒开上衣,露出自己抓挠的青红紫绿,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哭诉他是在刑讯逼供下,被迫承认杀人的!这下乱套了,因为这案子老太太死得离奇,轰动一时,省电视台听说变态杀人魔王落网,特意派了个摄制组来搞法庭直播,这下全砸了。更要命的是,这小子镜头感觉还特别好,面对着摄像机,声泪俱下声情并茂,还煞有介事念戏文,说是"跪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这一出苦情戏唱得公、检、法三方皆猝不及防,本来开庭只是想速战速决,办成铁案后把这小子拖出去"打靶"了事的。这下好了,法院只得把案卷发回公安局补充侦查。于是,夜审再次隆重上演,这小子也老调重弹,再次扛不住招供认罪。吃一亏长一堑,这回预审民警学乖了,问他猎枪哪来的?现在遗弃在何方?这小子很爽快地回答是云南德宏州买的,现在遗弃在某个烟波浩淼的水库里。公安局于是派专人跑到上海海事局,重金请了资深潜水员来水库打捞猎枪,哪晓得把水库翻了个底朝天,连根枪毛也没有捞着。预审民警这个气啊,差点在尚马街就掏出手枪,直接代表祖国代表人民判处他的死刑!

三番五次下来,证据始终不足,法院和检察院都恼了:连个犯人都搞不定!处理不妥的案子不要转到我这里来!预审民警也终于殚精竭虑黔驴技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透你妈的"滚刀肉",你不是来来回回把我们当猴耍吗?我们就把你当成嫌疑犯(这个案子发生在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之前)一直关着,等你汗毛都关白了,看你招不招!?于是,这位"滚刀肉"兄台发扬愚公移山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乐融融以尚马街为家,直到第八个年头上,不知双方怎么谈了个"双赢方案",彼此各退一步,疑罪从轻,以杀人罪判了个无期。"滚刀肉"才高高兴兴卷起铺盖去了马垴县一监报到。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案子的结尾堪称完美,好莱坞版的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警方从另一起枪案中发现了蛛丝马迹,找到了枪杀老太太的猎枪,而其他证据链均显示,枪的主人就是这位铁嘴铜牙的"滚刀肉"。于是公安局扬眉吐气,法院隆重开庭,庄严宣判后,"滚刀肉"被五花大绑,明正典刑。荀省长与龙少爷荀省长与龙少爷我们隔壁就是跑号大拿住的六号,因为主人们尊贵天成笑傲群雄,六号一般只住着五六个人,而且基本上是经济犯,入监前还皆为各单位各部门头头脑脑,包括南城巷医院院长(前面提过的胖老头)、重机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总经理、省建设安装公司副总经理、某百货公司经理、某县水利局局长、某省厅副厅长。其中职务最高就是那位厅长大人,他老人家满头银发,面色红润;身姿挺拔,气度非凡。每日里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意大利爱狮尼亚皮鞋在院子里散步,常背诵《离骚》、《九章》,以三闾大夫自勉,丝毫没有身处困境的窘迫和不满。厅长大人后来当然取保候审出去了,临别时还与大家一一道别,并将随身物品赠与大家平均分配,真是荣辱不惊,名仕风流。此外,尚马街历史上还住过一位白道大人物。此人姓荀,常自夸荀姓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分姓十二姓,荀就是十二姓之一。荀领导来头确实不小,文革期间曾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级干部。他熟读民国初期编纂的《清史稿》,清十二帝的奇闻佚事信手拈来,又说现在的省长就相当于那时的巡抚。因为"荀"和"巡"同音,我们便乐得送他一顶高帽子,管他叫荀巡抚。荀巡抚莅临尚马街的日子里,曾给我们讲起过他在文革后期偷渡台湾那轰动一时的故事,当时他被"革委会"同僚倾轧,被迫携妻带女跑到福建沿海,准备偷渡到台湾。那几天正赶上风大浪高,本不宜偷渡,但无奈身后追兵将至,情况万分紧急,他只得孤注一掷,重金求助渔民运他们出海。话说荀巡抚一家和渔民一家全在船上,荀巡抚心想若能侥幸到达对岸,则共享富贵,若途中遇难,就一起归西算了。所谓否极泰来,那天尽管巨浪如山,可说也怪,他们的船到哪里,哪里就一片风平浪静,且有几只海豚在船前船后一路护送,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宝岛。荀巡抚一家在台湾住了多年,两个女儿也相继去了美国留学工作,他则摇身一变,在八十年代后期以台胞身份回国。那时正逢海南房地产泡沫高峰期,地皮炒得烫手,荀巡抚于是高瞻远瞩地和友人在海口开了一家地产公司,因为有上面的关系,自己又宦海沉浮好多年,胆大心细加心狠手辣,公司办得红红火火,曾经一度日进斗金,风光无限。岂料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后来全国经济环境调整,各家银行乖乖停止了向南方疯狂输送资金,炒地皮热浪很快退了潮。而这时的荀巡抚却已经玩大了,不幸卷入了一宗标底达八位数的地产贷款欺诈案,于是锒铛入狱。在海口羁押了半年后,公诉机关查明该贷款欺诈案主要与本省某商业银行有关,荀巡抚只得于耳顺之年,一路颠沛流离,押解到了尚马街。荀巡抚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身陷囹圄仍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他说他虽然是法人代表,但公司并不是他说了算。又说金山银海摆在那里,他个人的很有限,所以比他着急的人多了去。我们基本听出了点眉目——荀巡抚只是挂在外面的"羊头",案板下大堆的"狗肉"与他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因此他不着急,着急的是"狗肉"的主人们。"狗肉"后来臭没臭大家不知道,只知道此后不久,和前面提到的厅长大人差不多,荀巡抚因为高血压外带心脏病,也气定神闲的取保候审了。而在我转来尚马街后不久,四监还短暂关过一位亦黑亦白的年轻大人物。此君二十不到,表面上看起来和我一样是个学生娃,但手眼通天背景大得吓人,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大拿,看见他都要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叫一声"龙少爷"。龙少爷原系某巨头的直系亲戚,警校毕业后,在煤都某劳改队镀金当实习民警。劳改队文化人不多,聪明人不少,而且其中从来就不乏善于察言观色的坏家伙。龙少爷每天押着犯人出外工,往返途中,便有坏家伙巧舌如簧,经常为初涉世事的他描绘享乐无边的花花世界。水滴石穿,某天龙少爷终于恍然大悟——哎呀,只怪以前家里管得太严了,人的一生原来应该这样度过啊!见他开了窍,便有坏家伙邀他帮着越狱,一起出去享乐真正的感官世界。于是,无知则无畏的龙少爷竟然携款携枪帮着两个坏家伙越狱。追逃途中,追捕小组连接数个电话,上级首长反复强调,这三个人案子重大,务必要生擒活捉,尤其是龙某某。

目 录
新书推荐: 港片,开局找巴闭借五百万 穿成恶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下山第一天,千金大小姐逼我领证 影帝高冷捂不热?那就离婚! 追光的雾 极品小村霸 三脚猫功夫闯天下 兽世万人迷:五个大佬宠不停 从军行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