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蝗虫宴(1 / 1)
唐朝人的马屁真是很滥。
这是李世民感动了上天呢?还是李世民感动了蝗虫,感动到蝗虫自己不好意思闹灾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本来灭蝗虫该是地方官的职责,现在皇帝老人家亲自出马,吞吃区区几只蝗虫,就一举解决了需要在广大地区出动大量人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这劳动效率这投入产出比,比杀虫剂都灵,这让我们后生晚辈怎么能不羡慕不嫉妒呢?
这个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是编给谁看的呢?
事情的经过恐怕是这样的:李世民吞吃蝗虫,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是标准的
“作秀”,是有意的
“炒作”,是精心设计的即兴发挥。
而京畿地区蝗虫不为灾,就是有意隐瞒了,是臣下的虚构,是故意隐瞒,以构成美丽的谎言,这谎言让李世民很有面子成为政治型男,也让后代读者肃然起敬顶礼膜拜要赞扬要学习要模仿。
三娘也让李烈作一回秀,可是也不能让李烈陛下犯难不是?生吃蝗虫怎么想怎么恶心不是!
李烈陛下的恶寒三娘也是看在眼里的,就连裴寂老先生也是打了个冷战。
--当皇帝也不容易啊!哪位敢吃生蝗虫的皇帝,真有勇气,也不知道回去刷了几次牙,有几天恶心的不能吃饭。
阿弥陀佛!现在请我去当皇帝我也不干啊!太吃苦受罪了。
三娘不满李烈陛下压榨她已经很久了,故意道:“对了!嘿嘿,你们知不知道,蝗虫的味道不错啊,是真的可以吃的哎!”
一屋子的人脑袋上闪出亮晶晶的汗珠,尤其是李烈陛下,生怕三娘让他去吃蝗虫,急忙推说不了解此事。
裴寂老先生还说:“落shen医,那是反贼无道,时降蝗灾,这是天谴,是上天给人的警告,怎么能吃呢?”
哇靠,居然把谎言说的跟真的一样,就为了不吃蝗虫,人家裴寂容易吗?
容易吗?
三娘正色道:“蝗虫真能吃!苗人把蝗虫做药,能治疗很多病呢!蝗虫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蝗虫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
李烈陛下就快要晕厥了,怪不得三娘要说吃过午饭再说了,原来是这样。
若是没有吃午饭就谈及此事,今日怕是要饿上一天了。--听了三娘的话,可怎么吃饭啊!
!!
李烈陛下咬咬牙道:“人家吃得,我也吃得,只是,要吃多少?能不能寻一只小一点的!我闭着眼睛,狠狠心,也就过去了!”
三娘呵呵笑道:“陛下有病在身,还是爱惜点身子吧!生吃是有些恶心,民女还是给你做成宴席吧!也不能让你一人受苦不是?陛下还是宴请群臣吧!”
李烈陛下心理平衡了。
不是他一人吃,也不是生吃,李烈陛下能接受了。好吃不好吃都那样,反正是作秀,还有人陪着受罪,不好吃少吃点,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李烈陛下点了点头,说:“三日后,朕身子骨好些了,便宴请文武百官!”
裴寂打定主意,办完差事,怎么也要病一回。
--他可没有吃蝗虫的爱好。
☆、第七十四章蝗虫宴
第七十四章蝗虫宴
八月初八,宫中大宴文武百官。
裴寂老爷子果然病了--拉肚子,不能来赴宴。为了效果逼真,不被李烈陛下怀疑,不备事后知情的文武百官唾弃,裴寂老爷子自愿吃下半粒巴豆。
裴寂想啊!就当清肠胃了。坚决不去参加那什么蝗虫宴。半粒巴豆拉不死人,那个蝗虫吃了才会死人呢!
虽然三娘说的热闹,可也不敢吃这玩意儿。不过不妨碍三娘把运进宫里的三大筐子蝗虫做成美味佳肴。
一桌子十一个菜,每个菜一小碟。蝗虫被做成菜肴以后居然看不太出原形,让心知肚明的李烈陛下好受多了。
八月初八,接到宴请通知的文武百官齐聚上下天光殿,很是好奇陛下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宴请,一边想着若是陛下问起蝗灾之事当如何推脱。
这次宫宴陛下一言不发,下面的文武百官也不敢多说话。值此内忧外患之时,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被陛下注意了,点名要自己拿主意,自己该怎么办呢!
席上无丝竹,文武百官只有低头猛吃的。
李烈陛下很是满意:你看,下面的人吃得多欢啊!
一来,表示宴请很成功,百官对宴席很满意;二来,你吃都吃了,还怕灭么?
看谁来反对。
文武百官一大半都是官宦子弟,还有一些是没吃过苦头的读书人,他们边吃边想:“这是什么菜?味道倒是不错。”
也有人拉了上菜的宫女询问的,他们通常会被告知,这是
“旱虾”、
“飞虾”、
“天鸡”什么的。
这些人思考着,自己吃过明虾、龙虾、基围虾......什么虾也都算吃过了,今日才知道还有旱虾、飞虾,皇宫果然不一样,长见识了。
可天鸡又是什么鸡?只怕皇宫里才有的~吃罢!除了这里,那里还吃得着。
一个个埋头苦吃,满嘴流油。
只有户部侍郎莫如意一般的贫苦人家的子弟,看着油炸飞虾,立马就认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旱虾、飞虾、天鸡啊!
这就是田里的蝗虫。
然而这些人深受蝗虫之苦,小时候也吃过蝗虫--没肉吃,蝗虫再小也是肉不是。
他们是主张扑灭蝗虫的,而且,小时候吃得,长大了还吃不得?而且这蝗虫过了油,比小时候烤着吃,那是美味多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团结的、圆满的宴会。当然,在听说
“蝗米”的时候,不止一人猜出了答案。但是,在宴会上部时也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李烈陛下端坐在上面,注意到某些人脸色煞白,发出了令人恶心的声音。
最夸张的,则要算讲究美食的许陵了。
许陵跟随李烈陛下之后,也许是以前没少吃苦的缘故,一有条件,许陵便吃点美食。
最是讲究食不厌精,不厌细。此刻得知自己在吃蝗虫,想到他贪图美味,吃了许多蝗虫,不由得心中发毛,肚子里似有千百支小手在挠,只觉得一阵儿翻江倒海一般,他就忍不住了。
许陵心思灵动,眼见李烈陛下扫过来的目光凌厉非常,许陵一扭头,就吐自己袖子里了。
他连忙告罪,称自己要去更衣,再出来时,他已是面白唇青,走路摇摆了。
“蝗虫就蝗虫,男子汉大丈夫哪里有那么些说道,真是!”李烈陛下又夹起一筷子,放在口中,香,真香!
越嚼越香!
其实,蝗虫味道极美——捕捉到的蝗虫,用盐水煮熟,晒干,去掉翅体上的外壳,留下象是虾仁一样的虫体,再用油炸至金黄灿然的时候,黄生生的蝗米,便透出诱人的香气。
稀酥崩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是极好的下酒菜。
一只蝗虫一口酒,莫如意吃的津津有味。
李烈陛下虽然先前不喜,但是吃了两口,味道还不错,也不那么排斥了。
手中的筷子也肯动起来。
这时候,文武百官没人不知道,这次宴会的主菜就是蝗虫了。
洛仲之是多精乖的人,见势连忙大吃了几口,又大张旗鼓敬了李烈陛下一杯。
莫如意早知道,李烈陛下这是有心鼓励民众吃蝗虫,他本就吃的顺口,也大口大口地吃上了。
在座的看了看,这还有什么话可说的,这是政治任务,喜欢不喜欢不重要。
于是乎。在座地文武百官心一横,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反正,主要是心理上,难以接受,味道无可挑剔。
而且,饥荒的时候,人肉都得吃,别说是几只蝗虫了。
短短的一刻工夫。
宴席上的蝗虫一扫而空。
李烈陛下举办蝗米宴的消息,轰传一时,连同蝗米的几钟经典的作法,都广为流传。
在天启的土地上,炸蝗米成了一道流行的菜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成功地政治秀。
而李烈陛下心知肚明,不过这有什么,只要成功了就好。这也不算难——蝗虫的味道好极了。
当然,这只说明了李烈陛下消灭蝗虫的决心。消灭蝗虫光靠吃可不行。
吃过了蝗虫宴,文武百官过了一道坎,那灭蝗虫的主意也就多了起来。
裴寂老爷子呈上的奏折,李烈陛下叫高德宝读给文武百官听了,众人哪还有不明白的。
李烈陛下想把这场战争合法化,正义化,最好达到兵不刃血,直取惠州的目的。
一时间,文武百官的奏折堆满了李烈陛下的案头,其中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裴首辅的意见是对的,李烈陛下的领导是英明的,错误都是万安的,我们要像打到蝗虫一样打到万安,或者说是像打到万安一样打到蝗虫?
反正就那意思。
裴首辅把四郎呈上的那一本《蝗灾概要》给文武百官传阅了。
文武百官才知道,人家岭南早就在治理蝗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还整理成册了。
人家走在了自己的前面太远太远啦!
文武百官都在冥思苦想,生怕自己想晚了辙,功劳就不属于自己啦!
李烈陛下看奏折每天看到三更,后、宫嫔妃再怎么争奇斗艳都没能打动李烈陛下的石头心,别说临幸了。
人家李烈陛下睡觉的时间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