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饱蘸热血书过去(1 / 1)
第七十二章 饱蘸热血书过去(文)
夏云鹏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想起了那天在宝鸡分舵时,无意中翻阅过的机密文件柜里的资料,看到了关于元弘的身世和那一段轰轰烈烈的悲壮的经历。
他猜想,始主元弘研制出的解药图可能是两张,一张藏在总舵一个秘密的地方,另一张则是故意放于眉山某一处隐秘之地。从那张图可以看得出,元弘是故意给后世的继任者留下了余地。他非常清楚,无论多么强大的门派,要永远凭借着药物控制人,就不是名门正派。再仁义的人都不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又或许是元弘并不想永远和大唐对立下去,并不希望自己的继任者夺取北唐的江山社稷,毕竟他与北唐皇室有血浓于水的关系,这是本教的机密,无数教众都还不知道。
据说,元弘的母亲小倩曾经是眉州城内最美丽的女子,在当时号称‘眉州第一花’,常年都在外地同父亲一起谈生意,精明能干。有一次到了荥阳(今郑州荥阳东北),在大街上与时为荥阳王的李默相识,一见钟情,彼此很快就坠入了爱河,相逢恨晚,郎才女貌,并迅速偷食了禁果。小倩已经身怀李氏骨血。
这件事被李默的父亲,当时的四皇子李晶及其王妃吴氏知晓,这些皇室贵人,无法容忍儿子与一个平民之女关系暧昧,棒打鸳鸯,利用当时在位的前唐末代皇帝的大权,赐婚,李默百般无奈之下娶了自己的表妹,湖阳公主的女儿为妻。一对至爱情侣,劳燕分飞。
纨绔子弟很少有真正钟情的男子,李默很快就把为他付出一切的女子抛到了脑后。
小倩含恨回乡,十月期满,生下了一子,她含辛茹苦、守着活寡把儿子养大成人,因为李默字‘庆元’,小倩就为儿子取名元弘。但是不叫李元弘,就姓元。
元弘十七岁那年,母亲方才把这段不堪回首的爱情悲剧沉重的告诉儿子。
元弘怒发冲冠,很父亲势利,始乱终弃,一心要找父亲讨还公道。
这个时候的前唐已经是满目疮痍,四方豪杰并起,李默率领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也参与到争夺天下的战乱中,元弘根本就找不到李默的大本营,遂把此事搁下。勤练武功,饱读诗书。
元弘越发憎恨李默,或许他的心里早就忘记了我们母子的存在,李默势力庞大,一旦得了天下,必将当皇帝,我这个平民女儿生的儿子他更加不会认了。他充满了无尽的愤恨。就算是你将来得了天下,我也不让你好过。元弘广交天下英雄,秘密召集一些与唐朝廷有仇怨的江湖人,决定创建一个门派,世世代代都与李家为敌。这几年,元弘的一些心腹在五洲四海招兵买马,建造屋舍,训练军马,他则一心一意研制药物。
七年之后,元弘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剧毒药,名为‘化肠散’,那些追随他的人们为表示衷心,争相服下毒药,他把同时研制出的解药图藏起来,为了让这个门派有足够的势力与即将建立的新朝对抗,他加紧招募兵马,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严酷的律法章程。
他带领着一群精干部下在全国各地活动,发展实力,与那年的4月18日正是创建‘天威教’,这年,元弘二十四岁。同年十月,李默在长安建都,仍称为大唐,区别于前唐的地方就是,国号实际上是‘北唐’。
元弘的恨意更加膨胀,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北唐建国时已拥有十八处分舵,弟子十万余人。北唐朝廷只着重于清除各方反对势力,忽略了隐秘活动的天威教。纵长了元弘的发展,元弘病逝后,弟子郎雄继位,继续扩充实力,发展根据地。
李默的孙子时代才发现天威教的实力不可小觑,开始对其兴兵,当时的天威教已势不可挡,有七十余处分舵,教众四十余万。由于天威教人不分男女老幼,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服用了元弘自制的剧毒,必须每年服用一次临时的解药,所以教众都死心塌地的效忠,朝廷不但剿灭不了,反使他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力一日胜过一日。
郎雄逐渐健全教中的统治体系,使之俨然一个朝廷制度。教主以下,有四位镇教长老,权利仅次于教主,主管全局,十位护法监督各级机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还有左右风云使者,各堂正副堂主,分管大小事务。十八位巡察使常年受命于外,是总舵与各分舵之间的联络人,更是负责监视各地分舵主,选出无数资质极佳年轻力壮的弟子加以特殊训练,使之成为钢铁大军,卫护总舵。所有天威教的人都会经过无数次生死考验的训练,一切以军队律法来管理教众。
眉山总舵精心研制各种阵法,不依常规方式,专门逾越例规,渐渐地,使自己的根据地防守严密程度远胜皇宫大内。
一百八十多年来,北唐朝廷全力对付天威教,但是常常几万官兵搜索几个月,一个人都看不到,无的放矢,消耗无数人力物力。
天威教人个个变得神出鬼没,尤其重视武功,每个人只要到了十二岁,不分男女,一律开始训练,那种训练方式是残酷的,每天都必须完成一个动作,一个基本功,训练期间,全封闭式管理,不准说话,不准离开。光是基本功就得训练一年,以后,四年的时间都是在接受高强度的武功教授,对于敢于违抗命令之辈处罚极为严厉,就是多说一个字都可能被打几十军棍。借故偷懒、听点不到者,一经查实,当众斩杀,丝毫不留情面。所以天威教的弟子往往不到十六岁就个个身怀绝技,武艺不凡。
有如此强的战斗力,令北唐统治者伤透了脑筋,一代又一代的北唐皇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都是‘务比铲平天威教,剿灭天威教最后一个人’。十代帝王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日强似一日,无可奈何。就是当今皇帝,还是没办法完成历代先帝的遗愿,反而使他们严重威胁到朝廷,分舵涉入政治中心,东西两京,甚至把密道挖到了皇宫地下。
如此强大、如此可怕的江湖势力,有正规军队和装备的门派,岂不令唐帝寝食难安?
孟学勇久久的注视着夏云鹏,问“鹏儿,你在想什么?”
“哦?”夏云鹏好久都没反应过来,他的心里正在为如何解决这树大根深的门派而烦恼,应付似地说:“孩儿在想,我天威教实力这样庞大,威胁了大唐一百多年,为了对付我们,朝廷兴师动众,伤及无辜,如果允许和平解决,是应该解散了。”
“小子,你有这个想法,就已经很让我钦佩了,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付诸行动,你手下成百上千位精干的猛将会不会一致反对?几十万士兵会不会生乱?再则,你将成为毁灭百年基业的罪魁祸首,后果不知道有多么严重?一定要从长计议啊!”孟学勇很郑重的说。
夏云鹏早已预料到这条路会很艰难,过惯了锦衣玉食,呼来喝去、为所欲为自由生活的上层主事们,恐怕没有一个人支持我,一旦实施,他们将会失去一切的尊荣与富贵,沦为平民,更是要遭到官府的迫害与追杀,的确不可操之过急,慎之又慎。
孟学勇现在也发现,事情并非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原以为只要夏云鹏同意了,一声令下,解药配好,天威教就自然而然的从江湖上消失了,自己忽略了在这样一个旷古罕有的大事面前,夏云鹏一个人是做不了主的,众怒难犯,如果所有人都反对,他又能怎么样?一个人再有冲天的本领,也是寸步难行的。他反而担心向来仁义,不喜功名利禄的夏云鹏意气用事,打草惊蛇,失去在天威教人心中的威信,反于大局不利。
孟学勇开始反过来劝说他:“其实,鹏儿,由你掌管天威教,无论对国家、对百姓、对江湖武林都有好处,至少你不会主动引起战争,不去争夺江山社稷,一旦遣散教众,如果天下再出现有野心之徒,反而无人对付得了。比如天魔门,他们一心一意称霸武林,灭唐建国,虽然唐朝君王昏聩无能,但是那个汪素节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真的要改朝换代,我认为你才是最合适的新王。”
“大师伯,孩儿我做得到顾全大局,善待百姓,但是我没办法保证我的后代子孙也贤德开明,所以我只想保持现状,稳固朝廷统治,天下苍生才会有安稳日子可过。既然有了解药,我就会设法解散天威教,这条路无论有多么艰难,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孟学勇伸手揽住他,动容地说:“好孩子,我没有看错人,你淡看人生的一切,超凡脱俗,简直赛过神仙了。果然了不起。但是你要看清情势,汪素节的实力不可小视,他拥有着二三十万兵力,需要用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才可与之抗衡。记住,对付汪素节,已不再单纯是你的家仇,更是为江湖、为国家百姓造福。你必须在消灭这股悍匪之后才可以着手准备解散教众,休要凭一时的意气,造成遗憾千古的大错。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解决如今的矛盾了。”
“弟子谨记大师伯的教诲,我就等着天魔门的野心消除之后,才来谈及此事!”夏云鹏恭敬的回答。
“傻小子,要等汪素节自己消除野心,你分明是痴心妄想。那得用你的实力对付他们,或者收服,或者消灭,懂么?”
“嗯!”夏云鹏勉强答应。他当然知道如今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这一场大战早晚都难以避免,一想起不知道要死伤多少无辜生命,夏云鹏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惆怅万端,心潮起伏。
“好了,鹏儿,很多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过去吧!你要记住,今天的谈话不能对任何人说,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你要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