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3(1 / 1)
他一个人趴在池塘边上的水草旁,既想招呼中国同伴又怕吭声引来更近的鬼子,只急得眼泪都快流了下来。()
那边的强子几个却失去了理性,将自己和几个牺牲的中国士兵带来的手榴弹尽数绑在身上,衣服也懒得穿,就各自背着把三八大盖朝对面游了过去。
那些未下水的中国士兵手中的重机枪则一刻没有消停,超强火力把对岸的鬼子兵压得头也抬不起来,也幸好这样掩护强子几个到了对岸。
“轰——”连串的手榴弹爆响在对岸,强子几个杀红了眼,不顾鬼子兵不断后撤恁是追出数十米才折了回来。
“***,算他们跑的快!”强子喘着粗息,赤膊的身体尽是血迹,他们本想和鬼子拼刺刀面对面干一场,没曾想小鬼子此刻并不真想打,中国士兵这一冲他们反而退了。
平子佝偻着身子回到岸边的时候,强子几个正收拾家伙呢。
“好你个窝囊废,没死?”见到平子那窝囊相的时候,强子竟然没有责备他:“捡几条好鱼给自己的弟兄带去,其他的留给其他队伍的弟兄!”
平子低头,这才发现地上聚满了肥硕的活鱼,一个个正张大嘴巴呼吸着,那鲜活劲让人食欲大开。
这一日傍晚一营二连的锅里煮上了新鲜的鱼汤。
“快盛快盛,待会又要和鬼子干开了!”士兵们口里囔着,用筷子敲打着根本无法盛下鱼汤的饭碗——他们的碗大多不是这开了个缺口,就是那多了颗子弹洞。鱼汤倒进碗里,要赶紧一边漏滴一边喝,否则想等凉了下来再喝早已经漏完了,于是很多士兵嘴巴都被鱼汤的高温烫出泡了犹自叫着好喝好喝——这样的美味他们太久没有尝过了。
不到傍晚六点,砰砰砰的双方阵地放起了枪。
原来这阵子天气炎热,双方没吃没穿不说,又都是十余日没有洗澡,出于和大自然的对抗,作战双方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白天停战,只有在晚上天气转凉地时候才象征性地开打,说是象征性,因为鬼子那边既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中**队也没有反攻的条件,双方都犹如橡皮糖一般被对方死死粘住,但却又谁都奈何不了谁,于是中国抗战史上就有了这么一幕战争奇迹:往往是双方士兵饭碗刚放下,一边囔着,开打捏一边各自操起自己的家伙,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鬼子第二次大规模攻城——人员和武器都得到充分的补给时为止。
这以后的数日里,强子带着平子几个经常游荡于附近几口鱼塘,令人欣慰的是小鬼子也终于不再偷偷放枪了,这便宜了平子几个,既可以释放一下身上的燥热,又得以让全连吃上新鲜的鱼汤,到后来不仅是周连长,就连29团朱团长乃至预十师葛师长几个,也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在这个没吃没喝的年代,士兵们这种自己解决给养的方式,当官的还有什么好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