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悠清姑姑(1 / 1)
婉瑜虽心惊,却也知道,这一问题若自己回答不当,只怕落了个勾引皇上的罪名,以后也不会落得太后的喜欢。只是这前前后后和皇上相识的细节,并不能让太后知道,细细一思量,便低下头去,用怯怯的语气回道。
“回太后娘娘的话,民女并不认识皇上,只是前此日子,民女在买珠钗之时,不想在那里遇到了皇上,皇上帮民女解了围,民女自是对皇上充满了感激之情,而那时民女并不知道他就是皇上,又因前两日民女被歹人所害,所幸被皇上所救,因民女受伤,皇上才将民女带回了宫,而这之前民女也只见过皇上两次面而已,也并不知道皇上就是皇上。”婉瑜说完,偷眼瞧了一眼太后,眼见太后的神色缓缓的转了。便也在心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幸好自己在成亲当日出事并没有人知晓。
“那么这就是英雄救美的戏码了,倒也不足为奇,那你可对皇上也动了心?”
这太后可真是老辣,每一个问题都让婉瑜觉得有压力,可却又不能避而不答,如今自己即已被皇上带入宫住了一个晚上,想来这清誉是保不住了,与其让太后赶出宫去,落得个万人指点的下场,倒不如在宫中一试,成了皇上的嫔妃,也没人敢再对自己有所言语。
“回太后娘娘的话,自那一次在朱玉楼被皇上解了围,民女对皇上一度很是感激,只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民女并没有对皇上表示感谢,民女自知失了礼数,却也无奈。只到前两日,皇上救民女出了火坑,民女的心里对皇上除了感激还有不尽的敬仰之心,这两天皇上又对民女讲了事情的要害,民女也是对皇上多番的出手相助更是感激,民女并不求以后的飞黄腾达,只感念皇上对民女两次出手相救的恩德,民女定当尽心竭力的伺候皇上以报皇上对民女的无限恩情。”这样的话语只是说明了婉瑜只是为了感恩才愿意留在了宫中,而不是违反了女则没成亲之前便对男子动了情。
“是吗?”太后细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婉瑜一眼。
“你起来吧,皇上已和哀家明说想封你做了德仪夫人,和当今的皇后平起平坐,哀家并不是不允,只是这后宫本来就人数太少,这样一来,便使得皇后更无了后宫之主的威仪,所以哀家的意思是先让皇上封你做了仪妃,这以后若有了子嗣,再加封上去,你看如何?”
“民女但凭太后娘娘做主。”婉瑜再一次起身想要跪拜。
太后远远的虚扶一把:“起来吧,你自己且去与皇上讲明吧,哀家也乏了,你先退下吧?”太后说着闭上了眼睛。
“悠清,你帮哀家捶捶背吧。”
婉瑜一见至此便也轻轻起了身:“民女告退了。”
偌大的偏殿里一下子又恢复了宁静。
“你觉得此女子如何?”望着婉瑜远去的身影,太后这才说道。
“夏姑娘长相美丽,又天资聪颖,依奴婢这么多年观人的经验,想来也是个七巧玲珑的女子。”
“希望如你所说吧。但愿她不会害了哀家的大事。”太后闭着眼睛神思漫游。
“恕奴婢直言,奴婢看她,就好像看到了先前的如明太妃。”
“别给我提那妖媚的女子,先帝就是被她收去了心,连我的皇儿都差点被她弄去做了养子。”太后一听此言,心中平静了多年的怨又随着此给揪了起来,想起尚未成人便夭折的皇上,心中的痛更是加了一层。
“奴婢失言了。”悠清说着,眼底却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精明的光来。一转即逝。
“你呀,那里都好,就是这嘴巴有时却无遮无拦的,也不怪你,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是哀家纵了你。”
太后淡淡说着又想起了少时的时光,当年的如明太妃还只是一个刚进宫的淑仪,却是深受皇上的宠爱,却是处处压她一头,而当时的自己已经位局中宫了,于是她一心想要除掉如明太妃,甚至自己三番五次的设计陷害于她,而那贱人竟是命大一次又一次的都是逃脱了,更让她害怕的是竟然还生下了凤逸轩也就是当今的皇上,当时的她和如明太妃已经是水火不容到了连皇上都知道的地步了,可皇上却偏偏一直宠信着如妃,那些日子她过得真是凄苦,去浣衣局洗过衣服,去冷宫中吃过冷菜馊饭,到如今她的手还因为当年受的苦每到冬天便疼痛不止。
直到有一日,自己的春鸾公主失踪,紧接着未一的皇儿也是出了事,这才明白自己无论如何是斗不过如明太妃的,便也慢慢的收了心,直到多年后如明太妃在一次意外打猎时丧了命,而自己才一不做二不休,慢慢的恢复了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更是将太妃的儿子凤逸轩收做了养子,这才慢慢平息了这么些年来对她的恨。
后来为了暂时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将自己的侄女也嫁给凤逸轩,为的是让他信任自己好让自己在私底下好好筹谋。而这凤逸轩自打成亲以来却是一直没有碰过皇后,这让她更是觉得当今的皇上心机深沉不好对付,这才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了这么久,只待到时机成熟,好将凤逸轩赶下皇位。
这失女之伤,丧子之痛,总要有个人来承担,太后再一次握紧了手中的一枚玉佩,凤逸轩,你母亲的错早晚也要由你来偿还。
还在慈宁宫中的皇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大热天怎么会打冷战呢,却也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