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寻访(1 / 1)
他不由得大笑:“这就是我这差事的好处,公主驾到,我就要差人去送好茶叶,不是吗?”
不知为何,他的笑令我笑不出来,我顾左右而言它:“你是否觉得我的工作方式太学究?”他一句也不多说:“暂时水土不服很正常,等熟悉了中国式的行事方法就好了!”
我试探问道:“郎彦,商行内部对我颇多微词你怎么看?”他没有立即回答,想了一会儿才又说道:“他们太低估允冰儿了!”
“小姐,小少爷!大冷天坐在这里,也不怕着凉!”林妈走了来,将衣物递给我们,她身子骨倒还硬朗,郎彦起身搀住她道:“林妈,我们正要回屋,一块走吧!”
我走后父亲认郎彦为义子,这就是他曾给母亲提起的留下郎彦的方法,并将他领进沃丰后勤部接受锻炼,一呆就是五年,郎彦从办事员到后勤执事,只用了三年时间,那时他可只有16岁,却十分意外,父亲没再予以提拔,令人琢磨不透。
-----------------------------
分割线
-----------------------------
我对司机说:“老王,在此处等我们吧,蔺芷,你跟我下去!”山路盘盘绕绕,山冲里是零落各处的几户人家,在葱郁的树木掩映之下,只露出尖尖的黑瓦屋顶,正午时分,阳光自茂密地山榆树枝叶间筛漏下来,有画眉美妙的歌声,随着我们的脚步声和人语,哄哄地拍打着翅膀自树梢或草丛中飞起。
弯弯曲曲行来,却原来目的地比看起来要远得多,好在山间幽凉,脚虽疼却并不觉得热。
行得近了,淡青色炊烟袅袅缕缕自房顶的烟囱中飘起,山里人家的烟火味令长途跋涉的行人突觉踏实,歇歇脚未尝不可,他们总是朴实好客的,自知时间紧迫所以不敢稍有停留。
敲开蓬门,向一老妪问了董启琛的住处,直奔了过去。
庭院只简单立了几根篱笆,青竹久经雨淋曝晒,已显泪痕般斑驳的白色。一妇人正将架上晾晒过的芥菜入瓮盐渍,听有脚步传来,抬头打量着我们的装束,先是一愣,而后站起身,问:“不知客人从何处来,找谁?”
蔺芷说:“这里可是董先生家里?”
她忙应道:“是,正是。”她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说:“快请进屋里说话!”
而后她手脚麻利地沏上了茶水,说:“两位请宽坐!我家先生去与人帮忙,我去迎迎他!”
厅内陈设极为简单,一桌几凳,一摆放花瓶的长案而已,那瓶里所插倒极为新鲜,是几支秋芦苇,倒有几分农家的闲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