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宋明珠 > 82 八十二、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82 八十二、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天凉好个秋 笑傲江湖 拐个妖精当老婆 凰求凰 艳遇 毒妃——素手遮天 如人饮水 驭王爷 魅惑君王心:青楼头牌当皇后 落花离殇(女尊)

真宗日益迷封禅这些谈玄说妙之事。

除了泰山封禅,这之后,在朝臣怂恿下,又是曲阜祭孔,又是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同时广建道观神殿,朝臣竞报祥瑞,争上天书。把国事、财政和大量精力全花费在谈玄说妙上。

明珠知道无法劝阻他的喜好,真宗一如她初相识之时,依然天资英悟,潇洒浪漫如才子,诗人,他所想所做,虽然别人觉得天真无知,但她眼里,那是真宗真性情。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暗中为他代为办理其他政务,真宗也落得清闲,一心专致通神之教。

一转眼,已经八年。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由升王册为皇太子,改名赵祯。

当大家,尤其是明珠沉浸在立太子的欢喜中时,却不知道,这是多事之秋的开始。

首先,是明珠的大哥刘美。

由于他辅助明珠,忙于政事,日益操劳,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糟糕的是,一连几个太医来诊治都回天乏术。

明珠伤心万分,带着淑妃一起去探望他。

岁月无情,他们都不再年轻。

“大哥!”明珠望着病中的刘美,往事一幕幕地涌起,她紧张地拉起他的手,“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本宫不能没有你啊 !”

是的。

造化不思议,缘分不思议。

“明珠永远记得,在明珠最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你,出手相助,帮我度过难关。”当时,舅舅欠下二十两,这个她们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是当时的龚世倾慷慨出手,才让他们一家度过危机。

刘美躺在床上,艰难地叹口气,如果当初,自己不是一时意气,坚持要明珠去招待那个知府,那么,自己和明珠,也许就有了另一番景象,明珠也就不会遇到她命中的人,真宗。

这是他永远的遗憾,却也是他唯一的庆幸。

因为,他家的小鼓因为明珠再次名扬,而家道中落的自己,也因为明珠大富大贵。

“你快好起来,本宫还有很多事,需要你的帮助啊!”明珠伤心地握着他的手,流泪哭泣。一直以来,要不是他的鼓励和帮助,自己不会那么坚持走到现在。不行,她不能失去他的。在她的心目中,他不仅是大哥、更是恩人、知己和……

明珠只是紧握他的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后娘娘。”边上的淑仪也泣不成声,“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明珠看着病重的刘美,心急如焚。

“你放心。”刘美挤出一丝笑,“朝堂有钱惟演、丁谓他们是自己人,可以依靠,后宫,淑仪是我女儿,一定会尽心帮你,我很放心,只是,我的几个儿子……”

是的,钱惟演的妹妹嫁给了刘美,丁谓又娶了钱惟演的女儿,所以就凭这层关系,他们是皇后一边的人。

“你放心,你的儿子就是我的亲人,本宫一定会悉心栽培和重用的。”是的,刘明珠一直非常重用刘美的子孙,尤其到了她自己晚年,更是重用厚待非常,就算满朝非议,也不减。

刘美点点头。

但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玄隐子!明珠突然想起他的师父,这么多年,玄隐子飘忽不定,如果能找到他,刘美一定会有救的!

只是,就算出动全国,人海茫茫,要哪里找寻呢?淑仪担心。

是否能找到,就全靠命运了。明珠暗祈祷。

确实,就在刘美最后的时刻,玄隐子来了。

“能救他只有一个方法,贫道带他走,从此修道隐居,不问世事。”玄隐子对明珠说。

这个——

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于是,对外,刘美病故,其爵位由其大儿子刘从德继承。

“道长。”临别之际,明珠还有事相求,那就是玄隐子曾经提炼救命丹药,她想求些,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真宗近年身体也不好,她更需要未雨绸缪。

“娘娘。”玄隐子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丹丸只是助缘而已。很多事,不能强求。”

这话,明珠暗不悦,难道,真的无能为力吗?

“道长。”明珠又想起一件事,“本宫记得道长赐的九个字,兄非兄,子非子,凰非凰。没想到,道长真的料事如神。可现在,本宫失去了这世上最大的一个依靠,以后该怎么办,还请道长再指点迷津啊!”

娘娘。玄隐子望着她,失去一个刘美,她显得如此伤心无助,可她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将来,她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

“不是贫道洞察先机。娘娘走到今天,一切都是命。”

命?明珠感叹,不能更改吗?那今后本宫该怎么办?

玄隐子又为明珠卜了一卦——群星捧月照云天,百鸟朝风舞翩跹,功名盖世占关魁,安乐富贵寿永年。

这是个上上卦,让明珠有些安慰。

“最后,贫道再赠娘娘八个字,请娘娘好自为之。”玄隐子望着她,说。

八个字。明珠好奇——

“顺天应命,常存善心。”

这是玄隐子最后的话,然后,他带着刘美离开,从此,尽日临流看水色,有时隐几听松声。遍游万壑成嘉遁,偶出千峰翫治平。他们两个都销声匿迹于这世上。

刘美给明珠留下了一份名册,是朝中各大臣的关系分布,哪些可以信赖,哪些是反对派,哪些中立,都详细罗列。

最后一页,是刘美熟悉的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是唐李商隐的《锦瑟》中的句子。

没想到,他到最后,还是那么关心和照顾自己。明珠望着这名册,和他的回忆止不住地从脑海中一涌而起,感慨万千,不由泪下。

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在这红尘万丈之中,就是如此缘起缘灭,聚散无常。各自演着自己的角色,扮好自己的作用,故事结束,也就落幕下场,各奔东西。

真宗知道明珠感怀自己哥哥的去世,伤心万分,所以这几日,一直没去打扰她。

之后,朝臣流言四起,说皇后因为失去了唯一的哥哥,为壮大刘姓,她重编族谱,谱中讲述她本是太原将门之后,祖父两代都是雄武惯战的军官,还大封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辈。近来更是主动攀交亲戚。朝中刘姓官员都是她攀交的对象。开封府刘综、龙图阁直学士刘烨等,她都有意无意拉拢,无奈他们都不卖帐,于是皇后找借口将他们一一贬离京城。

因为此事,朝中很有微词。虽然如此,真宗体念明珠失去亲人,想找依靠的心,硬是把这些参她的奏折压下,不告诉她。

但是,他隐约觉得,这些微词只是前奏,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揭起悍然大波也不一定。该让明珠注意吗?

真宗犹豫。

正巧,因为皇太子赵祯近来受风痰之疾所苦,明珠管束他一向严厉,就不准他再碰海鲜。真宗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周怀政因为和太子最亲近,于是将此事告知杨淑妃。淑仪和明珠不一样,她极其宠爱祯儿,但为了不得罪皇后,就将海鲜藏起,留给赵祯偷偷吃,还心疼说:“皇后何苦虐吾儿至此!”

利用这个机会,真宗正好可以找明珠谈谈。

“明珠,你千万别责怪淑妃,她也是心疼祯儿才这么做的。”真宗预先为他们求情。

“皇上。”明珠知道真宗的意思,淑妃偷偷给太子吃海鲜传得宫里皆知,都觉得太子太可怜,贵为未来的皇帝,竟然连吃点喜欢的都要偷偷摸摸,都觉得皇后太不近人情。

明珠微嗔,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明珠。明珠这么做,真的毫无恶意。

朕当然知道,但别人不会这么想啊。

那是别人的事。明珠不管,“慈母多败儿,没有智慧的慈悲出祸害。明珠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太子,更为了大宋千秋的社稷。”

“这个朕明白,所以你也别太责怪淑妃这么做。”

“皇上你想多了,臣妾怎么会责怪淑妃妹妹呢。”明珠笑,“所谓一张一弛,松紧有道。凡事都不能太过。臣妾是严格,但淑妃妹妹太宽容,两者正好互补,缺一不可。所以,臣妾不在乎背负骂名,做□□脸那个。”

原来你这么深明大意。真宗欣慰。

“明珠,你如此聪慧,断然知道近来朝中的大事。”皇上趁机。

明珠当然知道,是对自己拉拢刘姓大臣不满的非议。

“经过大哥的事,明珠确实很难释怀。但是,明珠现在已经很明白了,任人为贤,明珠不再执着依靠亲戚。”

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

明珠!真宗揽过她,“你虽然失去了你大哥,但你还有我啊!”他柔声,这么多年了,“朕会永远在你身边,守护你!”

“皇上!”明珠安慰之极,不由流下眼泪,这正是她最不忍,最害怕,最担心的。她怕好景不长,她怕失去他,那,真的让她该怎么办啊?

“皇上别这么说!应该是明珠永远陪伴皇上,守护皇上才是!”

真宗笑,“那么,就让我们相互依靠,相互陪伴吧!”

真能永远如此,该多好。明珠暗祈愿。

但是,她不知道,认亲风波虽然淡了,但却有更大的风暴袭来。

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真宗病体渐深,已不能上朝,政事多由皇后决断。但她不知道,一场反皇后的阴谋,却瞒着她,在后宫无声息地展开。

这又要说到真宗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周怀政。他年纪轻轻却生得聪明过人,深得圣心,更是和太子非常亲近,太子也很喜欢和他玩,一直哥哥、哥哥地叫他。有次,太子练习书法,周怀政想要太子真迹,太子玩笑地大书“周家哥哥斩斩”六个字。吓得周怀政一身冷汗。

是的,他确实一心在密谋废皇后、杀丁谓,尊抱病已久的皇帝为太上皇,迎立太子,起复寇准为宰相,辅佐新君。而且他和他的友朋、朝臣已经约定,这个月,七月二十五日动手。

看太子这么写,周怀政不由一惊,这是个不好的预兆吗?他暗想。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二十四日,他的同党杨崇勋、杨怀吉因怕事情暴露,向丁谓告了密。丁谓次日天一破晓就急奔宋真宗病榻前,请圣上裁断周怀政谋反一事。

真宗怒了,一道圣旨,出动禁军,将周怀政等一干全部擒获。为了不让日益操劳政事的明珠担心,真宗硬拖孱弱的身子到承明殿亲审周怀政。

“为什么?”真宗本就气弱,现在更是痛心地气不成声,“朕这么信任你,为什么要做这大逆不道的事?”

周怀政全部承认。

“皇上!”他叹口气,跪伏在地,“皇上和太子是奴才今生永远的主子,正因为如此,奴才才不能眼睁睁看着整个朝庭甚至后宫被皇后和奸相所把持!尤其是皇后!”

真宗没想到,他对明珠的恶意怎么会这么深。

周怀政被斩首于城西的普安寺。直到此时明珠才知情。这起未遂的政变让她体验到了命运多舛,敌人防不胜防,如果没有皇上,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是,虽然周怀政的党羽被扫尽后,内廷中再没人敢和皇后争斗。然真宗也清楚,周怀政事件的矛头直指皇后,之前寇准和杨亿的密谋也是因不满皇后,朝廷隐然已分裂为支持皇后和太子的两派。他因病重而让皇后代政,也许已种下一粒恶果。

尤其是周怀政临终那几句话,更是让他心神不安。

原来,周怀政是孤儿,从小被郭槐收养,他视郭槐为自己的父亲。但郭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皇后所害,于是他就进宫,一心想找机会报仇。

而且,郭槐最后向他道出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狸猫换太子,太子很可能不是皇后亲生,是她掉包得来。因为郭槐知道这个秘密,所以,皇后用莫须有之罪铲除了他。

真宗没想到周怀政竟然会说出如此话来。

太子不是明珠的孩子?难道,是李才人的?

难道明珠真的为了皇后之位,狸猫换太子,如此不择手段,而且一瞒瞒了他十年?

周案虽然让他身心疲惫,但更让他大受打击的还是周怀政这最后的话,他本来就不见起色的病,更重了。

但是,他得尽早让儿子熟悉政治。很快,真宗宣布设立资善堂,让太子和大臣在这里共掌政事。此外,他叫来李兰李才人照顾他的起居。

周怀政临终的话,明珠早有耳闻。

不知道皇上听了,倒底怎么想,但皇上病重却是事实。

“皇上!”明珠每次忙完国事,总是抽空去看他,说不担心是假的,皇上病得不轻啊,“皇上有病,还操劳亲审周犯,这种事,交给大臣就可以了,你让明珠怎么办啊?”她轻声责怪。

“明珠!”真宗看见她,虽然周的话让他伤心,但一看见她,他就是恨不起来,“朕不是说过,一定会好好守护你的!任何对明珠不利的人,朕一定为你亲自铲除,让你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皇上!

明珠感动地伏在他病榻身旁,暗暗祷告,“上天啊!如果可以,明珠愿意减寿二十年,甚至愿意代替皇上,只要皇上能健康!”

什么荣华,什么皇后,和赵元侃比起来,都不重要。

明珠一有空就跑去佛堂祈愿,只要皇上能健康,她愿意为皇上茹素,从此不问奢华,过简朴惜福的日子,把所有的福报都给皇上。

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上天。

真宗近日,身体好些了,竟然能下床走动。

这天,他摒退全部人,只带明珠,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

宋□□在世时,曾设过一个秘库---奉宸库,专藏被大宋讨灭的各国之瑰宝奇珍。但国家还从未动用过其间的资财。

真宗将明珠带到这里,将唯一的钥匙交给她。

“明珠,朕知道自己在位,任意封禅,执迷兴教,挥霍许多,致国库空虚。如果朕不在了,国家需要,你可以动用这奉宸库的财产,朕只希望,你和祯儿今后的日子能顺顺利利。”

“皇上你别这么说!”明珠急,什么宝库,都不及皇上,“皇上你还要看着祯儿长大,继位,看着大宋日益兴盛繁荣的!”

真宗笑,有你在,朕放心。

“皇上你放心,明珠一定会守着祯儿,守着皇上的江山,让它千秋万代,日益兴盛!”明珠发誓!

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真宗点头。

“明珠。”他握着她的手。多少年了。

蜀中酒楼上的初见,京城大街的再相逢。

眩目的红衣,清脆的小鼓,还有比这两样都更动人的明珠的容颜。

王府的欢喜和悲伤,十年分离的相思和情长,久别重逢的喜悦,后宫波谲云诡中的相处相知……

几十年,清晰如目前,他们虽然不再年轻,但点点滴滴回忆却不因时间而改变。

“此生有你,无憾!”这是他最后的感言。就算最后,他也没问祯儿的身世。选择相信她,只要她不说,他就不会问。

“皇上!你是明珠这辈子注定的人,是明珠永远的唯一。”

是的,如果没有他,没有他在自己小时候,最伤心时送的明珠和鼓励,她,刘娥,一个穷苦的乡下女子,不会走到今天。

曲终人散,终有别离。

如果没有遗憾,就不是人生?

所幸的是,曾经拥有过,不管是什么。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