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七十九、我就是王法(1 / 1)
奉皇上旨意,后宫大小妃嫔、才人、宫女和太监都被传旨到皇后所在的中宫。
大家有点不明就里。按理,皇上最近不在宫里,又怎么会传圣旨呢?集中大家到皇后宫,又所谓何事呢?
大家都好奇地看向沈琳,现在她是宫中最红的,将来的皇后,她一定会知道缘由。
可沈琳也是被圣旨传来的,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心里她暗庆幸,这谁假传圣旨的罪可不小啊。
她,沈琳,十四岁,出身名门。显赫的家势和地位是与生俱来的福气,更何况她又生得花容月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今皇后是她表姑姑,无论是家势、容貌、才能,都是她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她把她奉为偶像。可是,这个偶像却不幸地早早病故,她实在是伤心。记得自己在表姑姑病重时去看她,表姑姑拉着她的手,叮嘱的那番话——
既生玉,何生珠。表姑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斗不过一个刘明珠。琳儿,表姑姑是没办法了,只有把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我同属美玉,一定可以胜过明珠。
因为如此,她毅然决定进宫,为表姑姑报仇。
幸运的是,皇上刚处理完战事,就传出刘明珠不贞的流言,加上自己做宰相的爷爷和朝庭的势力,将流言扩散易如反掌,就算皇上有心偏袒也不能堵塞悠悠之口。再加上她的家族在后宫早就广布眼线,又得到了淑贵人的秘密,更为打击刘明珠加重了份量。更重要的是,知道明珠要在中宫做法事,于是就在法事的香中添加了一种域外迷香,这种香非常隐蔽,带着淡淡的香气,长时期吸了,会有胸闷呕吐等症状,再买通三个资深太医,说明珠有喜两个月,皇上想不相信都难。
天时地利人和,她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凭借身后的家族朝庭势力的支持,离皇后只是一步之遥。
但她和她的整个家族都知道,光这么做还不够,必须在政事上有所帮忙不可。皇上原以为本来的潭渊之盟是件值得自豪的功业,他曾作诗,赞云:坚冰销巨浪,轻吹集隹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可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虽然王钦若的话是要贬低寇准的,但却也让真宗怏怏不乐。
王钦若知道皇上想建功立业,又知道靠战争建功立业不是皇上所喜,于是提议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这提议深得真宗之心,只是担心当时的宰相王旦会反对。
沈琳得知此事,忙找娘家商量,然后得到一法。她建议真宗把王旦召来宴饮,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带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酒樽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拿里面盛的全是美珠!从此,王旦成了封禅的带头人。
之后真宗召集群臣说,去年冬十一月半夜,绛衣天神降临,建议来月于正殿建道场一个,将降天书“大中禅符”三篇。之后果然得天书,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然后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为扩大影响,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为大中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一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之后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多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真宗封禅。真宗召三司使丁谓问了经费事宜后,即命翰林及太常详拟封禅仪注,又任命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封禅度经制置使,丁谓负责计度财用。于是真宗开始了泰山封禅的大出行。
沈琳终于利用这大出行,孤立明珠,后宫独大。
现在,她坐等是谁假传圣旨,正好可以借机打击。
正当大家都忐忑等待时,突然一声“皇上驾到”让大家纷纷安静下来。
但是,皇上并没有驾到,出现的竟然是德妃,身后跟的是小兰、淑仪,还有刘美刘大人。
她们想造反吗?
“假冒圣上,是欺君死罪!”沈琳先发制人,煽动其他人。
“你看看清楚!”明珠一指身后的小兰,小兰的手中握着把宝剑。
“这是皇上在潭州赐给本宫如朕亲临的宝剑,见剑如见圣上,有先斩后奏之用。”明珠一脸严肃的神情和话,顿时让所有人都肃静和不安起来,大家顿时收声。
沈琳没想到明珠还有这招,再加上刘美刘大人为她撑腰,也不敢多言。
“还不拜见?”边上刘美说。
于是大家都恭敬行礼。
明珠坐上皇后的位子,扫了大家一眼,开口了:“既然本宫现在代表皇上,本宫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事宣布。”
有事?大家都纷纷看向沈才人。沈琳看向明珠,她虽然有些不安,但是,自己有大把朝臣撑腰,又得圣宠,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把柄被抓,她不怕明珠敢把她怎么样。
明珠也望向沈琳,然后,开口了:“沈琳身为才人,屡次目无规矩,以下犯上,本宫大度,本不予计较。但沈才人不思悔改,竟然卖通御医,暗投□□,陷害本宫。本宫今日传皇上圣旨,将她杖责二十,贬为庶民,贬到洗衣房洗衣。”
此话一出,大众哗然。
“你敢!”沈琳急。
“本宫代表皇上,有什么不敢?”明珠怒视她,“就算你爷爷沈伦今天在这里,胆敢不敬,本宫也可以以抗旨先斩后奏!”
“你趁皇上不在,滥用私刑,我们不服!”沈琳说,她这么一说,边上那些个小才人也如此愤愤。
“是啊,凭什么针对沈才人,不公平!”
又有一些人小声。
“凭什么?”明珠冷哼,“ 就凭这尚方宝剑!”
“可是,就算皇上,也要有事实,有证据,不能随便惩罚!”
“就是,就是!”
“你没有证据,这么诬蔑沈才人,我们就是不服!”
沈才人支持声越来越大,沈琳也胆子大了,一副你敢把我怎么样的样子。
“证据!”明珠点头,“好,本宫就和你们细讲讲什么事实,什么证据!”
她示意边上的刘美,刘美看向左右,左右会意地将三个太医带了上来。
“娘娘饶命啊!”三位御医看看沈才人,看看明珠,不知道该求谁好。
“医者父母心。三位大人不需要求谁饶命,因为能主宰你们命的是你们自己。”明珠望着他们,“本宫只要问你们一句,前些日你们分别为本宫诊断,说本宫有喜,是否事实?”
这……
三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摆不定,谁也不敢开口。
“讲真话真的就这么难嘛!”明珠冷笑,“你们都不说,好,都拖出去砍了!”
她这么一说,三个御医吓得面如土色,叩头不止,“娘娘饶命啊!都是沈大人和沈才人吩咐的,说不这么做会对奴才们不利啊!”
他们的话,让大家都惊讶地看向沈琳。
沈琳惊,“德妃姐姐以杀威胁,要是我,也会这么说为求保命啊!”
“是吗?”明珠望着她。小小年纪,这么深的怨恨是哪里来的?
是因为皇后,还是她背后那些势力超众的朝臣?
“明珠自问没有做过对不起皇上的事。可是你,沈琳!才进宫不久,就恃宠生娇,目无尊卑。才进宫就拉帮结伙,兴风作浪。你在中宫用迷药害本宫,又卖通三个御医谎称本宫有喜对皇上不忠,还联合朝臣散布本宫与辽国的谣言,又趁皇上不在,用藏红花谋害本宫的皇儿……这一件件,本宫都一清二楚。”
你……你有证据吗?沈琳急。
“证据?不需要证据!”明珠瞪着她,看向大家,“这里是本宫全权统领的后宫,不是朝堂,不需要证据!本宫说你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你这是强词夺理!沈琳恨恨,难以服众!
服众?明珠看向大众,大家都被她的气势吓住了,不敢大声,更不敢看她。
“这后宫生存之道,大家比本宫更清楚。很多事,倒底是谁在搞怪,谁在策划,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是法官断案,本宫根本不需要为你们一一说明!只要告诫大家一句话——”
她盯着沈琳,还有大众,一字一字:“邪不胜正!有本宫在,正义一定要战胜邪恶,本宫就是王法!”
她的话和她的气势怔住了大家,连沈琳也怔住了。
“还不执行!”小兰看向左右。
左右顿时来了劲,将沈琳押下。
“你别得意得太早!看皇上回来怎么收场!”这是沈琳最后不甘心的话。
“无所谓!”明珠看向大众,“本宫所在的后宫,绝不允许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一旦发现,不需要证据,本宫绝不姑息。明白了吗?”她特意看向其他那些小才人。
经过刚才,那些小才人都立刻唯唯诺诺起来,没有了原来的气势。
事情办好了,明珠摆驾回宫。
总算出了口气。
是的,当初她伤心欲绝,万念俱灰。孩子的希望没了,现在,连身边最亲的人都在欺骗自己,都在怀疑自己。
可是,她不能就这么算了。
就算自己不争,不斗,可是,还是身不由己,会被别人算计。
这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她正这么想,突然想起了当初在百福庵和明智师太的话。
是的,天道无有偏爱,常与善人同行。
邪不胜正。
这世界不公不平之事太多,由谁来主持?
就是自己!
既然自己现在是德妃,既然走到这里,那就不能逃避,不能等待皇上的信任。
要自己去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去主持自己的公正。
她终于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了,在这后宫中生活,她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主持公平正义。
有她在,决不允许一切坏心机的发生。
她想起了在澶州皇上留给她主持大局的尚方宝剑,再加上有刘美的兵权,皇上不在正好,她可以完全决定一切。
那皇上回来怎么办?
刘美不无担心。
那是欺君的大罪啊。
“本宫既然决定这么做,就想到后果了。放心,本宫不会连累你们,一切本宫一人承担。”
刘美望着她,她又变了,又不同了。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真宗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明珠所在的德佩宫。
是的,他都听说了,明珠私传圣旨,不仅惩罚了沈琳,还将三个御医也贬为平民赶出宫去。
虽然早有人第一时间通知他,但因为封禅事紧,他也无暇回宫。但一结束泰山事宜,他就早早回宫,第一去的就是找明珠。这欺君大罪她该怎么承担?!虽然一路上群臣激愤,都力谏要治德妃欺君死罪,尤其是沈伦为首那帮朝庭老家伙,更是恨不得立马处置德妃,让他非常为难。
明珠啊明珠,他暗恨,这次你做得太过分,朕想保你也难啊。
德佩宫。
远远望见,明珠已经率小兰她们跪在宫外迎接了。
听边上的李公公说,她们知道皇上回京就跪在这里迎接,已经有一个上午时间了。
边上,放的正是自己那把如朕亲临的宝剑。
真宗皱眉,现在知错有什么用,朝廷沈伦他们虎视眈眈不放过她呢。
想到这里,他擦过她们身边,径直走进宫里,坐在里面,一言不发。
一晃,就是一天。
夜幕降临。
“圣上,娘娘还在外跪着呢,这夜深露重的……”边上李公公怯怯建议。
“传她进来看她有什么话说。”真宗恨恨。
明珠进来了。
她一如真宗初见一样,一身绚丽的红色,还是那么美丽动人。
不行,不能心软。真宗心里告戒自己,面上冷下脸,“你知错吗?”他斥道。
“明珠知错。”明珠拿着剑,缓缓跪在他面前,“明珠这么做,就已经预备了后果。”
后果?真宗恨,你担当得起吗?你已经是德妃,后宫之首了,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才人,有必要假传圣旨,做到这地步吗?
“欺君是死罪。明珠已经准备一死以谢罪。”
死死死?!真宗就是恨她这点,她明知他舍不得处死她的,还一点都不婉转,她都不求他吗?
你!真宗气,“你还在责怪朕误会你?想用这种方式向朕示威?你明知道,一个沈琳在朕的心中根本不能和你相比,还如此小气争风吃醋不顾风寸!要朕如何保你?”
真宗皱眉,他知道沈伦那帮朝臣位高权重,不肯姑息的。
“这样吧,朕马上封沈琳为贵人,你再亲自去接她回来,当着大家的面向她认个错,朕再帮你说几句好话,免了你死罪。当然,如果沈家还要什么苛刻要求,能忍就忍忍吧,只要不是死罪,什么都可以从长计议……”
“皇上!”真宗的话被明珠打断了。
怎么?真宗恼。
“明珠不是因为争风吃醋,也不是想要在后宫弄权才这么做的。”
那你是为什么?
“为了主持正义。”明珠严肃地望着他。
古来后宫美女如云、金雕玉砌,但也是最残酷的斗争之所。多少人为了上位可以不择手段。
那又怎么样?真宗气,这是事实,你能改变什么?
“只要明珠在,明珠不允许这种不公不平之事发生。明珠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当年,在汴京的街头,明珠的心已经想的非常明白,明珠不在乎名份,不在乎皇上喜欢多少女人,不在乎这世间的一切名闻利养。明珠只想待在一个叫赵元侃的人身旁——”她明亮的眼睛望着他,“不论他的身份地位,只想和他在一起。”
真宗望着她,是的,记忆一下回到京城街头,两人终于重逢走到一起的那瞬间。
没有地位,没有他人,没有名利,只有他们两个。
那种感情,现在突然被提起,让他的心猛烈跳动,心折不已。
“明珠不在乎谁做皇后,不在乎皇上宠爱谁,就算皇上听信他人不相信明珠也没关系。明珠对皇上的心,永远不变。明珠这么做,不是为争斗,而是为了阻止不正。沈琳一个小女孩,不经世事,却有如此心机,这不是皇上之福,也不是大宋后宫之福。明珠一死不要紧,但正义、邪恶不容颠倒混乱!”
明珠的话斩钉截铁,真宗开始相信她,也许,她做的都是正确的?也许,真的是沈琳不对?
真宗不想计较谁对谁错,只是,他上前一把拉起明珠,把她揽到怀中,“明珠!过去的朕都不想追究,朕只想和你在一起!”
元侃!
明珠温柔地叫他的名字,看来,她的决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