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七十六、澶渊之盟(1 / 1)
澶州,刘美收到消息,早就在城外焦急等待了。
看明珠他们回来,他终于松了口气。
城中,明珠摒退所有人,独留刘美。
“大哥!”明珠终于可以卸下伪装,倒在他怀中,委屈地大哭起来。
乖!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彻底在他面前这么伤心。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明珠昨晚被留,就无数的流言了,更别说过了一晚,更有具体的见闻人,刘美多多少少知道一定会发生什么。
如今皇上又不在,明珠伤心成那样,他就觉得不妙。
真的吗?
刘美担心地问。
明珠只是委屈地哭。
刘美更急了。
半响,她幽幽回答:没有。
真的?刘美不信,但既然自己是她最信任的大哥,他也不再追问,“我相信你。你还是好好休息,谈和的事,交给寇准他们吧。”
不行!明珠反对,皇上临走要自己全权代表,现在自己回避,不是更遭嫌疑。
事不宜迟,明珠马上召见寇准他们决定对策。
关于和谈,其实明珠和刘美本来意见不一,明珠主战,但刘美主和。现在,皇上不在,寇准他们这种态度,明珠的主张被迫改变,怕他们又怀疑自己坚持战是因为公报私仇。
但是,“我军已经胜算,为何要和谈?”寇准坚持。
“因为虽然辽军腹背受敌,但已击败宋军第一线主力,长驱直入,折损大量宋军。”刘美知道军情,“同时我军也因争战多年却无法击败辽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已经失去耐心,大家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回家安居乐业。”
“刘将军说的是。”明珠点头,“自先帝征北汉开始,两国交战已长达二十多年,其间大宋损兵折将,人民生灵涂炭,人心早已疲惫不堪。这种生死搏斗,要最终斗到何时,且我大宋彻底胜算又有几何?你们没想过吗?总之,不能再持续下去,否则更加劳民伤财,两败俱伤。本宫同意尽快议和。”
见多数都这样,寇准也就不再坚持。
关于条件,辽开出每年白银20万两,绢30万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怎么行,我们有利,凭什么要反给辽贼钱?”曹利用第一个反对。
“凭什么?”明珠恨,想起圣宗的话,“要生存、要发展,没办法,只有抢!和强人是说不上理的。总之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只要两位爱卿尽量讨价还价,银10万两,绢20万匹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明珠说。
什么?
寇准差点跳起来,真是不知柴米贵,你一个妇人说着如此的轻巧话。
这倒是。刘美也皱眉。
“每年扔出20万两白银,任谁都心痛,可是诸位可否知道,这场仗,仅四个月,我大宋花费了多少?”
明珠看向他们。
“二千八百万两白银!这还仅仅是这四个月!”明珠说。
寇准惊奇,他只以为她是个后宫弄权的女子,没想到,对战事和国事竟然如此清楚。
“虽然我大宋每年收入有一万万两之多,但这场仗就已耗费快三千万两,这是什么意思?占了差不多一年收入的三成!”明珠继续说,“圣上即位近七年来,一共应付了多少场战争?相比之下,这二、三十万两岁贡就显得九牛之一毛,但相反对于经济拮据的辽人来讲,无疑是白白到手的上天的恩赐。”
明珠的话,让他们不再坚持。
“好!微臣去谈,尽量减少这数字!”寇准说。
曹利用也赶紧附和,想将功赎罪。
虽然在辽营,他对明珠有意见,但明珠并没有追究。现在,又听她一番话,并不是后宫无知女子能说出,她竟然对大宋如此熟悉,实在让他暗生佩服。
但是,辽营的事始终是个阴影。不管如何,先解决和谈再说。
之后,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年底,十二月时,正式议定由双方约为 “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承认边界,宋每年给予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从此,宋辽签盟,交好达百年之久。也因为如此,为方便运送,宋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张纸质的钱,名为交子。
有说,澶渊之盟虽然以和平收场,但岁币却从此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但是,不在当时,如何明白,也许谈和才是最好的办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能够用钱来换得和平,倒底是否合算,已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经历此事,明珠一直未再直接出面谈和和过问军情。
而大辽,也是萧太后主持大局。
最后大家缔结盟约时,明珠没办法,只有代皇上出现,她精心打扮好自己,华丽的紫色宫装美服,耀眼悦目,梳得高高的发髻,插着黄金的凤凰和金步摇,妆容也精心描画过了,万花楼中学得最仔细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打扮的美丽。是的,她是刘明珠,一定要用最惊艳的一面震住全场。
地点选在辽、宋中间的明月湖、沐光亭。此刻,亭中已经布置一新,围绕亭周围也在湖上搭起临时的通道,方便两国兵将随行。
明珠由刘美陪着,还有寇准和曹利用等兵将百余人。
对方萧太后、圣宗及手下百余人,一起集中在这亭中。
几日不见,圣宗看见明珠不仅没有憔悴,反而如此惊艳,让人不能睁眼正视,实在是非常震惊。
何止圣宗,就连萧太后、寇准他们也是惊艳万分。
这就是明珠的利害之处啊。
萧太后她们暗叹。
哼!寇准和曹利用不屑,尤其是曹利用,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他确实那晚在大辽亲耳听见她失声尖叫不的声音,后来声音被压下去了,这可不是萧太后说的畅谈该有的情景。
而这明珠,现在还大摇大摆出现在众人面前,真是够不要脸的。
皇后刚没了,她穿戴如此艳丽,怎么,还以为自己可以顺理成章地取代皇后吗?
曹利用和寇准不甘心地对望一眼。
明珠知道他们的心思。
不管了,现在自己最大,就算他们有再多异议,也耐何不了她。
她看向圣宗——本来,已经决定永远不再见他,可是,现在再见,竟然不是很讨厌,至少她心境还能平静,只是,看见他,还是想起那花香气暖的那夜,让她一阵心乱和尴尬不已。
没想到,最后救自己的,竟然是斗了那么久的皇后。
明珠知道自己不该穿那么艳,但今天没办法,她不能输了气势,尤其在圣宗他们母子和寇准他们那帮臣子面前,所以她已经避免了最喜欢的红色,改成了紫色。
但,过了今天,她决定回京为皇后广积功德,但愿皇后一路走好,以报她搭救之恩。
刘美看看明珠,看看圣宗,说没事,他真的不信。
该死!他暗咒骂,为什么,当时自己没在明珠身边呢?
盟约终于签署好了。
大家欢宴罢,结束了这四个月的战争。
明珠再没和圣宗说过一句话。是赌气吗?她不知道,她只想让他明白,自己不原谅他!
回到澶州,刘美拿来一个盒子,“圣宗说要亲手交给明珠你的。”
什么东西?
明珠本想还回去,但还是忍不住好奇,打开看了。
竟然,盒中竟然是一个拨浪鼓。
这个乍一看,非常象当年圣宗怀疑她是奸细,一脚踩破的龚世倾做的那个小鼓。
但仔细看,不是。虽然也同样大小,同样精致的银雕花纹和两颗珍珠。
但不是原来那个。
明珠拿起,一摇,依然是清脆可人。
还附了张纸,是圣宗的字: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一直那么有心,那小鼓,那诗。明珠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南柯一梦最后的景象,也是,是圣宗写的句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再恨他了,而且,明珠拿上小鼓,急急冲出去——
沐光亭。
此刻已经人去亭空。
但是,离亭不远,竟然有小舟,好象刚离开——看舟上的人,是圣宗。
明珠轻摇小鼓,在亭中翩翩起舞,然后,唱起: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圣宗听见,回头,望着亭中的明珠——他们注定就是这样,只能隔着距离,彼此注视。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焉。
但不管怎么样,明珠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再次唱起他最爱的句子,那清脆的鼓声和歌声,如珍珠点点,流入他的心中,告诉自己,这最后的结局。
好吧,他认命,只好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