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景德元年(1 / 1)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这一年,无论是大宋,还是大辽,无论是真宗、皇后还是明珠,都是不寻常的一年。
首先是皇后。
那要从她的皇子赵佑说起。
真宗和皇后曾有过两个儿子,都没到十岁就夭折了。
现在这个赵佑,皇后更是疼爱有加,终于也长到九岁了。
但因为太受宠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天,真宗和皇后一起在花园散心,他为了一块糕点,和受福吵起来,还当着皇上的面竟然将小小的受福一下子推进了荷花池中。
虽然受福被救起,性命无忧,但受了惊吓又淹了水,发烧不止。
而这个赵佑丝毫不知迁就,还骄傲地说,他是将来的天子,对受福,别说是皇位、就算是一块饼,他都不会放过他!
真宗大怒,一边责怪皇后太过宠溺他,一边罚赵佑罚跪一天,并不给吃饭。
本来就这么件事,但不知道为什么,赵佑被罚非常不服,又哭又闹,跪了一天,又没吃什么,加上歇斯底里的吵闹,竟然也病倒了。
皇后和真宗急啊。
两个儿子,竟然都病倒,他们是胆战心惊。
但是,这只是开始,赵佑竟然就这样一病不起,不久,夭折。
他只有九岁,竟然也没有活过十岁。
真宗和皇后都伤心万分,终于都不支病倒。
明珠处理完一切事宜,从寺院祈祷回,又要照顾皇上,又要照顾病着的受福,还有,她又要去看望比皇上更病重的皇后,向她报告赵佑的后事已经办妥。
中宫。
皇后躺在金碧辉煌的御床,她终于病倒了,而且病得那么重。
身体的病痛还算其次,主要是心的伤痛。
见明珠来看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更伤痛。
“本宫不见,本宫谁都不见!”她用足力憋出几句。
“娘娘!”明珠端上药,“听小惠说,娘娘不愿喝药,不喝药,身子怎么会好呢。”
“不要你假心假意,看本宫笑话!”皇后卯足力一把打飞她的药,“刘娥!你现在开心了,得意了!你给我滚,本宫不想见到你。”皇后喊的没力气了,一阵急喘。
明珠叹口气。
“皇后娘娘,丧子之痛,明珠也经历过。明珠来不是看娘娘笑话的,是来告诉娘娘佑儿的事一切都已办妥,明珠并让全京城的寺院为佑儿做法事,希望佑儿能投到好去处,不再轮回生死。”
她这么说,皇后稍许平静些了。
明珠让小惠从新准备汤药,然后离开了。
那边,淑仪伤心紧张地看护着受福。
受福虽然有所好转,但一直昏睡,她也急坏了。
就算最好的补药、全部的太医,但是,就在赵佑之后的两个月后,受福也不治身亡。
真宗和淑仪再次深受打击。
看来,这一年,注定不寻常。
本来只是心促气急,慢慢调养有些好转的皇后,听到这消息,病情更为严重。
到她好些能起身说话时,她竟然叫来明珠。
明珠很奇怪,为什么皇后要见她呢。
皇后在床上坐起,望着她,虽然病着,但这时的皇后,表情和神色看不出悲伤还是愤恨,只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明珠!”她缓慢开口,“这些日子,本宫想了很多。”
明珠看着她。
“本宫一直在想皇儿的事,现在,终于想通了。”她说。
是的,其实有一件事,郭玉儿始终耿耿于怀。
从十几年前那个冬夜,他们把明珠从襄王府赶出京城开始,其实她一直耿耿于怀。
她始终记得当初明珠的那句话——“你不能!”明珠叫,“我已经怀了身孕!”
当时,她确实有一瞬间的犹豫,可秦国夫人说她只是气话、骗话,不用理会。
于是她就没有理会。
但这个结,其实一直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直到明珠那日来安慰她,说,丧子之痛,她也感同身受时,她终于明白了。
“刘明珠!”她望着她,“你好狠!我们都不是你的对手!现在我才明白,你真的是我命中注定的克星,我的天敌!你再次出现,就是为了向我们讨债的。”
皇后娘娘,你……
明珠惊讶。
“因为当年,我们害了你的孩子,所以,你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孩子。就算我为圣上生了三个儿子又有什么用?全都不满十岁夭折了。因为你!因为你被赶走了十年,所以你的孩子没了,所以你就来报复,要本宫的所有儿子都活不过十岁!还有你到现在都没有孩子,所以你报复圣上也没有,所以连淑仪的儿子也不放过!”皇后一口气说完,止不住一阵急喘,差点背过气去。
明珠刚想叫太医,被她制止,“我还没S!我还没说完!”她恨恨瞪着她,“就算贵为皇后又有什么用,在你心里,你从来就没把我这个皇后放在眼里,从王府开始,就算你没名没份,也从来不把我这王妃放在眼里,是啊!因为你知道这些虚名根本对你毫无影响,因为圣上的身心都只在你一个人身上!”郭玉儿气啊,“十几年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天伦之乐,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落得比你无子、无份更不堪的下场!”她伤心欲绝。
刘娥啊刘娥,既生玉,何生珠。
为什么,命运如此对我?!
就因为当初,我抢走了你的圣上和孩子吗?
郭玉儿欲哭无泪,已经没有力气再哭了。
她不甘心,她实在不甘心。
“现在你仇也报了,债也讨了,是不是要我这个皇后之位给你,才甘心?”
她望着她。
皇后。
明珠怔住了。她真的没想到,皇后到现在,还是这么看她,这么想她。
从头到尾她都没争过。其实这么说,是虚伪。
从王府开始,王爷新娶王妃,又娶淑仪,说不羡慕不嫉妒不恨那是假的,可她,不致于如皇后想的那么不堪啊。
看来,她和皇后的结,怎么也无法开解了。
既然如此,“皇后。” 明珠淡淡看这她,“皇后快些康复吧。不到最后,谁又知道未来的命运呢。既然明珠和皇后不能成为朋友,那就继续斗吧。”
你!
郭玉儿气,你终于露出真面目了!别以为本宫病了,没力气和你继续斗!现在本宫失去了儿子,终于可以放手一搏。
“皇后你误会了。明珠说的,不是争斗的斗。勾心斗角终归伤人伤心。”
那什么斗?
皇后不解。
“斗命!”明珠望向她,“不到最后,怎知输赢。皇后如果不甘心,就和明珠斗谁命长!谁到最后!”
斗命长!
皇后一愣,随即咬咬牙,好!本宫就和你斗谁命长,谁笑到最后!
“传所有太医!”皇后高声,她要好好养好身子,和她再斗。
处理完皇后的事,还有淑仪。
因为经历丧子之痛,淑仪被刘美接回去休养了。
而且明珠探望了几次,刘美都婉拒说淑仪要静养。
看来,皇后那些病中的胡思乱想,也影响了他们父子,都把自己当做要债的了。
要解开淑仪的心结,先让皇上恢复她婕妤的身份再说。
淑仪失去了皇上,又没了儿子,现在再恢复身份,至少是个安慰。
真宗也采纳了明珠的建议。
当恢复淑仪婕妤身份的圣旨下到刘府,明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淑仪接回宫中。
“明珠!”刘美无奈。
传言也罢,真实也罢,明珠终于铲除了所有的威胁,在后宫一人独大了。
他不知该为她高心,还是难过。
“大哥!”明珠望着刘美,这么多年的感情,他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明珠是怎么样的人,难道大哥今天还不了解?”她也伤心至极。
我当然了解。
你失去了孩子,又很难再有孩子——当然这个是师父私下告诉他的,为免她伤心,他们都没告诉明珠——现在这样的情景,你应该是安慰的。
可淑仪是他女儿,她这么年轻,失去圣宠,又痛失幼子,以致于有些生不如死了,作为她父亲,怎不心痛。
“放心!”明珠说,“明珠向大哥保证,有皇上和明珠,一定好好照顾淑仪的。”
你?
刘美怀疑。
淑仪现在不吃不喝又不见人,如何好?
刘美带明珠去见她。
淑仪瘦多了,更重要的是,她双眼空洞,失去了神采。
“淑仪!”明珠握住她的手,“你的玉佩呢?你忘记我告诉你的话了吗?”
玉佩?!
想到这个,淑仪又泪如雨下,当初明珠告诉自己,女孩子无论怎么样,一定要意志很坚强。她当时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这玉佩、这话,让她倍感温暖莫名。在杨家虽然身为下人,干着粗重的活,受欺负,她都丝毫不气馁,因为一直有着鼓舞,带给她勇气和坚强。
可是,千辛万苦呵护的孩子没了。
什么坚强,什么意志,也随着受福全没了。
玉佩,她把它和受福放在一起。
宣告自己信心和意志随受福一起已经终结了。完了,她的人生都没希望了。
“淑仪。皇上封了你婕妤,明珠接你进宫了。”刘美说。
现在,连这个都不能让她开心。
“淑仪,你还年轻,还有希望啊。”明珠说。
年轻?希望?淑仪不置可否。
总之,你先进宫,好好休养。明珠看着她,“淑仪!”她正色地盯着她,“别胡思乱想了,好好的活着!”她说,“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好好的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因为这句话,淑仪再次入宫,慢慢开始恢复。
“这大半年,遭受这么多难忍的事,要不是有明珠你在身边,朕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挺过去。”真宗见皇后和淑仪都开始慢慢好转,自己也休养得差不多了,由衷感叹。
“皇上。”明珠依偎着他,“明珠永远会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解难的。”
你这么有心,真宗着实舒了口气。
但是,算上明珠的,真宗五个儿子都不幸未过十岁夭折了,他怎么能不后怕,痛心呢。
是先祖的金匮之盟?皇位一定先从年长的兄弟中继位,然后再传给儿子
还是另有玄机?
他茫然了。
于是有大臣提议,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悬空,迫于无奈,只有将同族的男孩子接进宫抚养,以备不时之需。
“放心吧皇上。”明珠安慰,“皇上还年轻,一定还会有自己的继承人的。”
是啊。真宗有些为难,近日也有不少朝臣建议,再次选才人,充实后宫。
因为前事还未平息,所以他还没决定,更没告诉明珠,怕她不开心。
可是,朝臣们上奏了多次,再不决定,他们一定又要私下怪是明珠独霸后宫,招引无端不满。
“皇上。”明珠见真宗心事重重,她虽在后宫,但朝堂发生的事,有意或是无意都知道,这选秀之事大臣们也不是没有道理,为了皇上的将来,确实应该,但为了自己,她还是不愿意这么快同意。
但是,她更不愿意看见皇上优柔寡断,闷闷不乐。他知道,皇上迟迟不同意,就是顾及自己,哎!明珠叹口气,算了,“皇上,臣妾听说大臣们建议选秀,不知道进展如何?”
真宗没想到明珠竟然主动问及,“还没决定。”
“那皇上还是快些决定为好。毕竟宫中需要年轻才人们的充实,后宫发生了这么多事,应该办些喜事转换一下了。”
明珠你真的这么想?真宗惊喜。
明珠点头,“臣妾说过,永远会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解难。”
太好了!
真宗放下心事,揽过明珠,“朕有明珠,实在是幸事!”
第二日上朝,真宗本打算宣布选秀的事,不想,收到更出乎意料的消息——
大辽发兵攻打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