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曹延超(1 / 1)
窦仪在笑,李然在急,而赵匡胤却愣住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嗖”的一声,一个黑色的东西打中了窦仪的手腕,窦仪的手一麻,匕首再次掉落。李然急忙上前,一脚将匕首踢飞,而窦仪也后退了几步,双方再次陷入僵持的场面。
众人这时往地上看去,只见那黑色的东西竟是一枚扣子。众人再抬头看去,救驾的正是在门口的御林军今日当值的小头领——曹延超。
曹延超见赵匡胤和李然等文武百官都没有反应,心知都是被惊着了,忘记了下令让御林军前来救驾了。
自赵匡胤建立宋朝以来,就在朝堂之上设了规矩:御林军只有两名在朝堂外守候以听吩咐,其余都要在外(最起码是要隔一道门的距离)听令。
今日这种情况,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行刺之事。所以,御林军的调配显得就是有些鸡肋了。这时,曹延超在门口大喊一声,下令道:“御林军救驾!”
“呼啦呼啦…”
“呼啦呼啦…”
一群御林军以极快的速度冲进了朝堂之上,团团包围了窦仪。直到这时,赵匡胤和李然才松了口气。
曹延超向前走去,单膝下跪道:“陛下,一百名御林军已全部就位,请陛下下令捉拿此贼!”
赵匡胤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来人啊,将这贼人及孙贵德和亓湘二人一同打入天牢!”曹延超身后走出八名御林军,带着窦仪三人便下去了。
赵匡胤接着说道:“众爱卿,且与朕一同随李大人一道,前往窦仪的秘密训练场一看吧!朕倒要看看,这训练场的叛军,到底是何面目!”
赵匡胤刚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下,转身对曹延超说道:“曹将军,朕今日册封你为御林军副统帅,你随朕一起前往吧!”
“是!谢陛下!”曹延超满脸春风的起身,跟在了赵匡胤的身后。
窦府。
赵匡胤带着李然、曹延超及一百御林军、二十名弓箭手来到了窦仪的府邸,当即便下令道:“搜!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叛军!”
曹延超带着八十余名名御林军开始了搜查,却一无所获。李然皱了皱眉头,心道:窦仪的智商不可能这么低,他肯定有密道通往训练场。
李然刚要说话,只听一名御林军跑上前来,说道:“启禀陛下,前方发现一个暗门。”
赵匡胤急忙向暗门走去,看到暗门就要进去,李然突然抢先一步说道:“陛下,还是让人先去探路吧!”
赵匡胤点了点头,指着一名御林军说道:“你下去探路,有何情况及时上来报告!”御林军得令而去。
片刻之后,一名御林军从暗门走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在暗门尽头有一处密室,小的只听见密室声音很大,且时而会有刀枪碰撞之声。在密室两侧有十名弓箭手把守,要想进入密室,必须先解决那些弓箭手。”
曹延超一听,急忙请战:“陛下,让微臣带人前去将这些弓箭手消灭,再让我们的弓箭手占领要道,然后微臣再带领御林军一鼓作气,拿下叛军!”
赵匡胤点了点头,说道:“好!曹将军,你等速去消灭叛军,朕晚上为你庆功!”
曹延超领命前去,身后跟着二十名弓箭手和二十名御林军,兵分两路。十名御林军一组,每组分别去偷袭两侧把守的弓箭手。
曹延超轻轻的猫着腰,一个翻滚便翻到了左侧的弓箭守卫身后,右手捂住守卫的嘴,左手中的匕首轻轻一划,守卫便像一滩烂泥似的倒了下去。
依瓢画葫芦,十个弓箭守卫都被悄无声息的解决了。此时,曹延超一挥手,两侧要道上的二十名弓箭手已经全部就位。
曹延超估摸了一下,叛军大概在五百人左右。为了保险起见,曹延超决定,先用弓箭手乱射一阵,减少御林军的伤亡。想到这里,曹延超起身大喝一声:“杀!”
二十名弓箭手的箭纷纷开弓,人群中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五百余名叛军一时间被打的抬不起头来,短短几分钟,所剩叛军已经死去一半左右。
曹延超美滋滋的看着叛军接二连三的倒下,正要对部下夸赞一番,却发现身边的弓箭手部下出现了人员伤亡。
曹延超定睛一看,原来这五百名叛军之中,还有十余名弓箭手。曹延超心中一紧:大意了!
这时,曹延超从上跳下,朝着那十余名弓箭手的方向便冲了过去!密室外面的御林军此时也心有灵犀般的冲了进来,一时间御林军开始了单方面的屠戮!
片刻之后,曹延超满脸凶光,杀死叛军百余人,身上的铠甲也已被染成鲜红之色,那所持长枪的枪头也已经变成了暗红色。正在这时,李然先赵匡胤一步,走了进来。
“曹将军,真乃悍将也!”李然竖起了大拇指,朝着曹延超走了过来。
曹延超“扑哧”一笑,抱拳回礼道:“李太师过奖了!”李然笑了笑,拉着曹延超的手一同向赵匡胤走去。
赵匡胤眼见叛军无一生还,心情大好,笑着说道:“曹将军为我大宋立功,今晚朕为庆功曹将军,摆宴御花园!”
曹延超当即下跪道:“多谢陛下!”
李然笑嘻嘻的看着曹延超,心道:此人如此年轻便建功,还得赵匡胤重用。若我所猜不错,此人以后定是一员大将!可为什么,我对他却没有印象呢?
曹延超翻身上马,对着怔怔出神的李然说道:“李太师!李太师!”李然慌忙回过神来,笑道:“曹将军,有事吗?”
曹延超在马上说道:“陛下起驾回宫了!您在想什么呢?陛下刚才叫您,您都没理会。”
李然一看,赵匡胤果然骑着马带着人马开始回宫了,这才翻身上马,对曹延超说道:“曹将军,你我火速追上陛下!”
急促的马蹄声在身后响起,赵匡胤笑了笑,心道:李然啊李然,朕自问可以看清楚很多人和事,却唯独看不破你,这到底是为何?
李然和曹延超很快便追了上来,李然跟在赵匡胤身后,抱拳说道:“陛下,微臣方才怠慢了,请陛下治罪!”
赵匡胤一摆手,毫不掩饰自己的大好心情,笑道:“李太师,朕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哈哈哈,不瞒你说,朕今日心情很好。曹将军为朕一举消灭了窦仪的叛军,除了朕的一根肉刺。”说到这里,赵匡胤转头看了一眼曹延超,接着说道:“曹将军年纪尚轻,就已经有如此身手,实为我大宋之福啊!”
曹延超赶忙回道:“陛下夸奖了!承蒙陛下眷顾,微臣定当为我大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匡胤一拍大腿,说道:“好!曹将军,马上就到宫中了,你且回府,换身行头再入宫中,到时直接去御花园等候便是。”
曹延超在马上施礼道:“多谢陛下!那微臣便先行告退了!”赵匡胤笑着点了点头,曹延超便调转马头,自顾回去了。
“李太师,你与朕一同前去御书房,朕有事与你相商。”赵匡胤看了一眼李然,李然点头说道:“是,陛下!”
说话的功夫,赵匡胤与李然已经骑马进入了皇宫。赵匡胤在前,李然在后,先后进了御书房。
“来人啊!去叫王爷来!就说朕有要事与他相商。”赵匡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对着贴身太监甄公公说道。
甄公公“喏”了一声,便去了。
“兄弟,实不相瞒,今日召你前来,乃是商量一件大事!一件朕想了很久也拿不定主意的大事!”赵匡胤神秘的笑道。
“陛下请讲。”李然恭敬地回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叹了口气,说道:“朕彻夜难眠。”
李然当然明白什么意思,自古以来,帝王所想之大事无非是统一世界,将版图扩大,号令诸国,八方来朝!现在赵匡胤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李然一拱手,说道:“臣观当今形势,我大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政治稳定,比别国强力几倍有余。不知陛下认为,应先从哪里开始?”
赵匡胤轻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朕想先把太原拿下!”
这时,赵光义走了进来,对着赵匡胤施礼道:“陛下,臣弟给您请安了!”
赵匡胤笑着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光义啊,朕刚才与李大人正在商讨,朕说想先将太原拿下,你认为呢?”
赵光义点了点头,对着李然说道:“李太师有何高见?”李然回礼道:“陛下,王爷,臣认为,不可。”
“有何不可?”赵匡胤问道。
“陛下,您想啊,如果将北汉拿下,并没有多大好处!若拿下北汉,西边与北边就得由我们来布防。与其如此,还不如留着它,用来牵制别国。等我大宋将其他国家打垮,到时再来收拾北汉,也为时未晚啊!”李然的语气似乎有点苦口婆心的味道。
赵匡胤之所以说先拿下太原,只是故意说个错误的方向。如果李然赞同他的说法,那就说明李然是有异心的。有了异心就不会在乎你的决策是对是错,如今李然说出了赵匡胤的真实想法,自然高兴,于是赵匡胤笑着说道:“其实朕也是感觉先图谋南方为好。”
李然点了点头,问道:“那陛下刚才为何说先取太原呢?”
赵匡胤微微一笑,道:“朕只是想试试你罢了。”
赵匡胤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这么多年来,李然在朝中的威信逐渐升高,可毕竟他赵匡胤是君,李然是臣。若是结党营私,赵匡胤可万万不答应,他要告诉李然,我赵匡胤不是好糊弄的。
李然心中冷笑一声:我本是21世纪的人,非你宋朝子民。助你也只是顺应历史而已,我无力反抗历史,你却将我想成结党营私之辈。我的心啊,拔凉拔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