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事(1 / 1)
李然闲来无事,便提前动身去了高府。
高怀德一看是李然来了,急忙出来迎接,一个作揖便拜了下去。李然赶忙扶起,笑道:“高大人,李某此番前来打扰,您能出来迎接李某人,就已经是给足李某人面子了!您行如此大礼,岂不是要折煞我?”
高怀德起身笑道:“哪里哪里,李太师说笑了!里面请!”两人说罢,便走到了客厅里。
高怀德对着下人喊了一声:“来人啊!给李太师看茶!”
很快,下人便给李然端上来了一杯茶。李然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说道:“高大人,前几日,因为有公务在身,没有及时到来,所以李某今日特意抽身前来,只是李某此次拜访,没有打扰您吧?”
高怀德摆了摆手道:“李太师这是说哪里话?你我同朝为官,本是同僚,前几日,贱妾病故,您又托人送来银两,现在又何来打扰一说?”
李然点了点头道:“那既然如此,我就开门见山了!今日前来找高大人,乃是想商量一件大事!李某人知道高夫人已经病故,也对高大人感到可惜!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以高大人的年纪,想必若要一个人过,也不大好受吧!”
高怀德眼前一亮,心道,李然这是要为自己做媒啊!于是,高怀德小心的问道:“多谢李大人关心!虽然清苦点,不过还是可以过得。”
李然点了点头,问道:“若是兄弟有意当回媒人,不知高大哥是否愿意….”
高怀德顿了一顿,小心的问道:“不知李大人所说姑娘是何人?高某可能高攀的上?”
李然很严肃的说:“我也不打马虎,此女正是长公主!”高怀德心说:果然没错!这就是政治联姻!
高怀德知道里面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并没有拒绝。高怀德小心的说道:“李大人!公主乃金枝玉叶!我高某怎高攀的上?”
李然显得没有想到高怀德会这么说,于是急忙说道:“高大人,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我先前曾经问过公主,若公主不应,李某哪敢前来!”
高怀德心中一喜,表面却风平浪静的说:“若公主同意,高某人自然不得。可是高高在上,我该如何是好?”
李然笑了笑,一挥手说道:“这事我以奏请陛下与太后,你若果真愿意,此事自然好办!”
高怀德点了点头,起身说道:“多谢李太师成全!”
李然笑嘻嘻的说:“那我可就提前恭喜高大人了!”高怀德回礼道:“一切还都拜李大人所赐!我高某人欠李大人一个人情!高某记下了!以后李大人若有用的着高某的地方,尽管开口!高某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然见事情已办成,也就起身告辞。待李然刚刚从高府回到自己家中,正准备与妻子聊点家常,却忽然收到了圣旨,要他即刻进宫,火速进宫!
李然喝了一杯茶,便进了宫。刚到宫里,见到了赵匡胤,就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人正在下棋。李然很知趣,就在旁边候着,直到半个时辰后,赵匡胤才险胜一招,赢下了这一局。
“李太师,进来吧!”赵匡胤大手一挥,头也不抬的对外面正在候着的李然说道。
李然笑呵呵的进来了,说道:“陛下!不知此时召微臣前来有何吩咐?”赵光义对服侍的太监使了一个颜色,太监带着几个宫女很快就离开了房间。
赵匡胤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贤弟!朕现在思绪不宁,夜不能寐啊!朕的心事,想必你也知道,你说说吧!”李然楞了一下,说道:“陛下,您是不是还在担心前朝的文武百官对前朝的思念,还有,还有…”
赵光义见到李然还有结巴的时候,笑呵呵地说:“哎哟!我的李大人!您还有结巴的时候啊!兄弟我还从来没见过呢!咱们三人都是自己人,你何必拘泥?有话不妨直说!”
李然顿了一下,轻声道:“若我猜得没错,陛下担心的,应该是王彦升大人杀死韩通将军一事吧?”
赵匡胤和赵光义对视一眼,两人瞪大了双眼,异口同声的说:“你怎么知道?”
李然很得意的说:“这个还不简单吗?陛下想从心里让前朝的大臣们摆脱怀旧的情结,这个事情恰恰就是一个关键啊!当初我们都说好了,争取来一个不流血的政变!可是,计划也有不如变化快的时候!这个问题肯定在您心里好长时间了!”
赵匡胤愣了一下神,好一会儿才说:“贤弟,朕知三国时期有一诸葛亮,你现在就好比那诸葛亮!是朕的军师啊!朕心里想什么,都瞒不过你!既然你都猜到了,那就赶紧帮朕拿个主意吧!”
李然点头道:“恩!陛下放心,微臣早有一计!”赵光义眼前一亮,说道:“说说!”李然看了看四周,轻声道:“陛下可提前召王大人进宫,事先打好招呼,演一出苦肉计即可!”
赵匡胤一拍额头,恍然大悟!这么简单的办法为什么自己没有想到呢?赵光义一边看着李然,一面笑嘻嘻的说:“如此良策,可谓妙哉,妙哉!”
李然随着两人干笑几声,向两人施了礼,便离开了皇宫。
次日,大殿之上。赵匡胤对着文武百官说道:“朕最近夜不能寐!忽然想起一人!诸位爱卿可知是谁?”
文武百官异口同声的说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赵匡胤笑了笑,说道:“韩通!”李然知道这时候该自己说话了,所以急忙上前一步走,大声问道:“陛下!何以会想到此人?”
赵匡胤看了李然一眼,接着把眼睛转移到了别处,心不在焉的说:“韩将军乃是忠良之臣,朕思念于他,也是正常!”赵匡胤说完,大手一挥,一个太监拿着圣旨对着文武百官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将韩通列为忠义之臣,追封为中书令!并对其家人要求厚葬,不可怠慢。此事着太师李然处理!不得有误!钦此!”
文武百官急忙跪下,齐声道:“陛下体恤前朝官员,实为我大宋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不理会文武百官的马屁,从皇座上走了下来,一直走到了李然身边才停下。
“李大人!朕相信你能把此事办好!不会让朕失望吧?”赵匡胤拍着李然的双肩道。李然猛的站直了身子,大声说道:“请陛下放心!”
“那好,退朝吧!朕乏了!”赵匡胤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殿,径直走向了南书房。
赵匡胤刚泯了一小口茶,门口的太监就进来报告:“陛下,王大人带到!”
赵匡胤挥了一挥手,太监退了下去,王彦升进来后把门轻轻的关上。
赵匡胤还没说话,王彦升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哭丧着脸说:“陛下,微臣之所以杀掉韩通,是因为他拼命抵抗影响了我军进城。至于杀他们全家,是因为他的家人进行反抗,拒不接受招降。如果陛下认为微臣罪不可恕,就请陛下赐臣一死吧!”
“你看你看,朕还没说话,你就这么多话!”赵匡胤低声道。
“那陛下叫微臣过来,原因为何?”王彦升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你也知道,当初朕曾在众将面前说过,进城之后不准伤害大臣及其家属,也不可抢占财物和搜刮民脂民膏!当然了,他韩通不识抬举,认不清形势,拼命反抗,阻朕军队,不杀他还能杀谁啊?不过呢,有件事你确实过分了,就是杀了他全家。朕刚刚说了他是忠臣,现在多少也要挽回点影响啊!”赵匡胤语重心长的说道。
王彦升很干脆的一仰头道:“还请陛下将微臣处斩吧!”
赵匡胤火冒三丈,微怒道:“你怎么说话呢!朕今日叫你来此,就是要提前知会你一声,明日上朝,朕会当着文武百官面前斥责于你,不过你要明白,这是做给别人看的,等此事过去,朕心里还是有数的!毕竟,你也是朕的心腹!”
王彦升感动的急忙磕头,“砰砰砰”三个响头磕完,流着泪说:“陛下,明日大殿之上您尽管说,就是打微臣二十大板也行!微臣绝无怨言!”
不得不说,赵匡胤此事做的聪明啊!当然,我们军师李然的主意才是首功!李然早就看出了赵匡胤优柔寡断的一面,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对待一起患难的弟兄来说,他的心还是硬不起来的。可是,如果王彦升的事得不到处理,不仅王彦升这个急性子可能会做出什么不着调的事,就连其他大臣也会产生一些不安的因素,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百姓产生一些谣言对赵匡胤的统治不利,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李然这招,不但可以显示出赵匡胤的公平,还能警告其他大臣,这等于是为赵匡胤解开了一个大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