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派去赈灾(1 / 1)
林欣惜想这几个太傅是来找自己麻烦的吧,作诗?自己怎么会作诗,在现代都是在背诗,虽说在现代自己的学习成绩是不错,可是如今让自己立马做出个诗来,是做不到的!娇嫩的小脸上尽是为难。
而站在一旁的逸轩直盯着被太傅们围在中间林欣惜,心想是什么样的画会让太傅们赞不绝口。但就算是画,画的再好也没用,现在是考文学方面的。林欣惜连字都不懂,怎么会作出令这几人满意的诗?但事实让逸轩也大开了眼界,只见林欣惜檀口一开,传来细细入流水的嗓音。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林欣惜只想到现在是夏天,脑中浮现出来的就是这首施耐庵的《无名杂诗》。发现自己说完这首诗后,在场的人都用错愕的表情看着自己。
直到姜南太傅说:“好,好好,没想到你一个女娃有此等观天下事的想法啊!”
“是啊是啊,好一个公子王孙把扇摇啊!”
“对,对,这女娃很有想法啊。”
“就是就是,一个女娃有这样的见解实属难得啊!”
“……”
这些太傅们,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把林欣惜给弄晕了,一首诗为何会受到这些太傅的赞赏?
“女娃,说说你在这皇城里住着,怎知道北边那的苦情?还道出了大人们都不敢说的言论呐!”
姜南很赞赏这个年仅四岁的林欣惜,一首诗也间接的写出了皇朝中腐败的现象。北边闹旱灾,皇帝派去的皇粮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被一层又一层的贪官剥削的所剩无几了,怎么可能起到什么作用?而有财的就如这女娃说的一样,照样过着自己奢侈的生活,没人会管老百姓的生死!
林欣惜没有想到自己随便的一首诗,刚好应了今世的景。让这些老家伙们对自己刮目相看。理了理思绪,奶声奶气的说道:“北边的事时常会听爹爹提起。”
“恩,右丞相本是有学识之人,爱民之心更是难得呐!教导出来的女儿也如此聪慧,机灵,实属不易啊!”
姜南看林欣惜天真可爱的脸真是越看越喜欢,对于旭尧挑选的这个林欣惜来当逸轩的侍读感到满意。原本以为没有人可以当得了这神童逸轩的侍读,如今旭尧倒是寻得一个不错的人选。
“谢谢太傅的夸奖。”林欣惜礼貌的行了个礼。
“恩,好,如此便没事了,太子,下官几个也就先行告退了。”这时姜南才对站在一旁的逸轩说起话来。在走之前不着痕迹的看了看站在原位上的逸轩,眸底是怜惜,逸轩就是太拼了,不过今天看到了本该属于他的样子,多亏了这个林欣惜啊!
直到文渊阁的几个老顽童都离开后,逸轩才慢慢的走到林欣惜身边,拿过林欣惜手里拿着的画,看了看。那画中的人是自己,却是有着不应该出现在自己脸上的表情。不允许,自己绝对不允许别人看到这样的自己!直接转头拿着那画回位置上,稚嫩的声音传来。
“这东西我就收下了。”
啊?林欣惜没有想到逸轩来这一招,但是看到逸轩那别扭的样子,突然觉得这面瘫的孩子很可爱。
“恩,你要就给你了,反正画的是你!”说完就到书柜那拿本书出来看,虽然看不懂,但也得学!林欣惜可不希望自己以后还是个文盲。
逸轩坐直了身子,瞧了瞧在书柜那东翻西翻的林欣惜,心想这家伙全身都是个迷。一个看似才四岁的小孩,却能画出传神的画。说不识字的,却作出了如此大胆的诗。说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却也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她的成熟。逸轩第一次发现自己对书籍和权势外有了新的兴趣,那就是眼前的这个林欣惜。
于此同时就在皇宫的另一边
“哈哈哈哈,公子王孙把扇摇,好一个林欣惜啊!来人,传朕口谕,右丞相即日启程去北边赈灾,并且没把灾情根治,不得回京。”
旭尧看着手里的奏折,上面都是讲灾情的。露寒,你教出的女儿果然没让我小看,如今倒是为自己省了点事了。不过旭尧怎么也没想到林露寒确实是没教林欣惜什么,能作出这样的诗完全是因为她林欣惜是个穿越者。
是夜丞相府里
“施儿,你说皇上让你去北边赈灾是为了什么?而那句公子王孙把扇摇又是什么意思?”陈郁零百思不得其解。太监来传旨,还附送了一句诗句。
“奶奶,那句公子王孙把扇摇是我作的。”
奶声奶气的声音让所有人将目光放在了林欣惜身上。林欣惜想旭尧肯定是听说了,自己在太子书房作的这首诗,也听到那句“北边的事时常会听爹爹提起。”原来那样的男子是个小气的君王,难道臣子不可以比天子更爱民?只是林欣惜不会知道旭尧的目的不在于此。
“你作的?惜儿,你怎会作诗?”陈缘施英俊的容颜上满是疑惑,就算是四岁的孩童会作诗,也不能做出如此的诗!更是没有想到自己四岁的女儿居然会作诗。
林欣惜可不像挨骂,边说边装出楚楚可怜的样子。“经常听娘读诗,就编了一句,怎么,爹爹惜儿作的诗不好?”水灵灵的眸子像是要滴出水来,就算是林欣惜的问题,恐怕也没人会责怪于她。
“不,惜儿作的不会不好。现在奶奶要和你爹你娘说会儿话,惜儿先回房可好?”
陈郁零向身边的丫鬟使了使眼色,示意先带林欣惜下去。她不希望林欣惜听到太多大人之间的城府,今日也幸亏那范琴云回娘家了,不然自己也会让她退下,但理由就是不想让那女人听的太多去。
等看不见林欣惜后,陈郁零才对陈缘施说:“看来皇帝是想借由惜儿作的这诗让你去赈灾。皇帝这招真绝啊!表面上是因为惜儿的一句话,赏识你的爱民之心让你去立功,但实质是因为最近我们右丞相家太过风光。先是祭司羽祈的赐名,而招来朝中许多官员的靠拢,右丞相这股势力可谓是越来越壮大,今日又让惜儿得到了御书房那些老家伙们的赏识。皇帝绝对不能看到自己所分配的两股势力一边倒,是时候让左丞相那拉拢势力了。”
陈缘施很赞同陈郁零的话,“孩儿也是如此认为。不过自从孩儿得知北边赈灾那发生这样的可耻之事,早想由自己去救济,只是皇上一直没批准。认为孩儿是青龙国的右丞相,怎需要孩儿如此亲力亲为,现在派孩儿去也是称了自己的心意啊。”
当然旭尧不让自己去救济根本不是因为自己是右丞相,只是不想自己离他的视线太远罢了。
也认为去北边赈灾都是为了百姓,没什么大碍,并且这旭尧怎会如此轻易的将自己塑造的两股势力一方倾斜,就算自己去了北边,家人也是没有什么性命安忧的。只是自己比较担心的是旭尧会不会还窥视着林露寒。想到这里俊脸是复杂的情绪。
而林露寒倒是在想林欣惜今天早上做了一首诗,旭尧晚上就传旨陈缘施明日要去北边赈灾,这里边必有猫腻。可陈缘施这一走,林欣惜又成为了太子的侍读,这样一来旭尧手里就有威胁自己的底牌了。
陈郁零将林露寒的神情看在了眼里,觉得林露寒会有什么办法。
“露寒,你怎么看?”
“娘,这件事露寒认为缘施应该去,毕竟是皇上的命令,但去赈灾这事要尽快解决才行。越早解决这事,缘施所处的危险就越小,虽说皇上会持稳着两大势力的均衡,但难免左丞相不会在北边给缘施来个措手不及。”
林露寒能想到的就是陈缘施立即去北边迅速解决问题,北边的难民们就会感谢陈缘施,这样就算左丞相要做什么手脚,为了民心旭尧也不会不管的。至于林欣惜,只能希望这孩子不要再给什么惊喜给其他人了。
“恩,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北边的旱情,你也不是不知道,得在短时间内解决旱情是不大可能的。”
陈郁零想想圣旨说的,得根治,就这要求。在北边那地方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就是雨下的最多的季节,北边都能闹干旱,那其他时候就更别想下雨了。
“我能想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