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1)
唉!每顿饭都离不开“高考”这个“佐料”。
“还看什么电视,瞧人家杨浩都考上了上海交大,你就不眼红?”随着“啪”的一声,一个月才有的一个星期天的娱乐也被扼杀了。
晚上吃着饭,妈妈下班回来了。刚坐下就对我唠叨:“老刘家的孩子要复读了,老刘也高兴得太早了,还差两门没考完就吹他的女儿能考上个北京大学,看这下子还吹不!”又是高考,我禁不住大声对妈妈说:“你不说这些好不好,让我安心吃一顿饭。他的女儿复读关我什么事儿?在你们大人眼里,只要上了大学便是人中龙凤,考不上就是饭桶草包。”妈妈急了,大声呵斥:“你甭说那么多,我养活你这么大是为啥?”我愣了,不再吭声,眼泪涌了上来,我强忍住,不让眼泪夺眶而出。
妈妈生我养我就是为了我上大学?
以后几天里,我觉得自己患了高考恐惧症。一想起妈妈的那句话,再想想自己很糟的成绩,就觉得呼吸困难,两边太阳穴不停地跳,一会儿就一身汗。
妈妈,请你不要经常提高考的事儿,女儿知道怎么做。我会尽最大努力学习的。请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吧!
专家支招
是呀,谁不想考上大学呀,我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都已经很重了,即使父母不闻不问,一个有责任心、有强烈上大学愿望的学生,心中都会七上八下的,更何况现在爸爸妈妈如此火上浇油,真是烦人哪!
其实你想想,你对考大学为什么会紧张呢?就是因为你想考上大学呀!爸爸妈妈也是一样,他们一方面非常迫切地希望你能考上大学,而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你的考试成绩,并且对你的应试能力,对今年高考的形势、对周围人可能产生的看法都抱着比较消极的态度,同时缺乏其他人必要的和有效的引导,所以他们才会那样。
你一定看出来了,其实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们毕竟是爱护你、疼你、为你好的,所以,你千万不要责备他们。
不妨同你爸爸妈妈好好地谈一次,可不要“大声叫喊”或“强烈抗议”,而是找个适当的机会,心平气和但又要把你烦躁的心情讲透、讲清楚,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改变他们的急躁情绪。
注意,在这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为了帮助你能说到点子上,你不妨试着这样来给爸爸妈妈说:
“爸爸妈妈,请让我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你们常常不准我看电视,不要我干家务,其实这并不利于我复习迎考,有时反而有害,比如我完全可能由于对时事形势了解得不够,而影响到相关的考试内容。我复习到一定阶段,听听音乐,看看报纸,包括干些小家务,对于调剂身心,更好地复习,完全是有利的、必要的。要知道,大脑集中注意力是受时间制约的,这也是我们高中生上45分钟课一般要休息10分钟的科学依据呀!
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焦虑。我们已经有一定的焦虑情绪了,你们就千万不要‘火上烧油’,不要轻易施压,不要轻易允诺,你们常在考前给我们加菜、加营养,这都是必要的,但同样要淡化这种行为本身所包含的期望值,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你们不妨淡淡地幽默一句:‘这几天用脑过度、脑细胞死了不少,添点营养。这是新鲜菜,快尝尝吧!’这就使我们心里好受得多啦!”
如果实在不行,你不妨请老师出面做做工作,比如班主任。你可以把自己当前的想法、困难事先告诉班主任,请老师以家访,或者以与家长沟通情况为由,由班主任向你爸爸妈妈婉转地反映你的心声,提出更合理、更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于你爸爸妈妈来讲,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受人尊敬的班主任的劝导,或许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成长小卫士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父母们是从艰苦的年代中过来的,他们尝过没有文化的苦头,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成长Q&A
Q:我喜欢看球赛,但是不到礼拜天,父母不让看,我很痛苦。
A: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考虑,他们会认为因此影响你的学习,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与父母好好沟通,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完)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