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晞王良媛(1 / 1)
四月末。
夜晚,月明星稀,微风习习。
今天是晞王纳妾的日子。
明月楼内,一个清丽的身影正坐在窗前抚琴,琴声优雅却带着淡淡忧伤。
身着浅绿纱衣的清玥一边弹着琴,一边轻声哼唱道: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
一曲终罢,满腹愁肠……
这时,守在门外的丫环紫晶走了进来,躬身向清玥拜道:
“启禀王妃,淑妃娘娘来见。”
话音刚落,冯淑妃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清玥见状立马站起身来,走过去给冯淑妃行了个礼:
“臣媳给母妃请安。”
冯淑妃伸出了手扶起她来,温和地说道:
“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婆媳二人不必拘礼。”
清玥低声应了个是,迎冯淑妃到一旁的几案旁坐下,吩咐丫环墨雪给二人沏了杯茶。
“母妃不是应该去和殿下的喜酒吗,怎么到明月楼来了?”
清玥开口问道。
冯淑妃微微一笑:
“我也是刚从那边过来的,顺便过来看看你。”
她顿了顿,眼睛看向了清玥:
“刚才听你弹唱的那首曲子竟有些哀伤,心里是有些难受吗?”
清玥摇了摇头,嘴角微咧:
“只是随便弹弹罢了,母妃不必当真。”
听她这么说,冯淑妃的心里却觉得有些难受:
“晞儿平时做事都挺踏实稳妥的,这次却着实有些糊涂啊!如果不是你主动提出要为晞儿纳妾,这事怎么也得缓缓。”
听闻此言,清玥垂下了眼眸,淡淡说道:
“采菲是我房里的丫头,她虽算不上出身高贵但也家世清白,有她勤勤恳恳地在殿下身边伺候着,我也放心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
冯淑妃伸手抚上了清玥的胳膊:
“你现在有孕在身更需要人伺候,晞儿应该多陪在你身边才是。”
清玥抬眸看了冯淑妃一眼,伸手抚了抚微微隆起的肚子:
“母妃不必担心,清玥怎么着也是个大人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冯淑妃叹了口气,拉过了她的手来:
“清玥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晞儿能娶到你真是三生有幸。”
清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母妃言重了,这都是臣媳该做的。”
她的一番话让冯淑妃感到既是欣慰却又有些不忍。
聊了一会儿后,冯淑妃站起身来向清玥辞行,临走时又嘱咐她要小心身子,还叮咛丫环们要好生伺候王妃。
清玥一一点头记住,吩咐墨雪送淑妃出了门。
此时在王府的东厢卧房,却是另一番景象。
本是娶亲纳妾的大好日子,这里却没有丝毫喜庆的氛围。
里屋的屏风后,红烛摇曳下只有形单影只。刚成为晞王良媛的徐采菲正一个人落寞地坐在床前,眼里是黯然忧伤的神色。
半个时辰前,她和孟希凡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房间,喜娘在一旁伺候两人完成了一切成婚程序。
当屋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空气却像一下子就停滞了,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
孟希凡用秤杆缓缓挑开了徐采菲的盖头。
和所有的新娘子一样,今晚的徐采菲是美丽而又娇羞的。孟希凡却在那一刻失了神。
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另一个人的身影,他想起了他们成婚当日的情形,想起了那些日子和他闹别扭的她,那个时候她是个多么活泼开朗的丫头啊。可如今……她却因为自己而不知流了多少泪,伤了多少心……
想到这里,孟希凡的心里一阵发酸。
他没有直视徐采菲的眼睛,而是默默转过身去,淡淡扔下了一句话:
“我今晚还有事,你先早点睡吧,不用等我了。”
说罢,他便拿上外衣出了门,连再呆在这里一刻的心思都没有。
看着孟希凡头也不回转身离去的身影,徐采菲的心跌倒了谷底……
其实孟希凡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径直去了明月楼。
知道她不想见自己,孟希凡就一直站在院里树影斑驳的墙下,远远地望着明月楼里若隐若现的身影。他听到了她弹唱的忧伤的曲子,看到了母妃带着叹息的表情从她那里出来,心里更是觉得堵得慌。
孟希凡站在院里的黑影中,直到楼上的灯熄灭了他还迟迟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