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忧喜难分(1 / 1)
城西玉带河畔,如意乐坊。
布置精美的二楼雅阁,一位身着月色长衫的年轻公子倚坐在软榻上,神情闲适地听着小曲。
阁内的屏风前,姿容秀美的妙龄女子正怀抱琵琶弹唱着小曲,声音清脆悦耳: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这时,一个小厮打扮的人进了房间,向年轻公子拜道:
“小侯爷,孟左侍到了。”
年轻公子屏退歌伎,整了整衣襟站起身来。
“薛少侯真是好雅兴啊。”
说话间,身着褐色长衫的孟希凡已掀帘而入。
被唤作少侯的薛临睿走过去迎上他道:
“希凡兄,快快请坐。”
薛临睿给孟希凡斟了一杯酒:
“希凡兄新婚燕尔,怕是难得有空出来一趟吧。”
孟希凡闻言,唇角微扬:
“临睿兄说笑了,你每次叫我出来,希凡何曾推托过。”
“这倒也是,”
薛临睿抿了抿嘴:
“我叫你出来,嫂子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孟希凡低头喝了一口酒,没有说话。
薛临睿有些不解地盯着他道:
“怎么,你跟嫂子……闹矛盾了?”
孟希凡放下酒杯,叹了口气:
“一言难尽啊。”
听他这么说,薛临睿也不好再多问。他嘴角扬起一个弧度,拍了拍孟希凡的肩膀道:
“新婚夫妇慢慢来嘛,过段日子就好了。”
孟希凡抬起头来看着他,嘴角微咧:
“我倒是挺羡慕临睿兄你的,总是这么独来独往,快意潇洒,闲来便到如意坊听柳姑娘她们唱唱曲什么的。”
听闻此言,薛临睿也喝了一口酒,兀自叹道:
“还是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好啊。”
他又看了孟希凡一眼,接着说道:
“上次我和老爷子外出经商了,也就没赶上你的婚礼,下次一定登门拜访,亲自补上一份贺礼。”
孟希凡跟他对碰了一杯,笑着说道:
“那就先谢过临睿兄了……”
英都皇城,内宫大苑。
此时,太尉府的大夫人冯氏正与一宫装丽人坐在毓秀宫的小花园内聊天。
宫装丽人的年纪看上去比冯氏略微轻些,穿着打扮十分尊贵典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冯氏一母所生的胞妹、深受帝宠的冯淑妃。
冯淑妃将身旁的宫人一一摒退。
当花园里只剩下她和冯氏两个人时,淑妃移坐到了冯氏身边:
“姐姐难得进一次宫来,宫中又耳目众多,我们姐妹俩想说几句知心话都不容易。”
冯氏拉过淑妃的手来道:
“这皇宫不比外面,妹妹也是身不由己啊。”
“对了,”
淑妃看向冯氏道:
“希凡昨日已成亲了吧,婚事办的可好?”
“婚礼十分热闹,许多达官贵人相继到访来贺,皇上还特地派人来府里道喜,赐给了两位新人一份厚礼。”
冯氏如是说道。
淑妃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听闻新娘子是陆太傅家的千金,不知人怎么样,跟我们希凡合得来吗?”
“我和你姐夫都十分满意这位嫁过来的陆家小姐,她人长得挺标致不说,而且知书达理,性格也讨人喜欢,看她跟希凡很是相敬如宾、夫妻恩爱的样子。”
“过几日我便召她和希凡进宫,也好瞧瞧这位陆家小姐是不是真如姐姐说得那样好。”
冯氏点点头,笑着说道:
“妹妹见了也一定会喜欢她的。”
“能看到希凡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啊。只不过……”
淑妃话锋一转,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黯然:
“我深居宫中不便出行,也就没能出宫去参加希凡的婚礼,不知他会不会因此而怪我……”
“妹妹多虑了,希凡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会理解你不便出宫的难处的。”
淑妃抿了抿嘴唇:
“说到底,现在这样的格局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冯氏皱了皱眉头,安慰她道:
“妹妹怎么能这么说,当初你那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希凡好,再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你也要看开点。”
淑妃看了她一眼,静默了数秒后才开口: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苦了姐姐了,还有姐夫……他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冯氏立马止住了她的话语,敛色说道:
“这个秘密除了你我两人和当年那位老仆人外,绝不能再让其他任何人知道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淑妃抬眸看了她一眼,黯然地点了点头,垂下了眼眸去,心里面却是百般滋味……
为了给太傅府一个交代,清玥回到房里后便准备写封信给陆太傅向他简单说明一下状况。
待莹霜备下了纸笔,大概理顺了一下思路后,她便开始提笔写道:
爹爹:
三姐已随她所爱远走他乡,所以昨日出嫁的并非清琳而是女儿陆清玥。个中缘由一时难以说清,明日清玥回府后定向您解释清楚此事。
四女
清玥
写好后清玥把它装进信封里仔仔细细地封了起来,然后转交给身旁的莹霜,叮嘱她道:
“你现在就把这封信带到太傅府交给我爹,一定要亲自交给他老人家,勿要落入其他人手中了。”
莹霜接过信,点头应道:
“小姐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快傍晚的时候,莹霜交完信回到了府上,清玥也总算了却了一件心头事。
晚上的时候由于清玥一直呆在房里,所以便抢先占住了那张大床,孟希凡回来后自然争不过她,只得又去打地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