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成书(1 / 1)
数九寒冬。延喜王景非迎娶杜侍郎之女。
消息一出,破碎了大景朝江南江北的莺莺燕燕的一颗颗心。
江南的绵城里,有名妓唤作溶溶的,做诗一首,题在香喷喷的锦帕上,托人千里迢迢从绵城捎来,送入延喜王府手中。
诗曰:“碧翠楼前脂粉香,江南风致久传扬。绵城落花春不在,何日重来梦满床。”
诗俗劣,字也不佳。但题诗的锦帕却香气浓郁,可想见佳人盈盈粉泪,寸寸柔肠。
我虽女子,见之也心旌一动。更何况景非这个风流王爷。
他手捧锦帕,连连叹息了几声,大有不舍不忍之意。
然后他道:“任兰舟,你办事儿忒快了。”
我笑道:“王爷,你在绵城那几年,究竟留下了多少风流韵事?何日江南一游,风光无限,你一一数来,让我有幸一饱耳福眼福?”
景非仰天叹道:“江南佳人虽多,唯有溶溶深得我心。可惜,可惜了。”
我嗤之以鼻,说:“你若舍不得,还来得及。”
景非道:“罢了罢了,白白想了伤心。不如当即收了心,过过举案齐眉的日子。”
景非成婚那日,百官道贺。景成身体抱恙不能前去,托我送上了一对翡翠牡丹,祝其百年好合。
孟客之也率知书院的书生们道贺。书生贺礼,自是不同。比如孟客之就画了一幅画,上面青山隐隐,流水迢迢,山间庭院一间,点缀桃花盛开,蜂蝶竞逐。
画旁无落款无题字,只在左侧山顶之上小小巧巧地盖了一枚朱印。
景非手捧画幅,啧啧称赞不已。
我笑道:“你懂画?”
景非道:“岚洛之画,看上去就是春风和煦,令人欢欣无限,真真是贺了我的新婚之喜。”
岚洛是孟状元的字。
我见他仍在仔仔细细地瞧,道:“你莫不是又在盘算价钱?”
景非道:“所以我每每常道,世间知我的,除了岚洛,就是你任兰舟。岚洛之画作,画技暂且不表,若是在他状元那几年,单是他的名声,就足以使这画价值千金,多少人争着要抢了去。”
他叹息一声,又道:“可惜这幅画上无题字。何况岚洛今昔不如往日,隐身在知书院内,少在市面上走动,莫不是要落个有价无市……”
我为孟状元之才真真长叹数声。
年三十皇宫家宴。皇后娘娘左瞧瞧太子妃丁氏,右看看延喜王妃杜氏,不住地赞赏喜欢。皇后一高兴,就赏赐给太子府和延喜王府不少物件,连带着也给我这个太昭五品官不少赏赐。
所以说,皇后还是赏罚分明的。我任兰舟在这两桩婚事上,头功可是当仁不让。
来年开春,太子已大好,可以上朝了。我欢喜无限。今上更是欢喜无限,让太子继续兼管兵部和工部。兵部尚书丁佑积极效力,边境安宁,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
大景朝满朝文武都说,如今大景朝上下和顺,太子日渐好转了,就连风流王爷延喜王也收心成了家。大景老臣们,老泪横流,反反复复在早朝时不断表示一片丹心日月可鉴,我大景一朝基业安稳,盛世明主,诸皇子家业和睦,大景当传百代千秋万世。
又恰逢知书院上奏,知书院历经十年,编撰成功《观景御览》,集泱泱上古至我大景开国以来文人骚客诗词歌赋著述文章,以及典故杂科经书等其他文献。合两万四百卷。
那日,据说是孟客之数年后第一次登得早朝,亲手捧着《观景御览》第一卷,呈上朝堂。上大悦,忆起孟客之当年,问及他这几年境况。孟客之朗朗作答,出口成章,叙述十几年岁月流转,不卑不亢又情真意切,俨然当堂口述成一篇骈文。
孟客之孟状元当年的惊世才学声名,再一次传遍天下。
几日后,孟客之被提升为知书院正史。官居三品。
我和景非去看孟客之,他对着我们凄然一笑,道:“微臣必将竭尽全力,率知书院众人,集天下文章,为我大景歌功颂德千载扬名。”
我答不上话。景非也不吭声,给他和孟客之各斟上一杯酒,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出得孟客之家门,景非忽道:“江南水患又起,本王需去绵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