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正能量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宠信你的员工 帝国金钱游戏 绛紫 原来我可以是公主 高音少年的忧郁 一个男CV的幸福生活 霸道丫头不做坏蛋蓝颜 短篇猛鬼故事 异世之至尊掌门 吞噬天下

你喜欢和别人共处吗?如果你喜欢,哪些朋友和同事让你感到最愉快?你喜欢参与怎样的社交活动?比如说,你是否愿意与密友喝咖啡,探望自己的父母,与一大帮同事一起出去跳舞?

你有哪些兴趣、爱好,或者喜欢什么样的运动?你喜欢旅游、绘画、摄影、游泳或参观博物馆吗?如果你有一天晚上有空,你是愿意去看电影、在家看一本书、看一场演出,还是愿意去看戏呢?

儿童时代,你喜欢做些什么呢?你喜欢跳绳、跳舞、读笑话或是画画吗?

你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吗?你喜不喜欢在公益组织工作,或者在当地一家医院帮忙?当你在路上给一个无家可归者经济支援时,为朋友或者陌生人做好事时,你感觉如何?

你是否能看到每件事物光明有趣的一面?你喜欢玩一些傻傻的游戏或者到处乱逛吗?是否有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况会激发你作出以上行为?

接着,撕下后面一页,在每个空格里填写一项让你感到快乐的活动。

然后,沿虚线将它撕成九份,把每一份都揉成一个纸球。

最后,将所有这些纸球放在一个箱子或袋子里。每一周的开始,随意抽取一个纸球,在未来七天中一定要完成纸上所写的活动。

即使你确实没有舞蹈天赋,你也没必要担心——你还可以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家、诗人塞万提斯也这么认为。他曾说过:“欢唱能吓走人的疾病。”想想也不无道理。

音乐学家格伦威·汉考克斯是世界知名的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和研究员。他着迷于研究音乐对人的影响,因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看歌唱是否能使人快乐。在其中一项研究中,他对超过500多合唱队员进行了采访。调查结果显示:唱歌使人更加快乐。

来自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的冈特?依茨也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了更缜密的研究。他去看了一场合唱彩排,让合唱队演唱了莫扎特《安魂曲》的一部分,然后让他们给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作为实验对照标准,一周后,依茨又一次在合唱队彩排的过程中破门而入,让合唱队听取同一段演唱的录音,然后再次衡量自己的快乐值。结果表明,听音乐并没有让人们感到更快乐,但是唱歌能让人感到快乐得多。

对于“表现”原理的研究表明:与在脑海中想象一些快乐的事情相比,表现得快乐更加快捷、高效。所以,请尽情微笑,让脚步轻快起来,高昂起头,快乐地说话、跳舞、谈笑、歌唱,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这样正能量才能被驱动起来,将所有好的情境、人和事件带入你的生命中!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变得快乐,那就先得感觉美好,这样才能有吸引美好事物的能量。

友谊、吸引力、爱的秘密

1967年,查尔斯?郭特辛格教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开设了“劝导的艺术”这一课程。有一次,当他的一批新学生来上课的时候,他们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奇怪的场景:一个全身都被黑色布袋套住、只露一双脚的人坐在教室里。

教授向学生们解释,一个男生决定套在黑色袋子里上课,并希望他的身份能够完全保密。由于不知道他的名字,学生们决定叫他“黑袋子”。

这个班级成员每周一起上课三次,每一次“黑袋子”都安静地坐在那里。当学生需要依次上台作三分钟的陈述或者劝导讲话时,“黑袋子”也只是一言不发地站在教室前面。起初学生们对“黑袋子”有些敌意,曾经有人用雨伞戳他,往他背上贴写有“踢我”字样的标签,甚至试图揍他。

这个情况很快引起了当地媒体甚至全国媒体的注意。全美新闻人士都聚集到这个课堂,CBS电视台的传奇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试图采访这个神秘的袋中人,《生活》杂志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周后,学生们开始跟“黑袋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他们仍旧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他们不再打他戳他,而是开始对他显出关怀、友好之意。学生们对袋中人的隔阂逐渐转化为接受,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个神秘人,带他参与各种活动,并帮忙保护他的身份。当郭特辛格教授让班级同学投票表决是否要“黑袋子”揭示自己的身份时,大部分学生都投了反对票。

课程的最后,许多新闻人士手持“长枪短炮”聚集在学校建筑物的外边,等候“黑袋子”的出现。学生们一句话都没说,默契地在黑衣人周围形成一道人墙,保护他穿过媒体。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黑袋子”,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简单但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是一个套在袋子里的普通人。”

此前,大部分心理学家都将关于友谊、吸引力、爱情的实验视为禁区。也许是急于与弗洛伊德不科学的、完全用性解释人类心理的观点划清界限。研究者们只是就“人类如何喜欢或爱上别人”作过最基本的研究。由于无法解答“黑袋子”之谜,心理学家们深感尴尬,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涉足学术界的这片处女地,研究友谊、吸引力、爱的秘密。

1975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爱与吸引力问题的系统研究。他们之后的研究表明:人们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友谊或爱情。根据这一理论,你跟某个人待在一起时间越长,那个人就越有可能喜欢甚至最后爱上你。这一原理解释了为何很多人最后会和自己的邻居结婚,以及为什么学生们最后会对“黑袋子”产生情谊。

英国的彼得·布朗医生在中国参观了一家儿童医院,观察那里的医生如何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他被自己所见深深震惊。

在西方国家,进行过扁桃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往往反映:他们在手术中感到非常疼痛。但是,在中国,情况却截然相反。布朗说,他看到一群五岁的孩子笑眯眯地在诊室外边排成一排,等候手术。护士们会先给他们喷射喉部快速麻醉剂,然后将他们带到诊室。一进屋,依然微笑着的孩子爬到桌子前面,张开嘴巴。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医生就切除了他们的扁桃腺,并将其放进一个水桶里。然后,孩子若无其事地自己走到旁边的恢复室里进行休息恢复。

实验人员可以通过实验室中的闭路电视观察实验参与者的行为,并与其对话。他们告诉实验参与者,他会接受到一系列不同强度的电击,每次电击后他们通过喊出从1(“没什么感觉”)到100(“等你们再回到这个实验室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不同的数字来表示自己的疼痛程度。然后,实验人员对其进行20次电击,并仔细记录实验参与者喊出的每一个数字。

过了一会儿后,兰泽塔宣布说还有第二轮电击,但是这一次实验参与者要尽量掩饰自己的感觉。他要每一个志愿者都表现出坚强的一面,不做情绪化的表情,不大喊大叫,尽量表现得轻松一些。然后,又一轮二十次电击,并且每一次电击后实验参与者都喊出自己感受到的疼痛度。

实验结果相当显著:当实验参与者们表现得坚强、自在时,他们感受到的疼痛度也会低不少;不仅如此,根据汗水传感器传递的数据显示,他们实际上也不那么紧张了。这一实验结果帮助我们解释了中国的孩子在扁桃腺切除手术中为何表现得那么镇定。彼得·布朗访问中国时,中国儿童接受的教育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手术。所以说他们往往能够微笑着、更轻松地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这一实验结果也解释了其他一些有趣的相关现象。比如说,如果人们将眼睛移开,不看刀口或者注射的过程,他们在小手术中的感受到的疼痛度会降低。

单相思经常会让人更加渴望那得不到的恋人。单相思的结果往往是戏剧性的,被拒绝的恋人最终可能绑架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然后涕泪俱下地解释说:“他对我的拒绝使我更加想要爱她。”

当人们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他们会变得沮丧、生气。当人们恰巧身陷爱河,他们会把沮丧的心理信号错误地理解为爱情的证据。因此,他们越是被拒绝,就越是依恋那些得不到的恋人,激发出相互吸引的正能量。

许多关于爱情的传统理论认为:“眼不见,心不念”。他们认为将一对情侣分开后,他们之间的兴趣就会渐渐消失。然而,“表现”原理毫不费力解释了这一现象。越是将一对情侣分开,他们就越是生气,然后他们往往将自己沮丧的情绪错误地理解为爱的迹象。

“表现”原理还能解释以下现象:当一段感情终止时,人们往往会感到非常焦虑。如果在刚刚结束上一段感情后,他们很快遇到一个新的可以交往的对象,就会误把焦虑感当做爱的迹象。这一现象得到了实验的证明。在一项实验中,一些男士先作了性格测验,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为了使他们感觉良好)或消极的反馈(为了使他们感到焦虑)。然后实验人员让他们来到自助餐厅,在那里,他们会遇到一位吸引人的女性。正如沙克特预料的那样,刚刚收到消极反馈的人认为,这位女士格外具有吸引力。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同样印证了沙克特对于“表现”理论的延伸。当人们不幸被俘虏时,他们往往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一症状相当普遍,据美国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质数据库系统显示,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质有这一症状。有趣的是,这一情况只有在劫持者对人质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好意时才会出现。因此这可能正是因为人质将自己自由被剥夺的焦虑感错误地理解成喜欢的标志。同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对虐待自己的伴侣感到依赖。

多年来,心理学家相信人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理表现:感到生气他们会心跳加速,感到焦虑他们会出汗。正如关于詹姆斯理论的研究证明了人们的行为能引发情绪,沙克特的研究证明了人们对自己身体感受的解释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据此,怦怦跳动的心可以被看成是生气、快乐、爱情的迹象。在沙克特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滑稽电影、走过危险的桥梁、乘坐恐怖的过山车来制造爱意。这一理论也解释了爱情许多奇怪的方面:为何拒绝会引发人更强烈的情感,为何试图拆散一对情侣反而会加深他们的感情,为何人们很难离开那些明明对自己非常不好的伴侣。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