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 第2章

第2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 经济学林论剑 让管理脱下洋装 催眠术治疗手记 人生六味茶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 身在职场不可不懂的学问:皇帝公关学 心灵能量 催眠术与催眠疗法

1972年至1974年,正是我国当代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历史正在滑坡,一时还望不见谷底。人民群众只能在私下里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然而,作者却以冷峻的眼光、诚实的态度对当代历史作着新的探索。“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 (引语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本书,下同),这就是作者进行历史探索和写这些笔记的主旨。

共产主义曾经是我们为之忘我奋斗的人类理想。然而,几十年来的实践,却历史地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的命题:“娜拉出走以后怎样? ”这个问题,现在不仅困扰着我们,而且越出国界,正在困扰着更多的人们。作者在10多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就“痛苦地感到,人,如果从这种想象力出发,固然可以完成历史的奇迹,却不能解决‘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问题”。严峻的现实,使他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到冷静的理智的分析和思考。他说,“年纪大一点,诗意逐步转为散文和说理的时候,就得分析分析想象力了”。然而,从诗意转为散文,却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他说,“我转到这样冷静的分析的时候,曾经十分痛苦,曾经像托尔斯泰所写的列文那样,为我的无信仰而无所凭依”。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克服自己这种思想危机的呢? 他说:“我还发现,当我愈来愈走向经验主义的时候,我面对的是把理想主义庸俗化了的教条主义。我面对它所需的勇气,说得再少,也不亚于我年轻时候走上革命道路所需的勇气。这样,我曾经有过的失却信仰的思想危机也就过去了。”一个人用冷竣的科学态度去重新审视历史的轨迹,并且努力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彻底解脱出来,不可能不经历一番痛苦。这是作者对自己思想历程的诚实的剖白。这里,作者只是提到了从诗意转到散文和说理感到无所凭依的精神上的痛苦;事实上,作者为了坚持这种诚实的科学态度所付出的代价,远比他的精神痛苦巨大得多。他丧失了除他自己以外的一切——名誉、地位、妻子 (注:顾准的妻子汪璧,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是一个十分善良、诚实、贤淑的老同志。1937年入党,1968年被迫害致死。) 、家庭、亲人……他的大女儿说他是“一步一步从地狱中趟过来的”。然而,作者的态度却是如此坚决,他说:“我自己也是这样相信过来的( 按:指作为一个革命的理想主义者——本文作者) 。然而,当今天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转变为保守的反动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这种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写成这两部伟大著作(按:指《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以后, 究竟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后世的人,经历前辈所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后世的人,对先前时代的历史知识当然也有某些新加的东西;所以,读这两部伟大著作,提出一些问题加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如地下有知,必定也会赞许,这是符合他们‘为人类服务’那种严肃精神的。”在良知、正直、诚实的科学态度和立志为人类服务的精神面前,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中的诗句。作者从50年代就开始“求索”了。为了求索,他广泛地涉猎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经济等各个领域。不过,他的笔记,没有一点浪漫主义的诗意,而是一把锋利的“冷冰冰的解剖刀”。他在通信中曾经和我说过,准备用10年时间,系统地研究(先是)西方的,(然后是)中国的历史、哲学、经济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作综合比较,为的是寻找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轨迹,规划未来的方向。这个恢宏的计划因为作者过早地去世自然未能实现,但是部分地是实践了的。这些笔记,以及已经出版的《希腊城邦制度》,就是这种求索的结果。

因为是笔记,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严格的体系;因为是笔记,笔触比较自由;但是,它并不是漫谈、随笔之类信手拈来之物。笔记涉及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等广泛的领域,看来似乎十分复杂,但是,读过之后,不难发现这些笔记的思想脉络。

萧规曹随,率由旧章,只能使历史发展停滞。从来的改革,总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扬弃和否定。只有不断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革,才能推动历史前进。现在是改革的时代,作者这种勇于批判历史和现实的改革精神,相信会受到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欢迎。

离开作者去世,14年过去了,作者生前未能亲自见到当代我国历史上一个黑暗时期的结束,当然也没有经历我们现在正经历着的一切。作者的一生,是我们这个时代悲剧比较典型的一个缩影,对他个人来说是不幸的 (遭遇同样命运的人,何止千万,相信这种悲剧不会重演) ;但是,这些笔记,现在终于能够公之于世,却是幸运的;因为作者写这些笔记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可能出版。当此书交稿前夕,重新翻阅,抚摸先兄的这些遗著时,辛酸之余,当然感到十分欣慰。先兄地下有知,会报莞尔一笑吧!

1988年8月29日夜写于无锡华东疗养院

下一章 回目录

读书

第一章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一、基督教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反对派开始的。

以色列——犹太民族的历史,可以从一般的古代史著作中找到它的梗概。大体说来:

14000年前的巴勒斯坦, 本是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影响之下的诸古代民族并存的地区,在其中兴起了以色列——犹太民族。这个民族征服了迦南,有过一段同民族内诸部族不相统属的时期。后来,强有力的部族出现了“士师” (《旧约》有《士师记》) 即法官,是强有力的部族首领,逐渐经过征服吞并,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的统一王国,即《旧约》着重描写的扫罗、大卫、所罗门三王时期。

以色列——犹太民族的统一,和她所占地区是商队贸易的通商要道有关系。商业在西方文明的起源上总占重要地位,这是值得注意的。

2以色列——犹太王国好景不长。她太小,抵抗不了帝国的征服。公元前597年,这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国所攻破,大部分首都居民 (也许还有她的首都以外的居民) 被迫移往巴比伦。这是这个民族的第一次民族流放;以后她还多次被流放过,直到她成为一个没有祖国的,流徙于全世界各地的流亡民族为止。

世界上的小民族遭到这种国破家亡,流徙各地的命运的,可以说不胜数计。他们几乎无例外地一经流放,民族就灭亡了。并不是死完了,死是死不完的,总剩下一些;只是有的剩得多,有的剩得少就是了。问题是剩下的被同化了,于是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唯一的例外是犹太人。

3犹太人有自己的民族宗教。 按《旧约》的记载,当他们留在他们自己祖国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民族宗教的态度是不虔诚的,许多人“崇拜偶像”。可是,他们被流放到巴比伦去以后,他们中间的“知识分子” (当时的知识分子只能是祭司兼历史家) 却着手系统地编写起他们民族宗教的圣典来了。学术界一致地、无异议地认定,《旧约》最前面的五篇:《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即追叙他们的民族的起源,和他们第一个民族英雄摩西,怎样把全民族人从埃及的依附者的地位中脱身出来,怎样经过从埃及——西奈半岛——巴勒斯坦的长征,征服迦南的历史神话,所谓摩西五书,是他们建国以后第一次被征服流放在巴比伦时编写出来的。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巴比伦征服以前,犹太教已经有过一些经典,它的完备化,是流放巴比伦时期搞成功的。

犹太人被巴比伦征服以后,又曾经恢复过他们的国家,不久又被波斯、亚历山大、罗马征服。有过多次民族起义。罗马帝国初期,亦即基督教兴起的时期,还有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玛加比”兄弟的起义,当然是被扑灭了。基督教兴起的时期,犹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摆脱罗马帝国统治是民族的愿望,然而犹太教的上层是妥协派。

犹太虽然复国了,其大多数被流放的人民散之四方做买卖去了。复国后的耶路撒冷,事实上成了散处四方的犹太人——犹太教徒的宗教中心。

4犹太教义的特色:

A民族战神的一神教《旧约》中的上帝耶和华 (据说正确的译音应该是耶威)是以色列——犹太民族的战神,是保佑民族和外族作战取胜的神,而且,除了这个神而外,再也没有第二个神。以色列——犹太民族和他民族作战曾经胜利过,这就是他们征服迦南地区的时候。可是,在征服中他们也吃过败仗,以后的记录更惨,只有败仗,没有胜仗了。怎样解释呢? 失败是背叛耶和华的结果。这种解释,奇怪得很,很灵。而且,这不仅是犹太人保持其民族不被同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后起的基督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