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太平经 > 第56章

第5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医学源流论 人生十论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赚钱一定有办法 和尚与哲学家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秘密:巴比伦尘封了6000年的财富智慧 基因天堂 创新经营实战全书 断层线

大神比如国家忠臣,治辅公位,名为大神。大神有小私,天君闻之复退矣,故不敢懈怠。小神者,安敢自在?

四时之精神,犹风也水也,随人意而为邪正。人正则正,人邪则邪,故须得其人,乃可立事也。不得其人,道难用也。夫水本随器方圆,方圆无常。风气亦随人治,为善恶无常,此即其明戒也。天地之神与风气,影响随人,为明戒耳。

今天地开辟以来,凶气不绝,绝后复起,其故何也?其所从来者,乃远复远。本由先王治,小小失其纲纪,灾害不绝,更相承负,稍积为多,因生大奸,为害甚深。动为变怪,前后相续,而生不祥,以害万国。其所从来,独又远矣。君王不知,遂相承负,不能禁止,令人冤呼嗟动天,使正道失其路,王治为其伤,常少善应。人意不纯,转难教化,邪气为其动,帝王虽愁,心欲止之,若渴而不能如之何。君王虽有万人之仁德,犹不能止此王流灾也,故反以为行善无益,天道无知也。禁民为恶,愁其难化,反相克贼,急其诛罚,一人有过,乃及邻里,重被冤结积多,恶气日以增倍。以为道德与经无益,废之而不行,各试其才,趣利射禄,斗命中者为右,是为乱天仪,无法之治,安能与皇天心合乎?天甚病之久矣,阴阳为其失节,其明证也。治得天心,然后邪可去,治易平,故今教以上皇兴平第一之道,得而急行,恶可消灭,天之佑善者明矣。先王灾虽流积,一旦除灭易耳。今帝王乃居百里之内,用道德仁义,乃万里百姓皆蒙其恩,父为其慈,子为其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

王者深得天意,至道住佑之,但有百吉,无有一凶事也。

古者上真睹天神食气,象之为行,乃学食气。真神来助其为治,乃游居真人腹中也。古者真仙之身,名为真人室宅耳。

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

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瞑目冥冥,目中无有光。

守一复久,自生光明,昭然见四方,随明而远行,尽见身形容。群神将集,故能形化为神。

守一明法,明有正青,青而清明者,少阳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正赤,若火光,光者度世。

守一明法,明正黄而青者,中和之光,其道良药。

守一明法,正白如清水,此少阴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有正黑,清若窥水者,太阴之光。

守一明法,四方皆暗,腹中洞照,此太和之明也,大顺之道。

守一明法,有外暗内暗,无所属,无所睹,此人邪乱,急以方药助之,寻上七首,内自求之。

守一之法,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寿一年;两月,增寿二年,以次而增之。

守一之法,始思居闲处,宜重墙厚壁,不闻喧哗之音。

守一之法,光通六外,身乃无害,可终其世,子得长久。

守一勿失,事且自毕,急除众忧,一复何求?

守一不穷,士子欲无忧,不可相欺,垂拱。

守一是为久游,身常自谨,患祸去之。

守一之法,神药自来。

守一之法,凡害不害,人各有一不相须。虎狼不视,蛟龙不升,有毒之物皆逃形。子欲长无忧,与一相求;百神千鬼,不得相尤。守而常专,灾害不迁。

守一之法,不言其根,谨闭其门;不敢泄漏,谨守其神;外暗内明,一乃可成。

守一之法,将与神游,万神自来,昭昭可俦。

夫欲守一,喜怒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

守一之法,内有五守,外有六候,十一之神,同一门户。

守一之法,当念本无形,凑液相合,一乃从生,去老反稚,可得长生。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子欲大乐,与一相知,去荣辞显,一乃相宜。子欲养老,守一为早,平床坐卧,与一相保,不食而饱,不德衰老。

守一之法,皆从渐起,守之积久,其一,百日至。

守一之法,无致巧意,一乃自效。

夫欲守一,乃与神通;安卧无为,反求腹中;卧在山西,反知山东。

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守一之法,老小异度,各因其性,一乃相遇。

守一之法,安贫乐贱,常内自求,一乃相见,知非贵贱。

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

守一之法,密思其要,周而复始,无端无徼,面目有光明,精神洞晓。

守一之法,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内使常乐,三尸已落。

守一之法,有三百六十六数,数有一精,精有一神,守一功成,此神可睹。

守一之法,有内五政,游心于外,内则失政。守一不善,内逆外谨,与一为怨。

守一之法,常有六司命神,共议人过失。

守一之法,乃诸神主,人善之根,除祸之法,致福之门。守一者,乃神器之主,从一神积至万神,同一器,则得道矣。

守一之法,内若大逆不正,五宫乖错,六府失守,群神恐忄亥,俱出白于明堂,必先见于面目颜色。天地共知之。群神将逝,形当死矣。

守一之法,为善,效验可睹,今日为善清静,神明渐光,始如萤火,久似电光。

守一之法,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

守一之法,有百福亦有百祸。所守不专,外事多端,百神争竞,胜负相连。

守一之法,内常专神,爱之如赤子,百祸如何敢干?

守一之法,与天地神明同,出阴入阳,无事不通也。

守一之法,先知天意,生化万物,不言而理,功成不宰,道生久视。

守一之法,可以知万端,万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元气之首,万物枢机。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宁,日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一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尘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为本,万事皆行。子知一,万事毕矣。

太阴之精为龟,匿于渊源之中也。

◎太平经复文序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太极宫之高帝也,地皇之裔。生而灵异,早悟大道,勋业著于丹台,位号编于太极。上清锡命,总统群真,封掌兆民。山川河海,八极九垓,莫不尽关于帝君而受事焉。君有太师、上相、上宰、上傅、公卿、侯伯,皆上真寮属,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干吉。

干君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君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干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当东汉末,中国丧乱,赍经南游吴越,居越东一百三十里,山名太平,溪曰干溪,遗迹见存。士庶翕然归心。时孙策初定江南,方正霸业。策左右咸奉干吉,策以为摇动人心,因诬以罪而絷之。策告曰,天久旱,得雨当免。条忽之间,阴云四合,风雨暴至。策愈恶之,令斩首,悬诸市门。一旦暴风至,而失尸所在。君因更名字,遂入蜀去。策览镜,见君首在镜中,因发面疮而卒。时咸以戮辱神仙,致斯早殒。故孙权立,益信奉道术,师葛仙公,介先生亦游其庭。

南朝丧乱,《太平》不复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东阳乌伤县人,于溪谷间得《太平本文》,因取归而疾作。先生曰,《太平》教未当行,汝强取之,故疾也。令却送本处,未几疾愈。至陈宣帝时,海隅山渔人得素书,有光烛天。宣帝敕道士周智响往祝请,因得此文,丹书焕然。周智响善于《太平经》义,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宣帝略知经旨,而不能行。陈氏五主,宣帝最贤。

爰自南朝湮没,中国复兴,法教虽存,罕有行者。绵历年代,斯文不泯,缮写宝持,将俟贤哲。壬辰之运,迎圣君下降,睹太平至理,仙侯莅事,天民受赐,复纯古斯文之功彰也。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二章,是干君从本文中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受焉,故不谬也。

(全文完)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