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番外:(金枝欲孽)穿越福雅(下)(1 / 1)
嘉庆去木兰秋狄,天理教来袭,皇后趁机谋划着对付如妃等人,奈何如妃不肯跳入陷阱,皇后便派人烧死了玉莹与孙白杨。已在回銮途中的嘉庆,得知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的消息后和一众随驾的王公大臣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回宫,待在热河避暑山庄观望着京城的局势。
皇二子手持鸟铳打死两个天理教徒,在他的以身作则下,惊慌的侍卫们渐渐回过神来,不多时就镇压了此次起义。消息传到热河,嘉庆和一众亲贵总算放了心,一路加速回了京城。
心有余悸的嘉庆回到宫里,大肆夸赞皇二子神勇,真是智勇双全,不愧为爱新觉罗家的人,并加封其为智亲王。
皇二子是前皇后所出,现皇后则生育皇三子、皇四子,一直处心积虑要谋夺储君之位,眼见皇二子被加封为亲王,备受嘉庆赞赏,就急了眼,生怕自己的儿子再也没了机会。在皇后及其身后的钮祜禄氏家族的谋划下,关于皇二子才具平庸的流言不断在朝野内外流传,而皇四子练达通透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未得封赏的皇三子、皇四子本就心生不满,在母亲的挑唆下,与皇长子处处作对,皇二子本就资质不高,哪里能对付得了人家兄弟二人的联手?
败下阵来的皇二子一则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二则痛恨皇后取代了母亲的地位,他不断向嘉庆哭诉自己的遭遇。
见到形销骨立的皇二子,嘉庆想起原配妻子喜塔腊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战战兢兢的日子,想起她在病床前对自己的托付,又想起喜塔腊氏死后自己迫于太上皇的压力连她的丧事都不敢按皇后的规格操办反而草草了事,原本该母仪天下的喜塔腊氏没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等自己终于有了皇权,享受到皇后待遇的却是钮祜禄氏,这一切原本都应该是喜塔腊氏的,钮祜禄氏得到了一切还不知足,心中对原配妻子的愧疚站了上风,开始打压皇后和钮祜禄氏家族的势力。掌握了皇后底牌的如妃趁机指示他人挑出皇后谋害有孕妃嫔的事情,嘉庆子嗣不繁,得知不是因为自己福泽不深,而是因为皇后暗下毒手,对她的最后一丝情分也没有了。被嘉庆彻底厌弃,儿子和娘家也被打压的喘不过气来,后宫妃嫔也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权威,四面楚歌的皇后万般无奈只得以自杀来保全自己的两个儿子。
为自己遮风避雨的母亲死了,父亲不住打压自己的势力,被剪除了羽翼的皇三子、皇四子想到前朝废后乌喇那拉氏的儿子十二阿哥的悲惨下场,自然食不甘味、夜不安寝,惶惶不可终日。见到这番情状,嘉庆对皇三子、皇四子又起了怜悯之心,他既心疼前皇后所生的皇长子,又不愿皇二子将来对皇三子、皇四子下毒手,几番权衡利弊,将皇二子降为贝勒,刻意培养起最得他欢心的皇五子。
皇后没了,后宫不可无人主持大局,自己属意皇五子即位,又想起乖巧可爱尚且年幼的皇六子,嘉庆很快将如妃晋位皇贵妃,尔淳晋位淳妃,在皇贵妃的安排下,嘉庆眼中老实听话的福贵人也被晋为福嫔。后宫一直争斗不休,有宫斗高手如妃掌控大局,后宫的斗争被控制在很低的层次。
后宫从来不缺新人,又一批秀女大选入宫,嘉庆偶然宠幸了容貌秀丽的秀女李佳氏,自己也没放到心上,谁知李佳氏却是个好运气的,两个月后,竟被查出喜脉,后生育一子,老来得子,嘉庆大喜,封李佳氏为贵人。可怜李佳氏年方十四,这还是虚岁,身体还没发育好,就受了嘉庆的辣手摧残,她又没有经验,吃多了嘉庆赏下的补品,孩子发育的太好,艰难的生下孩子就落下了病根,没多久就香消玉殒了,所出皇七子被抱给福嫔抚养。
嘉庆二十五年,去避暑山庄散心的嘉庆被雷击中,当场死去,皇五子奉正大光明匾后的密诏即位,年号永平。新帝即位后,尊奉生母如皇贵妃为圣母皇太后,皇考淳妃为淳太妃,皇考福嫔为福太妃,加恩皇考第二子为智郡王,第三子为敦郡王,第四子为端郡王,第六子、第七子因年幼,未予加封。
皇帝死了,引发妃嫔最大矛盾的来源没了,在太后的铁腕治理下,后宫相对平静很多,林安安的生活更是平静。
先帝第六子后被封为惠郡王,接生母淳太妃入府奉养;先帝第七子被封为嵘郡王,接养母福太妃入府奉养。
永平十八年,皇帝任命林则徐为禁烟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雷厉风行,兼之有皇帝撑腰,将烟贩子逮捕问罪,吸大烟的予以强制戒烟,烟馆也予以取缔,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销毁,广东风气为之一清。
鸦片卖不出去,没办法从中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英国商人自然不满,他们开始向政府施加压力,英国政府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
永平二十年,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
永平皇帝闻之大怒,派军开战,初战不利,朝中大臣有人主张议和,年富力强的皇帝怒斥议和之说,将主和大臣的核心人物琦善革职抄家,其他主和大臣革职并下诏永不叙用,主和派被打击的七零八散的。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便是有个别原本举棋不定的中立派人士,现在也是坚决表示要听从皇帝的命令,战斗到底,那些本就主战的就更不用说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强了一辈子的太后自然也不甘心议和,在她的大力支持并以身作则下,后宫裁减用度,后妃及宗室福晋朝廷诰命纷纷捐献首饰等物,用以支持军队开支。
安排好京中诸多事宜,带着充足的军饷,皇帝亲临前线,鼓舞士气。由此,上下一心,军队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大败英军。
不甘就此失败的英军联合一丘之貉法军再度进犯,被人多势众的清军以压倒性的优势给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眼见胜利无望,又到秋冬,无路可走的英法联军祈求谈判,在皇帝的授意下,清军不予回复,只是穷追不舍,英法联军绝大多数被俘虏,之后送到山西井下去挖煤,只有几个精通枪械、船只的士兵被留了下来,被迫教授清军,他们初时宁死不降,还没等刑部的官员将满清十大酷刑给他们演示一遍,就彻底服了软,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虽然取得了胜利,可因为武器落后、缺乏经验,清军伤亡也不小,见到英法联军坚船利炮,受到触动的皇帝一面加封有功之臣、抚恤伤亡将士家属,一面秘密派人到西方考察学习,并由此引发了备受后世称赞的永平维新,永平皇帝因此死后被尊谥为兴祖威皇帝。
翘首企盼胜利消息的英国、法国政府,等来等去,还是没能等到他们的英雄顺利归国,并且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们不甘心,再度派出联合小组来中国打探消息,谁知这派去的联合小组也没有了音讯,再派人,还是音讯全无,好像这些人根本就没到达过中国,全都掉到了大海里一样。面面相觑的英法政府,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切都归之于位于遥远东方大陆上的中国实在是个神秘的国度。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不信邪,组团出兵,结果还是无一人生还,消息传开,经受了沉重损失的欧洲大陆诸国从此再也不敢对中国这个神秘莫测的国度有任何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