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 1)
“要说灵洁,光指皮相可不行啊。前日,太傅的二千金还当街义诊,有一手好医术啊!”
“对对,仁心最重要!”
“鄙人倒觉得民心也重要。尚书府的千金武学了得,昨日还在郊外收服了附皇城的飞天盗!深得民心哪!”……
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小心议论的声音,随风潜入众王子哥儿的耳里。
这当官的,对于自己上头的人都是只敢在背后夸几句,未敢亲自当面求证。
谁家的小姐出色,与他们又有何关联?他们有女儿的都已出嫁,没出嫁的也都定了亲。
没定亲的也都有了心上人。
这嫁入皇宫成为皇戚,依他们的资质也很难讨得王子世子们的欢心。
一个个全都是看热闹的心里,不管谁家的小姐成为太子妃,他们都要全力辅助。
家和万事兴,家定,方能国定。
皇族的事,就是他们的事;皇族的人,就是他们要守护和辅助的人。
这夏候一族的包括外戚的十多个公子哥们心中开始有了目标,神色都不太自然。
因为都是好兄弟,相当默契的,光是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几秒过后,除了夏候来之外,其他的飞的飞,掠的掠,招呼也不打,出寻目标去了。就怕晚了一步,相中的那家姑娘就被别人夺走。
夏候来独自举杯,轻珉一口,望着空无一人的酒桌,叹了一口气。
诗儿,你到底在哪里?为夫念你念得紧。
境空国太史府,简洁而*。
月色迷离,美人夜坐池心亭。
粉绿粉绿的长纱罗裙轻柔地紧贴在纤细圆润的身段上,超过腰际的亮泽秀发和衣而下,安静地呆在主人的身边。
池风微送,衣袂轻扬,飘逸而出尘。
望月,叹气,转身,端坐,出神。
何诗被这太史府一家深深地打动了。
太史府,太史官就是小诗的爷爷的弟弟的儿子世袭而得的官位。
换句话说,现任太史官就是小诗的堂叔。专门记录史历。
不管是皇家的,还是民间的,都要认真详实记录。
工作非常忙碌,一年中极少回府一趟。
小诗的堂爷爷何田和小诗的爷爷何地自小就很要好,但是长大后却不常在一起。
因为一个执意经商到了异国定居,一个被祖制留在帝国做史官。
没有多少的联系,但是经常会挂念。
因为太忙,所以十几年来,虽然对小诗的爷爷都不曾回过境空国祭祖一事有疑虑和愤怒,却也没有派人去主动联系。
总是想派人,却又因其他事情给打断后忘了。这一忘就拖了好几年。
一个好几年过去了,又一个好几年过去。直到皇族老爷子们找上门来,才知道哥哥家出了事。
堂爷爷已经是花甲老人了,却还是很精神。
看到何诗的那一刻,很是喜欢,总赞着比母亲甘水柔要美上几分。
小诗很小的时候,回过境空国两三次,只是因为太小而没有印象。
堂叔何恒听完皇族老头子们的安排,马上认了何诗做女儿。
这从侄女变成亲女儿,何诗有些不明白。既然是老头子们安排的,估计也是希望自己把他们当成亲人,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人,而是心灵上的亲人吧,那么她就认了便是。
反正都是姓何。
一直希望自己有个女儿的何恒夫人姜氏对何诗的到来很是喜欢,认亲仪式刚完,便拉着手嘘寒问暖不断,亲自为何诗布置房间和用品,真真把她当成亲闰女一样的疼爱。
那种母爱,可不是装出来的。
何诗马上就替一直是孤儿的小诗喜欢上了姜氏。
有点像她现代的妈妈。想起妈妈,何诗的眼睛全红了,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落。
姜氏连忙安慰。
何恒有两个儿子,何智与何慧,一个八九岁,一个十一二岁,都过来见过何诗,直唤着姐姐。
还问姐姐怎么现在才回家,是不是外面很好玩之类的孩子气的话。
这十多几天,何诗一直呆在太史府,哪里都没有去,也没有出门。
姜氏每日陪她谈心聊太史府一切的家常锁事。
她的那两弟弟一有空就往她这边钻来,跟母亲抢着听姐姐讲的神奇的会飞的会跑的很快的能载人跑的还能遮风挡雨的物品还有那些听都没听过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堂爷爷爱看史书和下棋,何诗也跟着学习。半个多月来,一家子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