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106(1 / 1)
就是要打破平衡
雨化田本是温和地就看着李寻欢直直地站着,然后就是惊恐地看着他又直直地向后倒下,嘴里涌出了大量的鲜血,自己只来得及接住他的身体,圈抱着他进了车厢,嚎来了喜多!又向已经呆愣了的铁传甲吼叫着;
“快点走啊!”
身体虽已是倒下,但是李寻欢依旧还尚存一丝意识在脑中,并没有彻底的昏死过去!
他知道雨化田抱着他,知道喜多在向他的胸口部位扎针,然而自己就是一点也动不了,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雨化田木木地看着李寻欢布满冷汗的额头,只觉得自己倒好像已经是魂飞魄散了般!
喜多的脸色也不好;“他目前这身子,唉!”
喜多确实是也不知道该怎么样的对雨化田说了,只是看了一眼雨化田无神的目光和黯然失魂的神情!
再看着在他怀中已是人事不省了的李寻欢,喜多心里很明白之所以能顺利地度过这连日来层出不穷,志在必得的一个个杀阵,全完都是靠了这个已经是身心俱伤了的男人,才使得自己一方都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京师!
自己对他是无比的感激和敬重的,可是正因为他救下了这里的若干人,那么对他自己身体的亏损则注定是无可避免的了。
毕竟以他这样病体难支的身体,能发出飞刀已经是实属在勉强而为之的了,何况这两日他都有连发飞刀,他这样的做法是当然而然地牵动了他本就十分脆弱的五脏内腑,其实这两日他一直都是凭着自己的意志力在苦苦强撑吧!
这个人太能忍,太能为他人着想!可往往却忽视了他自己,也从不为他自己考虑一分半分的。
别人伤害他不说,他甚至自己有时也会伤害他自己呀!
虽然是无意的,但也能造成令人不可挽回的遗憾!
不敢有所耽误,喜多在快速地替李寻欢把完了脉像,然后就是过火拭针,银针扎在其胸口上,必须先保住他的心脉要紧……….!
京城如今终于是遥遥在望了,已看见了出城迎接的锦衣卫和神机营正面对相迎而来。
直至这个时候,雨化田这边所有人的心才得以放下,一直都处于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才稍有缓解!
唯有雨化田依旧是紧紧地抱住李寻欢,脸贴着他的额头,心里除了揪心就是难受,真的很难受!
两路人马在汇合之后就气势浩大地进了京城,京畿大营的统领也已在此恭候他多时!
现在有些事不得不等他雨化田来做决定、作安排和作部署。
心里很是不舍的把李寻欢交给了喜多,他还有很多紧要的事必须去办,不得不去解决!
他也知道自己此刻即便是一直守着李寻欢也起不到半点的作用,还是让喜多去吧,只是派人通知了太医正尽快到去到府上参与会诊。
当太医正十二万火急地赶到雨化田府里时,正看见喜多在李寻欢身上施针;
但令他感到奇怪和惊诧的是那手法、那技巧、那认穴的方法都是自己看着有点眼熟又好似并不曾了解的,闻所未闻的,甚至是高于自己那无比自豪的家传绝学;
‘无极乾坤针’的!
空的药碗还摆在桌上,太医正伸手就拿过那药碗,用鼻子闻了一下,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和佩服;
‘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见啊!这喜公公的医术可又精进了不少啊!’
再又走到了床边,看着昏迷不醒的李寻欢,心里突然就觉得非常的难过和难受,唏嘘着把住了他的脉,继续着惊讶,不禁抬目看了看喜多,心中暗道;
‘这瞧着吧,喜公公的医术是精进了,可这位爷的身体又怎会越发的不济了呢?’
喜多知道他此刻心里的想法和疑问,只好是长话短说,把李寻欢自离京后所有的关乎他身体和病情的事都捡重要的对他说了,对于医者,望闻问切,知晓病因可是基本啊!
这病情的由来也得让大夫知道个清清楚楚才行,这点喜多自是明白,所以他丝毫没有隐瞒太医正,甚至是在吉远县雨化田曾患疫病的事也毫不隐晦地加以详细的告知!
听完了这些,太医正已经是被震惊得不能自已了,早就耳闻过李寻欢过往的侠义之事,但也就是听说而已,也明白但凡是传言一般都会有些夸大其词之嫌的,所以他并没有对此放在心上。
更多的则是处于对他一家父子三探花的传奇,在朝为官时的清廉还有对他李探花人品、才华的敬重!
直到今日这刻才才方知这人真的是侠肝义胆,舍己为人,一身正气、更是有着满腔爱国爱民忧天下的赤诚!
可是却怎奈命途多羁呀,他这一生总是伴着病痛和苦难!
两个大夫现在都面面相觑,但都无语,只是心里都明白那个昏迷着的人若再找不到良方和灵药,他很可能会活不到明年………………..!
忽地就在一夜之间,雨化田雨督主在回京途中被连番刺杀的消息就如同是一阵风般的传遍了大江南北!
现下所有的酒馆茶肆里都在谈论着这震惊天下之事;
谁会有这麽大的胆子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对雨督主进行追杀,设伏、行刺?如果雨督主死了会对谁有好处呢?
于是每个参与谈论和讨论的人一直都认为是;
谁受益,谁就有嫌疑!
既然老百姓都能想到的问题和疑点,皇帝他当然也能想到。
现在,在皇上脚底下跪着的就是回马崖伏击中和鞑靼人在一起的那个胖男人,还有保定太守陆明国。
在御案上摆着的就是在舟山行刺失败的伊贺忍者和保定驿馆杀手们的口供,
同时呈上的还有淮宁县官及其他涉及换粮案官员们的供状,以及江浙两省发生的换粮案连同两淮的盐引事件调查的详细过程。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内阁和朝廷上的一些大员们。
人证、物证俱都摆在了皇帝的眼前,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皇帝就是有心再想要包庇也是缺乏合理的托词与借口的了。
何况现在更是让全天下人都知晓了所发生过的案子和刺杀!
不管怎样,朝廷都得拿出个说法来安抚雨化田,安定这天下的民心。
可皇上也知道这案子一旦办下来会就引起整个朝廷的动荡不堪,会造成人心惶惶还有人人自危!
但更重要的则是他一惯掌控在手的平衡也会随之被打破,使这整个的局面都将会是重新的推到洗牌再来过。
那最终朝局到底会如何的演变与发展,将走向何方?这一切都让此刻的皇帝心里很有些没底,所以他在犹豫,他在心里默默地衡量着得失与利弊。
然而现在的情形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将此事强行地压下来,表现得无动于衷!
那么不但是雨化田,甚而乃至全天下的人都会对这个朝廷失望和灰心的!
继而引发的后果也是不可预料的!皇帝这刻可真是左右为难啊,但也只得很无力地挥挥手对雨化田说道;
“记得要适可而止!”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已在雨化田的意料和计划之中,既然最终皇上还是松口了,那剩余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和部署去执行和操作了!
现在终于是把一切都理顺了,既然已经是有了头绪,那下面的人也就知道该如何的去办好差了,至此以后的一切已基本用不着雨化田再去操心。
这样的他才终于是脱开了身,一刻也不耽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