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1)
五月,元统帝西访渠新祭祖,国务移于文正大人林侃、战将军陈广宏以及瑞亲王手上。
苏信春第一次看到这样宏大的场面,这次同去的有安常大人,长尉大人,文禾郡主周雪绮。她是主动向皇上请旨的。堂堂郡主时常要出辇骑马,在兄长左右,不觉得累。苏信春后悔没带红儿来,不然也能这样自由,然而那样太不合规矩了,不知某个人会如何气愤。
“你老趴在窗口,实在难看。”
苏信春暗自苦叫一句,笑开脸回头,“里头闷,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坐这么闷的车呢?骑马多好。”
安常大人瞟了她一眼,不甚理会。
向前移动的队伍此时忽然停下来,苏信春不解时光还未到,怎么就停下来了呢。
“安常大人。”外头有人恭恭敬敬唤了句,苏信春会意敲了敲车栏,奇善由外拉开车帘,一阵清风送进来。
安常大人对上御前的赵侍官,问他什么事。
“皇上言今日风景浪漫,欲倚马畅游,遣小人来问一问大人是否有此闲情。”
就在日光渐下的时段,元统帝、安常大人、长尉大人、文禾郡主四人并驱向前,看上去一副非常漂亮和煦的景象。苏信春闷在车内,拿起锦帕绣了几针,复又搁下,掀帘看去,看不见安常大人。
“我说什么根本不听,自己又跑去快快乐乐地驰骋,哼。”
这样走了一个时辰,队伍停下来搭帐篷预备歇息。安常大人翻身下马,额上出汗,双颊泛红,看上去是极兴奋而累乏了。
苏信春拧了温毛巾给他擦脸擦手,脸扳得和石头一样。安常大人却不理会她的情绪,直至帐篷搭好,坐下歇息,他朝沏茶的苏信春道:“春丫头,你怎么皱着脸,这么难看?”
“奴婢本就无姿无色,怎样都随便吧。”
“你这是做脸色给谁看呢?”
“不敢。”
安常大人不再理会。接下来两日苏信春郁郁寡欢,因为安常大人不但骑马,而且和文禾郡主悠然自得地形影不离。
愈向前走,苏信春强烈地感到熟稔与思念。这些景致与人的打扮行为习惯,和广济府所差无几,她知道已经离那儿很近了。
“明日即到渠新了,你收拾收拾。”安常大人说。
“哦。您明日坐车还是骑马?”苏信春弯着腰为他解腰带,安常大人轻轻喘了口气。
“我身体越来越不堪了,这一趟下来,明显地感到不适。”
苏信春吃了一惊,抬头看他的脸色,“很不舒服吗?带的丸药吃一颗吧。”
“还好,就是两条腿僵得不行。”
苏信春赶紧找药、按摩,忙乱一通。
次日正午,御驾到达渠新近郊,停歇一日,再次日即有渠新太吏等上臣出城迎驾。
“这儿我来过,我来过!”
安常大人从元统帝处回来,苏信春就朝他叫唤。
“瞧你。”安常大人笑话她。
“大人,我真的回来了!您看,越过那个山头,就是广济,我的家离山不远,走上半个时辰就可以。”
“那方便,你随时可以回去。”
“是啊,是啊。”苏信春高兴坏了,一个晚上闹腾着,“您说我该怎么回去,和他们说实话还是不说,哎呀,乱极了,大人,您出个主意嘛。”
“丫头,别乱忙活了,等这边忙完要半个月,到时再说。”
“不行,不行。我这就要回去的。我得去把阳京带来的东西打点打点……”
五月二十二日,即是祭祀大典。因大衡朝先祖乃居渠新地,故每十年帝王都会到此全祭奠大礼。这一日,所有官员都聚集在大庙之前,以候圣驾。而从远方赶来或者居住本地的百姓早早就走到街道上来,其中就有广济府首富之子苏渐东。
苏渐东卯时起身,洗漱一番来至白赢街,那里已经站满人,有重病把守。才几刻钟,人不觉越来越多,天大明后,白赢街、长曲街、立冒街万人空巷。所有人都拉长脖子挤在那里,要往新僻出的御道观望当今圣上的龙颜。
辰时,钟楼上大钟击数十下,一个大太监骑马驰骋而过,士兵及肃严起来,牢牢地拦着人潮。一刻钟后,街道尽头才有人马出现,先是宫内侍人开路,再是长尉大人领御卫军拥着元统帝而来。百姓见到元统帝时已经为其飒爽风姿感叹不已,再见到元统帝,身姿挺拔,气势威沉,年轻而英俊,便都自发地山呼万岁起来。
元统帝自年少时即喜怒不形于色。初立为太子是七岁,小孩性情,常喜笑,先帝曾笑谈“少锐气可不是好事”而使得太子府一时黯淡。从此以后便敛神屏气。一个人若做到性情说转,怎么会有大事做不到。元统帝即是这样的人。
元统帝圣驾之后乃一众大臣,为首的自然是安常大人。苏渐东就是为睹其尊容而来的。他慕拜于这位天下第一人的文武双绝与智若神明。他知道安常大人花容月貌,天下第一,可是没想到竟如此俊秀漂亮,那简直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这样文弱温雅怎么会是个射击精湛长剑为歌的人?苏渐东以为自己看错了,不认为这位安常大人有力气拿一把真正的铁剑。他很失望。圣驾驱至祭台前,长尉大人扶元统帝离鞍,王爵大臣纷纷踩下马来。这个时候民众与大臣都跪下,行国礼。
元统帝吩咐免礼,那时街上挤满了人,可是宁静得可闻风吹树叶子的声音。众臣起身后,元统帝召安常大人近前来,安常大人趋前几步,许多人看见这位倾国倾城的安常大人眉目淡然像神祗似地站在圣驾面前,圣上一句,他便点下头,眼神如风一样行过人群。
没人见过比他还漂亮的人。
内务总管宣礼,元统帝一人踏上祭台,安常大人走回暹栏,整衣冠,跪下去,所有人也都跟着跪下。然后安常大人捧了祭物走上祭台,跪在元统帝脚前,元统帝双手接了,朝华柱跪下。
繁缛的祭祀礼过去,元统帝等回驾,之后就是颂诗文,与非常热闹的西巫辟邪的表演。
这些对苏渐东来说是无趣的,他一心思考着安常大人的事情,恍恍然地走在大街上。民间赞叹安常大人美丽的几支曲赋流传甚广,也有一部关于此的戏剧在传唱,苏渐东认为那夸张不实,他一直坚持安常大人是为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