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逢巨变 三(1 / 1)
思羽就那样从从午后一直站着,从发现夜风擒的人头她一直一动也不动的站在那里,任由莫捷怎么劝也无动于衷。
莫捷劝了会思羽后无果便招来了暗卫,让他们兵分两路,一路马上回京向太子禀告此事,一路马上去请冀州知府派人过来帮忙。暗卫各自领命而去。
冀州陈知府在接到暗卫的调遣后马上带了府衙所有的人,甚至还调了州府的官兵过来帮忙。莫捷稍微查了下尸首的伤口,让府衙的仵作一一记录好后才吩咐入殓。到了亥时,除了夜风擒的五百三十二具尸首全部入殓。
陈知府和莫捷一起来到了思羽的身后,两人沉默了许久后,莫捷缓缓出声。
“夜少主,节哀顺变。请让夜门主入殓吧。”
从下午开始,他们一直在收敛他处的尸首,这儿都没有来打扰。
思羽充耳不闻,依旧只是静静地看着夜风擒桌上那还有着淡淡微笑的夜风擒的首级。莫捷等了会后见思羽没反应,想了下,挥了下手,远处便有几人走了过来。几人不急不缓地经过莫捷身边,向前走去,在他们距离思羽只有两步之遥的时候,思羽淡漠出声。
“站住。”低低地声音,没有任何温度,身后的几人反射地看向莫捷。莫捷上前几步。
“夜少主,逝者已矣,您还是让夜门主安息吧。”
说完后莫捷静静地看着思羽,等着她的答复。
一会后,思羽才缓缓挪动脚步向房内走去,边走边说:“我自己来。”
只见她慢慢走到圆桌旁坐下,看了看夜风擒后才缓缓伸手小心翼翼地抚上夜风擒的脸庞,像是怕惊扰了正在熟睡的中的夜风擒。
“老爹,孩儿送你最后一程。”思羽说完后缓缓起身,撩起衣袍,双膝跪地,对着夜风擒的首级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然后,思羽慢慢起身,双手捧起夜风擒的首级转身步出房内,莫捷发现此刻的思羽双眸中居然无喜无悲没有一点感情。这时候他才发现,思羽到现在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这个发现让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思羽捧着夜风擒的首级一路向“风云堂”走去,那是龙门的会客大堂,作为灵堂最为合适,她知道他们定然会把灵堂设在那。到了灵堂后,思羽将夜风擒的首级放入置了水银的棺木中,此刻,她只有一个想法,无论无何,也要找到夜风擒的尸首,让他入土为安。看了会夜风擒的棺木,思羽转身离开,不久后换了孝服过来,跪在了灵堂上。
莫捷看了看思羽,请了陈知府到了外边交代了些事后看着灵堂叹了口气。
九月二十一,早朝后,兰枫跟着月华一起回到了东宫。
月华召了孔贤几人过来商议政事。
几人正在商议中阳王赵无极的时候,内侍来报,暗卫求见。
月华听了这话眉头邹了下,随即让内侍宣暗卫觐见。
暗卫先向月华和兰枫请安后才将莫捷给月华的信递给内侍,再由内侍转呈给月华。
月华拿到信的时候看了眼暗卫才拆开信来看。
“皇兄,是不是皇嫂又做了什么好事?”兰枫小弟在月华拆开信的时候打趣的说道,但他却没有见到暗卫在他这话说出口的同时黯下去的眼神。
月华淡笑地扫了眼兰枫才看信,只是没看几行字,原本淡笑的脸变得惨白。
孔贤和兰枫,连安等人见月华突然惨白的脸色同时关切上前,这才发现,月华不止脸色发白,手还在微微发抖。
兰枫急迫地从月华手中抽出信纸,看了会不可置信地喃喃道:“怎么可能。”
而这时候,孔贤等人也全看清了信上的内容,各自担忧地看向月华。
此刻月华心中波涛汹涌,强自镇定下来,抬头冲外出声道:“来人,备马。”
“殿下。”孔贤等人急忙出声。
“殿下,登基大典在即,您岂能轻易离开。”孔贤劝道。
“殿下,孔先生言之有理,夜少主必然也不希望您为了她而丢下登基大典不顾失信于天下的。”连安等人同时跪地。
“小羽需要我。”月华的脸冷了下,看着孔贤的目光寒了几分。
“皇兄,皇嫂固然需要你,可是,你一旦弃登基大典不顾,那你置天下臣民于何地?世人势必会说皇嫂是祸国妖妃,他日,她如何能入主中宫?”兰枫跪在月华脚边,毅然出声。
月华听话死死瞪着了兰枫,跪在地下的几人焦虑的等着月华的决定。
月华此刻虽然是瞪着兰枫,想的却是夜思羽。心中的焦虑比起他们更多了自责和对思羽的疼惜。
许久后,当孔贤几人准备再次出声时,月华回复了一贯淡淡的声音。
“孔贤,兰枫,你们准备下,马上启程;兰枫,你给小羽带句话。”
几人这才起身,兰枫看向月华平静的脸。
“告诉她,我过几天就去龙门。”
“是。”孔贤和兰枫齐声领命,然后马上离开。
九月二十三日,龙门各分舵主全部赶到冀州。江湖上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官府中前来吊唁的也不计其数。
中阳王赵无极派了心腹赵嘉前来吊唁。
九月二十六傍晚,快马加鞭的从京城赶来的兰枫和孔贤踏进了龙门。
前来吊唁的宾客没想到,皇上会派自己宠爱的儿子前来吊唁,思及此,众人看向思羽。
兰枫上完香后走近思羽,缓缓蹲下,思羽在他到来时抬了下眼眸。
“节哀顺变。”见思羽有些憔悴的脸上没丁儿表情,兰枫想起了月华的交代。
“皇兄让我带句话给你;他过几天就来龙门。”
思羽听了这话依旧是面无表情地不闻不问,但孔贤却发现,思羽的眼帘垂了下去,此刻谁也看不出她的情绪。
九月二十七日,夜思羽为龙门五百多死难者出殡,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出殡,是因为有些的家属隔得远,一来一回就耽搁了。
那一天,冀州城内,哀声一片,那一天,从龙门太抬出五百三十二副棺木。那一天,世人眼中,在江湖居龙头之位的龙门元气大伤。
九月二十七晚,各家各户将原本的白绫扯下换下红菱,只因,明日,是太子景兰轩的登基大典。
九月二十八日,月华换上龙袍,脸色淡漠地在“太和殿”登基,是为景昭帝。
登基后,昭帝下的第一道便是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
而第二道圣旨让却让群臣哗然。
第二道圣旨便是:朕有事外出,朝中大小事务交由太上皇决断。
然后便匆匆退朝,群臣这才明白他们的新帝这是要离京。只因,众人早就知道龙门出事了。
月华下朝后马上换了龙袍,疾步踏出东宫,与迎面来而的太上皇碰了个正着。
“父皇。”月华淡淡唤了声。
老皇帝看了会后拍了拍月华的肩膀。
“去吧,朝廷的事你无需操心。”
“谢父皇。”月华向老皇帝庄重一拜,起身,大步离开。
不久后,五人五骑风驰电掣般飞出京城,而为首的是个绝美若仙的年轻男子。
自从龙门出殡后,前来吊唁的人开始向思羽辞行,思羽一一答谢。
十月初三上午,龙门各分舵主齐聚风云堂,思羽一袭孝服坐于上首首位。
二十四人看着坐于上首的思羽有些同情,她还是个孩子啊!
“今日召集大家来有些事情要烦劳诸位。”
“请少主示下。”
“其一,各分舵一切如常,总舵的事我会亲自追查,若有需要分舵帮忙的我会通知大家的。”
“是!”
“其二,各分舵做好防备,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偷袭。尤其是”思羽说道这眼神暗了下来。
“尤其要防止敌人使用下三滥的手段。”
“属下明白。”
“另外,这次总舵遭遇前所未有的的冲击,除了外出人员全部遇害,因此现在总舵人手不够,我决定从各个分舵挑选二十人来总舵,至于冀州分舵,暂时负责总舵的一切事宜。”
“属下领命。”冀州舵主苏青松起身领命。
“嗯,各位回去后和分舵其他主事的人商量下,让他们尽快来冀州;最好是隔得近的人结伴而来。”
“是。”
“这些天辛苦诸位了,先回去歇着吧。明日便赶回分舵去吧,现在出了这种事,分舵不能少了各位,思羽只能拜托各位了。”起身向众人深鞠一躬。
“属下不敢。”二十四位分舵主急忙起身回礼。
二十四人先后离开,思羽在他们离开后垂眸,心中悲凉一片。
十月初四一早,各分舵舵主向思羽辞行。
申时,月华一行风尘仆仆终于赶到龙门。
月华下马后抬头,龙门两个字映入眼帘,只是和半年前相比,却多了份悲哀。
看了会后,月华抬步,沉重地走向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