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 / 1)
不说三年五年官司,最后判个被禁一百年,还有大数额赔款,光律师费就得让我免费瘦身。吃了官司,还要被人骂为“炒作”。读者你既然已经读到这倒数第二章,想必清楚我此刻进不得退不得的窘态。
不少人建议,在首页上加一个常见的声明:
本书纯属虚构,所有的人和事,均为想像产物,请勿对号入座。
我请一个律师朋友看了,他说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没有法律效力。如果法院判你侵犯了先人名誉,你的声明只是欲盖弥彰。
我思来想去,进退维谷,真是生了气,决定另写一条“此地有银三百两”。如果读者漏过第一页,没有注意我那条世界上惟一独特的声明,我在此再重复一遍:
本书完全属实,人物情节,均有实据。有意对号入座者,已代订座位。
我没有再给律师看。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开。我为何胆怯心虚?而且不敢写,最大的损失是使这本书失实。
倒是筱月桂对我说,你不过就是个叙述者,你不过是记录整理我说的事,要负责,也是我筱月桂负责,何必在意不相干的人的神经质?你还说不怕,竟然怕到在我晕倒在楼梯口的紧要关头,扔下叙述不管?
她的话提醒了我,我相信上帝同情有话直说的作者。写筱月桂,使我也成了一个血性女子。我有责任,坦然照实写。这刻得先说她是怎么度过那撕心掏肺的日子的。
那是教会办的同济医院一间特殊病房。病房里堆满了花,连走廊两边都放着花,各行业的人送来的,大部分都是戏迷。浓郁的花香,连医院固有的消毒药水味都感觉不到了。
医院门外有婆婆孙女两人跪在地上,焚香祈佛,已经跪了半天了,劝都劝不走,他们是筱月桂的戏迷,祈求观音菩萨让他们代筱月桂生病。医院没有办法,只有请警局来,将他们强行劝走。
一个年纪大的护士进来说:“筱月桂小姐,花实在太多了,还有刚送来的,怎么办?”
“丢了吧,都丢了。”筱月桂躺在床上说,她的脸色很疲惫,嗓音沙哑,“花不能当药,治不了病。”她的语调很丧气。
“医生说你只是劳累虚脱,暂时性的血压过低。”护士慈祥地说,“肯定很快就会好的。你是上海滩第一金嗓子,不好意思,我从小就是你的崇拜者,能在这里照顾你,真是幸运。”
即使做幺二时,她也没这样完全被击垮过,更没有当场晕倒憋过气险些丢性命这种事。她只想睡,一睡着,就连续噩梦。十二三岁就在田里插秧,累得腰都要断了。娘舅夏忙时,少雇一个人做田,收工时浑身是泥水,她就干脆躺在稻田的泥水里。小腿上爬有蚂蟥,她害怕地拉,蚂蟥越拉越长,往肉里钻,她记起应该拍腿,蚂蟥还是不肯掉下来。她求助地抬起头来,希望有人来帮她,可是没人会看一眼这个种田的小姑娘,蚂蟥贴着她的肉,吸着她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