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恍然(1 / 1)
“这些字写的是心境,心境照的就是你的落笔,这书法也有许多学问。”他放下笔说。
“心境?”我喃喃的念着“爷的心境,真的如字一样清澈流畅吗?”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就只想问他这个问题。是的,我不相信八阿哥会傻到自取灭亡,会用那么笨的方法去毁掉自己的前程。要说其中没有人使诈,我没有办法不怀疑,虽说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谁在幕后指使,因为在弊鹰事件之后那个负责带东西的太监就自杀了,对外是宣称畏罪自杀的,可是死无对证,说出去别人也难以置信,他?我不是怀疑胤禛,因为这些手段在他们兄弟之间司空见惯,八阿哥也未必光明磊落,只是我不希望这个凶手是我的丈夫,无毒不丈夫,这话说得不错,成大事者毕竟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这件事,却是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手,我不忍看见胤禛的手上再多一些血腥。
“如果我说不是我,你会信吗?如果我说是,你又会怎么样,又能怎么样?”他促狭的看了我一眼,“你还是没有忘记老八。”
我疑惑的看着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还是不是,他又把问题丢给了我。我会怎样,又能怎样,我是女人,我不能够为胤祀出谋划策,甚至在一边提醒我都不敢,我又有什么方式可以去阻止这些血腥呢?既然不可以我又为什么要去探究呢?是他说的那样吗?我还是没有忘记胤祀?如果我没有忘记,我又怎么会希望真蓝和他美满,如果忘记了,我又为什么会这么担心他?“爷,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我是福惠的额娘,是四王府的侧福晋,爷您说呢?”
“你明白就好,老八的事情你不用知道太多,皇阿玛的圣旨就是真理,毋庸置疑,过程不一定光明,但结果却是对的。”他蹙眉说。
“可是爷有没有想过,如果八阿哥没有遭此一劫,或许他可以更上一层楼。”胤祀向来以贤著称,就连故去的裕亲王福全都这么说,不论是汉大臣还是满大臣都对他刮目相看,少年皇子中,他最春风得意,如果没有这件事情,他或许是有机会的。良妃的地位虽然低,但是比起四阿哥十四阿哥九阿哥他们的母妃们来说同样是高居妃位,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同。再加上安亲王府的势力,八阿哥还是有胜算的。
“你只看见了表面,你有没有想过,老八过于锋芒,这未必是件好事?皇阿玛对他的斥责,说不定也是种爱惜呢?”他定定的说。
“爱惜?”
“所谓树大招风,老八行事向来雷厉风行。表面看似风光,可是背后有多少嫉妒的眼光,他怕是忽略了,老八不是不可以更上一层楼,只是大清的江山不能只看眼前,毕竟万年的根基需要一个会隐藏的人来接任,太暴露了就会使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不是吗?”他看了看我,站起身来“老八现在受了贬斥,皇阿玛对他疏远了,那么原先那些墙头草两边倒的人就会见风使舵,这样在他身边的关注少了,自然麻烦也就跟着少了。”
会隐藏的人?是胤禛他自己吗?如果他没有学会隐藏,最后怎么会成为最后的赢家,他绕着弯对我的解释,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忽略了谁才是下手的人,既然他不愿意说,那么我也不追究,因为他有他的道理,“爷,说的是,看来是欣瑶多想了。”
“时候不早了,早些歇着吧,福惠最近少觉,弄得你也很久没好好休息了,今儿个福惠在奶娘那里,你就先睡吧。”他说完就带着小路子出了门,我淡淡的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之间觉得他原来离我很远,远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触摸到他的心,再回头看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我什么时候对他说过那些袒露心扉的话。
多年后,我才最终明白,那时候,我们都是蜗牛,活在自己的躯壳里不肯出来,因为一旦出来了,就要面临热辣的阳光,而这样的阳光会把我们娇嫩的皮肤灼伤,那种炽烈的痛苦是我们都无法去接受的,所以我们只能像蜗牛一样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他在保护自己的利益,我在保护自己的周全,最后我们终于渐行渐远。直到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没有回头看看,看看这一路走来,原来我们还是有许多幸福快乐的时光,最后爱的妥协了,也没有办法将故事再重写,因为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既然是错误,那么就没有好的结果,我们最终也不会有永远,因为都是妄想,妄想了一辈子,蹉跎了一辈子,直到最后,悲白发叹过往,这样的终结点,是残缺,但也是解脱,因为最后我们不用各自痛苦的纠结,可以放手了,不同的是这样的放手没有了明天,没有了永远,结束了各自的牵绊,也是种圆满。
康熙五十五年的十月初五日,真蓝托人给了我信件,说是胤禩终于病愈,康熙命内务府将其之前所停的俸银米仍照前支给八贝勒府,这样一来,总算是保全了点父子间的情份。也算是给彼此间一个台阶下。但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较高威信,深受康熙帝倚信的大学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初的时候仍然上书认为“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可见他仍是大臣中声誉最高的皇子。夺嫡开始进入最为紧张的时刻,从王府里来往的人就可以知道,戴铎,隆科多,二哥哥都开始帮胤禛筹划了,就连着十六十七两个阿哥,都开始加入了党派之争,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一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二哥哥最近回京了,带来了西边吃紧的消息,我知道,十四阿哥马上就要出征,二哥哥也应该是随军将士之一,不禁为他们担心,因为最后的结果是胤禛胜利,十四阿哥没能赶回来见康熙最后一面,而这其中又是疑窦重生,不知道这一段秘密的即位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是手段还是康熙一早就决定了继位者?这个千古一帝到最后还给后世留了这么大的谜团,不愧为传奇的人生。
福惠开始会念书认字了,这是在这里给我最大的安慰,看着他一丝不苟的学着孝经,我从胤禛的眼里看出了欣慰,弘历也越发出落得机灵了,康熙对他的宠爱也是在众多皇孙中与日俱增的。只是弘时,这个让人担心的孩子,怕是终究躲不过了,李氏或许也看出来了,对我的态度也比以往谦和多了,我也都是一笑置之的,在这里没有永远的朋友自然也就没有永久的敌人。八贝勒府的弘旺随着真蓝来过几次,看得出真蓝很喜欢这个孩子,胤祀的独苗,虽然不是嫡出,但看得出真蓝应该也是个好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