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1)
绚烂的夕阳,从湖边的山后慢慢沉下,皎月当空,四周洋溢着一片宁静,忽而传来几声啾啾的虫鸣,心境也跟着越发的豁然开朗。胤禛吩咐船家不必划桨,任小船自由飘游,船家是对老夫妻,丈夫见不急于划桨了,便帮着老伴剥菱角煮芡,在这清风、菱香之中同胤禛并排坐在甲板之上,相拥凝望着一碧如洗的夜空和那璀璨的明月,指着繁星猜测着它们的名字,在这样柔美、诗意的夜色里,竟似入了一种梦幻般的仙境……
此刻人声已寄,楼台灯火稀落无几,环顾湖上,悄然安宁,只有四围苍翠山色仿佛时时滴入杯底。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紧紧将我拥入怀中,轻声说道“这千百年的西湖风光,今日被我们独独享尽了!”
第五十六章
接下来的几日胤禛忙碌异常,没事儿的时候我便去德妃那儿小坐,陪她喝喝茶聊聊天,听她讲讲苏杭的典故,偶尔园子里还会请来戏班唱唱本地的曲子,日子过的很是惬意。这个时候杭州天气怡人,因未到梅雨时节,空气清新温润,在江南住了这数月,人也跟着精神气爽了很多。
四月十二日离开了杭州,前往南巡的最后一站――扬州,途中正值麦子收割时节,为避免贻误农事,康熙遂命各府县官员沿途停止迎送之礼,免得踏坏百姓麦粮。虽府县官员末能亲见龙颜,但见到农民在田中收粮,康熙很是开心,直教导随行皇子,曰“民以食为天,唯百姓富足,大清基业才得以长治久安!”
二十四日抵达扬州,小时候便背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绝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起初不以为然,如今身处扬州,方悟出了这诗的精炒之处。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准左名邦。虽说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地界,但人们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便感觉到了江南。杜牧曾在扬州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怕是凛冽的北方所不能产生的情境了。
扬州最有名的地方当属小秦准与瘦西湖两处,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准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一“小”字,便独成了扬州的特色。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准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这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越发地诗情画意化了。
初到扬州,便下起了丝丝薄雨, 如烟似雾般的,远处的园林台榭、寺观舫舟,都似浸在这迷离的烟雾之中。
本想同胤禛商量去瘦西湖游玩,可他却无论如何也抽不出身来,终日忙着陪同康熙接见百官,视察河工等要事,每日回来也是满脸倦容。只是想到归期将至,我却末置办些象样的物件做为回京送给各位夫人们的礼物,便有些心急,于是试着同他商量,看能不能让我带着满月与小蓝自己置办采购些礼品,不能出了趟远门,却空手而归,这面子上恐怕也是过不去的了。
本以为胤禛会一口回绝,没想到他略微沉吟了下对我说,“明日你带上宝明、小蓝同满月出去转转,切忌路上要小心,不可生事,能答应吗?”
“能!能!我当然能答应,哪次我也没让爷操过心啊!”圈住他的脖子轻啄了一下他的唇以示奖励。
“我若不答应,恐怕这些日子都不得安生了!”他笑着环住我的腰,将我拉到他的腿上坐下,下巴搭在我的脖颈处低声道,“这几日还真是乏的很,这扬州城看上去外表光鲜,实则府库已空,若是今年夏秋雨水多的话,怕是百姓又要受苦了,哎!到处都要银子!皇阿玛也为这事儿犯愁呢!”
公事他从来都不跟我提及,这次怕是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了,不能为他分忧,唯有为他揉揉额头、捶捶后背,帮他按摩舒缓一下疲劳,偶尔会问一问能否解决问题,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也料定他定会圆满解决。
第二日一早便起身收拾,换了一套汉服,在杭州游玩时,见当地的女子身着汉服羡慕的不得了,也让小蓝为我买了套。今日出行正好可以穿上!小蓝伺候我换上,来到镜前,竟自呆住了!只见纱裙圆领窄腰,领口收到锁骨上方,衬出纤细的脖颈,长袖遮住手腕,裙摆上绣着的蔷薇花从裙边一直延伸到腰际,花瓣由粉红变成淡白色,形态栩栩如生,外罩的纱衣绣着几只花间绕飞的蝴蝶,这套衣服竟如此的漂亮!不同于满族长袍的端庄,别有一番江南的柔美,越发显得身段婀娜。
让满月为我简单的梳了发髻,留下两缕长发遮住雪白的脖颈,戴上珠钗做为点缀,满意的点点头来到胤禛面前,他眼中涌出一抹惊艳,道“我后悔了,真不该放你独自出去!妆扮的如此亮丽,着实让我不放心!”
“爷,您就放心吧,有宝明他们跟着呢!再说江南女子皆穿这样的衣物,我若还是穿上咱们的旗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就让我入乡随俗一些吧,我真的很喜欢这身衣服!”我摇着他的手央求道。
“好,好,真是怕了你了!”他宠爱道,吩咐小蓝 “跟好你家主子,好生伺候着!” 接着又正色对我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我学着他的口气回道,微微福下身子给他道了个万福。
“落日前一定要回来。”似不放心般地又重申了一遍。
“是!”我笑答,心中暗想他若再罗嗦个没完,恐怕还末出去便已日落了。于是连忙拉着小蓝、满月,带上宝明匆匆出来。
挑了条热闹的街市前行,没了往日的拘谨,一行四人有说有笑的,连不善言词的宝明话语也分外的多了,不时的看看街边小摊上摆着的各式物件,但始终克尽职守,寸步不离地伴我左右,生怕被我象上次般地把他甩掉。
街旁店铺林立,依次逛着挑选着礼物,给福晋选了只玉镯、为李氏挑了支金钗、给宋氏选了块玉配,并给她的宝宝打了条长生锁,最后为静柔选了些江南的布料及书籍。
再出来时已是午后,一行四人也末吃午饭,先前街边的小吃都已填饱了肚子。想着答应胤禛日落前一定要赶回去,于是吩咐小蓝她们将东西收好,快些往回走。这时街上行人拥挤,小蓝紧紧拉住我防止被挤散,前面的人也越发的多了,街角围着一群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透过人群,发现里面跪着位白衣素缟的女子,低低垂着头,看不见容貌。好奇心作祟便吩咐宝明去前面看看,我们三人在这边歇脚。
宝明挤进人群打探,不一会儿便折来,“回主子,那女子丧了父,无钱为父埋葬,唯有卖身葬父。”
卖身葬父,以前电视剧里见过,没想到这次却真真的看到了,跟着挤进人群,只见那女子身前立着个牌子,写着娟秀的几行字,大体的意思是为父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如今已负债累累,而老父也已病故,连置办棺椁的钱都已没有,唯有卖身这条出路,肯请有钱之人能加以援手。面前扔着几文钱,想必是好心之人施舍的。
“姑娘?”我轻轻问道。
她抬起头,露出一张梨花带雨的面孔,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容貌清秀,虽不艳丽却让人看着舒服。
“为你父亲置办身后事大约要用多少银两?”
她睁大眼睛,疑惑的看着我。
“我家主子问你话呢!”小蓝大声道。
“大约要十五两”那姑娘沉吟了下,开口说话,声音清脆,似不是本地人,隐隐有些京城的口音。
“你不是本地人?”我问道。
“小女子是涿郡人氏,随父来此地投亲,不成想亲末寻到,他老人家却一病不起,最后便……”接着又哭了起来。
“宝明!”
“是,主子”宝明从怀中掏出银两放到那女子身边。
她先是一愣,接着便磕起头来,“请恩人留下地址,容我葬了老父,便到您府上为奴为婢,任您差遣!”
我摇了摇头,对宝明道,“你去帮这姑娘办办老人的后事,我带着她们先回去。”
“主子……”宝明迟疑道。
“没事的,有小蓝和满月,你快去快回,回头我跟爷说!”
“是,奴才这就去办!”说完示意那女子带路。
从人群中出来,身后传在议论声,大体是赞我做了件好事,心忽地沉了下来,事态炎凉,我若没出这银两,那女子又会怎么样呢,有人会帮她吗?无论如何,今日是做了件好事的。看了看天色,已然转黑,答应胤禛日落前赶回去的,恐怕要食言了,希望他不会生气,加快脚步往回赶去……
第五十七章
回来果然迟了些,胤禛坐在桌旁沉着脸。
示意小蓝她们将东西放到桌上,我挥手让她们出屋。来到胤禛身前,笑道“我今天可是跑断腿了,不过终于把礼物给置办齐了,爷,您看看!”
见他不言语,我索性摇着他的手说道,“怀袖知错啦,爷就大人有大量不要生气了嘛,气大伤身嘛,来嘛,笑一个嘛!”
“你给我好好说话!”
“哦!”自己也意识到刚才说话太嗲了,难怪他听着不顺耳,就连自己听着都觉着别扭。不过只想哄他高兴,也顾不得旁的,再说了,男人不都喜欢说话嗲来嗲去的女子嘛。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天都快黑了,你还不回来,我怕你一个孤身女子遇到什么意外,虽说带着宝明他们,但还是人单势孤,我差点儿就调扬州城的官兵去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