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杀虎口 > 第十六章 福祸双至(1)

第十六章 福祸双至(1)(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柳如是别传 暗杀罗斯福 中国近代史 孤胆狙击 甘地自传 母亲的泪 金瓶梅中的那些事 五代的那些破事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白朗,赶紧给我们讲讲你们血战的经过吧,你们简直是神仙!”屋里挤满了战士,一起说着。

炕上坐不下就都在地上蹲着,孟二狗和戏子也挤在里面,手里全拿着小本和铅笔。白朗撅着个屁股趴在炕上,一脸得意扬扬:“我说的话甭拿笔写,要用脑子记,都是教人保命的招儿知道吗?”年轻的战士们连连点头。

孙打铁又好气又好笑,鼻子里哼了一声。

“先说说第一个,伪装。你瞅你们一个个出去,好家伙,都穿着军装。大老远就在告诉鬼子,我来啦,轻重武器赶紧朝我招呼!”众人彼此看着笑了起来。

“下次你们再出去打鬼子,先把身上带响的,水壶、搪瓷碗啊什么的,全给撂家里。军装、军帽外头,全得别上树枝树叶,枪上头裹上布。不要轻易弄出声,要竖着耳朵听。林子里头,有时候你看不见,但能够听见。还要注意观察兔子啊、鸟啊什么的,他们比人耳朵好使。假如一片林子里头,突然老鸹全飞起来了,肯定里头有问题。”

士兵们认真地听着,韩大个也悄悄翻过了身,竖起耳朵听着。

“不光要看,还要闻,人身上有股味儿。林子里头容易淌汗,身上的味儿就更重了。以前老猎户打狼打老虎,一个是看脚印,一个就是靠鼻子……轻易不要开枪,一定要十拿九稳,记住,你只能开一枪,这一枪打不住,那就等着吃阎王奶奶的饺子了。”

大伙边听边记,全神贯注,韩大个也听入了神。

“嗓子都说冒烟了,先生的酒呢!”

小战士忙不迭地站起来,把小酒坛里的酒倒在白朗面前碗里。

白朗抿了一口,又来了精神:“民国二十七年的时候,那鬼子真是嗷嗷叫,打仗真不。后来就不行了,为啥呢,鬼子架不住这么耗下去啊。麻雀战就是要跟鬼子耗。耗到最后,咱们早晚能打跑他们……”

这时,瑛子端着一盆红薯,推门走了进来:“我说人跑哪儿去了,都躲这儿来了!”白朗赶紧将面前的酒碗塞进怀里。

“首长就快到了,团长让大家都出去迎迎,快去!”战士们呼呼啦啦全出去了。

白朗一见人走了,有些发蔫。瑛子扇着鼻子:“哪来的酒味儿?”

白朗阴阳怪气地说道:“拉这么大的排场,接的是师长还是司令啊?”

“新来的政委!”

白朗一听,笑脸登时没了,缩回床上:“哼,独立团永远只有一个政委,就是苏政委!”

“你小点声,留神让人听见!”

“我还怕他听不见呢!咱不管他留苏还是留洋,当官的就两条,上了战场要带头玩命,下了战场要拿手下当兄弟,齐活了!”

说话间,警卫班长领着政委王伟安和两个干部走了进来:“团长,王政委来了。”

赵志刚赶紧迎上去,握住王伟安的手。

赵志刚说:“王政委,欢迎!咱独立团一直在等着你呢!”

王伟安冷冷地说道:“赵团长是吧。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来协助我一起工作的调查组的同志。”

赵志刚一下愣住了:“调查组?调查什么?”

“前段时间,总部接到一份检举材料,里面反映独立团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所以,我这趟来,有两个任务,一是接替苏新同志,加强独立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带领调查小组,查实材料上所反映的问题。”

“什么问题?”

“把材料给赵团长看一下。”干部打开文件夹,将一封信递给赵志刚。

赵志刚展开信一看,眼睛登时瞪大了。

“坦率说,我在来的路上还有些怀疑材料的真实性。可到了咱们根据地一看,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啊。”

赵志刚脸色已经相当难看:“能说具体些吗?”

“我在延安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有红标语,刚懂事的孩子都会唱国际歌。可在这片根据地上,我简直嗅不到一点革命的气息。”

“这里是前线,和鬼子晋绥军的辖区都紧挨着。平时主要都在抓战事,政治工作有时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你这话说得就不对!越是前线,政治工作越要成为重中之重!只要政治抓好了,就能打胜仗!苏联不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吗?”

“是,是。”

这时,小战士来到门口,一看屋里这阵势,吓得不敢开口。

赵志刚正找不到出气筒,没好气地吼了一声:“干什么?”

小战士敬了个礼:“报告,大伙都在村口等着呢,问欢迎会还开不开了?”

“开,当然要开。同志们都来齐了吗?”王伟安问道。

“连级以上干部都到齐了。”

“把班级以上干部也集合起来。我要好好和大家认识认识。”

“是!”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