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怪翁清单(1 / 1)
到汴京已经快十日。这十日来,药青几乎没有见过景爷,向梓宸也没有来找过自己,她过得很是清闲。除了练练开锁,看看《毒典》,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消遣。于是已经慢慢习惯药人身份的她,还会偶尔自己出门走走。当然——出门要全副武装。
这一日,黄道吉日,万里无云。药青出门准备去书店买上几本话本子,好在屋里看。刚到汴京市集,就发现今日很不同——平日在路边摆的小贩摊子都不见了。
这难道是统统歇业?
没什么特别日子啊。
又走了一段,她就看到街中有好多人围成一团。有热闹?算了,还是不凑为好。
她绕过那些人,径直向市集东边的书店走去。
“快看!来了来了!”正当她走到一半,围着的人群突然散了开来,纷纷睁大了眼睛看向她的身后。
下意识,她也回头看了一眼。
目瞪口呆,她面具下只有这一个表情。
八匹骏马吃力地向他们走来。一个超级大的铁方块出现在人们面前。那铁方块被放置在大型木轮车上,由马儿拉动。方块的后头还有十个壮实男子在帮忙推行。本来宽敞的街道,被这一行人是塞得满满当当。怪不得小贩都不见了——原来是给这个大家伙让路。
他们一直走到了刚才那些人聚堆的地方,而后把铁块拉进了路边的一块大空地。
这空地怎么怎么眼熟。对了!这是当年大通钱庄的地方。
没错!这个大家伙正是雪湖山庄新建成的大通钱庄。采用最新锁道设计与铸铁工艺,几百名工匠耗费四月时间通力合作,倾心打造。由里到外无一不是精雕细磨,绝对的藏宝好处去。今日正式交货,还免运费。
待将铁块卸下,那十名壮汉没做丝毫停留,直接牵上马,马儿拉着空的木车原路返回。这效率!这气势!
“噼啪——”鞭炮响起,还带着大红花的牌匾被人挂起,“大通钱庄”四个烫金大字霸气侧漏。
人群中走出了一个浑身珠光宝气的男子,满脸喜气,“大通钱庄今日新屋大喜,凡存宝者一律九折。”
本来兴致高昂的人群在听到这一句话后都噤了声——还以为有什么好事情。九折还好意思说打折!没个清仓大甩卖、跳楼价的名头对得起这么大阵仗?还亏的这两天街上的人都让位,不摆铺子,好方便大通钱庄搬家。
那男子毫不在意人群的反应,喜气洋洋地去看自己的新钱庄。
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公鸡金无陋。别看他此时虽然面上一派欢喜,可摸着那冰冷的铁家伙,他心里不停地咒骂那个杀千刀的奸商兰雪西:就这么个破东西,要我那么多钱。对了,还说是免运费——哪有人免运费,然后提前给你消息让买家自己负责清道的!光是让那些人这两天暂时不摆摊,你知道爷花了多少钱吗!!!心在滴血啊,滴血啊。
一旁的药青心下有些愧疚——要不是自己,这大通钱庄说不定就不用换了。稍微在原地自我谴责了一下,她就继续提步向书店走去:不破不立,大通钱庄这么多年,早该换了,我只是顺水推舟而已。不知道书店有没有进新货,上次那两本一会就看完了,这次得多买几本。
金无陋不知道那个害他破财的人刚刚就在身边……
如果他知道,他一定会……
好吧,他就是不知道。
买好了话本子,药青沿原路往绿羽山庄走。街上看热闹的人这会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小贩们也还没摆摊。看来是到明日才会恢复原样,只有三三两两几个行人,整个街市较以往安静得多。她自顾自地走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偶尔几处凹凸,踩在脚下略有不适。再一次路过大通钱庄,她微一驻足,便又提步离开——不知这次锁都改成了何种模样。上次也是讨巧,如果不是猜到那两句话,自己应该是开不了锁的。如果以后再有藏诗锁,又该如何应对?心中暗暗想着难题,步履平缓地继续前进。
走着走着,有人拉住了她的衣角。
“姐姐,你的东西掉了。”一个绵绵的童声响起。
药青回头,发现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长得不辨男女,正仰着头看自己,手里还拿着一本书。仔细一看,这正是刚才自己选的话本子。她提起自己手上包着书的布包,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系绳松了,本来有四本,现下里头只有两本。
“谢谢你了。”她笑笑地接过那孩子手上的书,一本。看来还有一本不知道丢哪去了。
“不用谢。”那孩子收回双手,有些腼腆地一笑,就跑走了。
药青把书重新打包包好,提起继续走路。少一本就算了,以后再买就是。
汴京繁华,可再繁华的地方也穷苦的人们。摊贩们不摆摊,乞儿们却没有不摆摊一说。路边的台阶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尤其是乞儿中还有一些小孩。
药青走向了一个缩成一团的小孩子,天渐渐变凉,他只穿着单衣,头发枯黄,脚上套着大很多的草履,让人看着很是可怜。
那孩子似乎感觉到了药青的走近,抬起头,乞求地看向她。
她心中叹了口气——能帮就帮点吧。伸手去拿别在腰间的荷包,这一摸却摸了个空。她再三确认了下,果然荷包不见了。那个乞儿似乎知道自己从她这讨不到钱,面上带了一丝失望,又低下头蜷成一团,保存温度。
药青尴尬万分,想要做些什么,可是却身无分文。
看来今日是遭了贼了。她面前浮现出刚才那个捡到她书的孩子脸庞,会不会……使劲摇摇头,想什么呢,那么小的孩子。
“在这呢!”一个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景爷。”她忙打了个招呼,许多日不见,今日倒在市集上见到他了。
景安看了看药青,而后走向那个乞儿,往他乞讨的碗里放了一锭银子,那银子下头还压着张纸条。做这些时,景爷全然没有避讳药青。乞儿看了景安一眼,伸手拿过银子和纸条揣入怀中,“谢谢大爷。”接着继续团成一团。
这?
景安转过头,“回去吧。”
他走在前头,药青跟了上去。
原来乞丐都是眼线。
那自己以前经常给乞丐钱,是不是都给了假乞丐……
~~~~~~~~~~~~~~~~~~~~~~~~~~~~~~~~~~~~~
已然入秋,山头绿意开始整片整片地褪去。每当夜色来临,山中的林风带着几分凛冽的凉意呼啸在这片杳无人烟的地方。许多生物都开始为入冬做起了准备,即将到来的严寒,无疑是个残酷的战场。而在这片群山中,却独独有那么一处世外桃源,里头四季如春,芳草鲜美,生意盎然,升起的袅袅炊烟平添了许多人气。这里就是苗家谷。
苗家谷,顾名思义,就是苗家人居住的山谷。由于独特的地形,造就了此处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苗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传说中,蛊术、毒术最早都是从苗家发展而来。
苗家人原本生活在巴蜀一代,后由于与外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现下苗家后人遍布各地。但真正的苗家毒蛊绝技,却开始渐渐失传。这一切都缘于苗家一族的族规,“凡习苗家蛊、毒者必为苗家纯正血脉,不得与外族通婚。”再加上苗家蛊、毒二术修习起来万分困难,久而久之,弃之者众,习之者寡,便渐渐淡出了江湖。如今仅剩的苗家习蛊毒的一支也只剩下不到百人,现下便隐居在这蜀地的苗家谷之中,算来也有了一百个年头。百年来,苗家谷风调雨顺,大家安居乐业,农忙之余,练蛊练毒早已变成了一种消遣,偶尔还可以到市面上去换上一些必需品。
山下镇子里的百姓都知道有神秘苗家谷的存在。每当苗家谷中有人下山换取货物的时候,大家纷纷都抢着收购。要知道,那些蛊、毒都是制药上品,千金难求。
曾经有人想进山搜索苗家谷,好多购些蛊、毒,可最后都无功而返。有一次,应该是某个大人物需要那些蛊和毒,镇子里甚至来了一队军队要搜山,可最后那些进到大山内部的士兵都神秘消失了。三日后,那些士兵竟然又从山上回到了兵营里。问他们究竟在山上发生了何事,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此事甚是奇怪,可是更诡异的还在后头……当天夜里,那些回来的士兵突然疯魔般开始自相残杀,最后一个都没活下来……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打苗家谷的主意,只好乖乖在山下镇子里等每月月末苗家谷的人下山易货。
而每月月末,更是有不少千里迢迢赶来求货的人。于是山下的镇子也顺应时事,每月月末各家各户纷纷将自家多余的房间作为客房出租出去,毕竟僧多肉少,这租费一路飙高,镇民们真是打心眼里爱戴山上的苗家人。
这次月末的交易已经结束了,大家都纷纷离去,准备下个月月末再来。
只有一位男子和他的随从留了下来。他们在一户农家继续住了半月,直到半月后有人扣响了农户家的门。来人是一名年轻男子,穿着苗家服饰,个子一般,身形比较瘦弱,额面滑亮,有一双上挑的细凤眼,尖下颚,薄唇,高鼻梁,小鼻头,整个人看上去竟然有种女气的魅感。此人直接找到那位住在此处的外来男子,和他在屋里交谈了一阵,而后便随他们一起离开了这个小镇。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农户家个个都满脸的不敢置信——那个男子竟然请动了苗家谷的人和他一起出镇?
这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向梓宸。
而他请出山的那位苗家人,月七,正是苗家谷年轻一代里最厉害的毒师。
离开镇子后,他们一路向北,回汴京。
“月师傅,不知多久可以完成所有准备。”马车里,向梓宸问得很是认真。
“叫我月七就行了。”他从身上拿出了一张羊皮纸,“如果孙咒是按照这个步骤来的话,那么凑齐材料大约需要一年时间。”
“那好,这一年就麻烦月七了。”
月七似有疑虑地看向他,“向大哥真的准备……亲自做药人?”
“嗯。”而后他就再也没有说话。
向梓宸也问过月七药人之毒是否有解,可月七告诉他当年苗家祖先发明药人时,从没想过让药人能在变回去,所以制药人之法都是在用毒方面的极致之法。简言之——就是不可解。向梓宸在听到这些话之后,只说了一句,“也好。”月七一开始不明白他的也好是什么意思,可后来他渐渐懂了——“也好”就是既然无解,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不必再犹豫。月七看着面前俊美却带着几分冷漠的男子,心下叹了口气——情之一字,怎能让人如此赴汤蹈火。
当时这男子出现在镇里,并不是来买蛊或毒,却在见到苗家谷的人后,直接拿出了一块刻有他们这一支符号的象牙板上前交谈。正巧月七也在场,一下就认出,象牙板上写着孙咒二字。
而孙咒,正是苗家谷的叛徒。
二十年前,孙咒杀害了两名看守的同族,偷入族长的房间盗取了《药毒谱》,而后便逃出山谷,再也不见其踪迹。
月七与男子交谈后,得知他来自中原,此次前来是希望苗家谷能够帮他,让他变成和他妻子一样的药人。而孙咒的象牙板是从一个称为孙婆婆的妖妇身上搜出来的。正是那妖妇害了他的妻子,而那妖妇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自食恶果离开了人世。
月七又问了几个问题后,确定了孙婆婆就是孙咒。既然是自己家出了叛徒,害了人,苗家谷帮向梓宸也是理所应当。所以月七用半个月的时间做了些准备,便和向梓宸一起回汴京。
行到半路,向梓宸就接到了消息——药青已经回了绿羽山庄。想不到她的西域之行会这么快,向梓宸微微一笑,看来要快些赶路了。